职业院校技能班组建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2019-05-18韦大杰朱海连
韦大杰 朱海连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和技能竞赛的价值和作用。研究了技能班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技能大赛;技能班;学生发展
一、 前言
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发生很大改变。在经历了中考的挫折之后,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不想学、不自信和得过且过的状态。入学之后,学生之中普遍存在逃课、上网、沉迷手机游戏等现象。这些给学校的教学教育带来很大困难。而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教学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学院以技能班的形式选择选手,选手通过在技能班里长期训练参加各项技能比赛。参加技能班的学生相对未参加的学生有什么变化呢?技能班的存在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呢?在此基础上,如何提升技能班学生的综合水平和学习技能的兴趣,更是重中之重。
二、 技能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一) 技能班组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长时间的技能班的学习和训练,能显著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数控铣和数控车加工技能班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能更快地识读图纸;更合理地选用加工工艺;更快地编程。参加工业CAD技能班的学生比未参加的学生能更熟练地使用软件并合理设计和完美造型零件。其次,技能班的学生经过优中选优,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层层选拔的过程,亦是比赛和淘汰的过程。通过访谈发现,经历大赛的学生比普通学生甚至未经历大赛历练的技能班学生有更强的抗压能力。他们遇到困难不逃避、不慌张;沉着冷静、善于分析——用他们在训练和大赛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能解决好问题。此外,技能班学生具备更优秀的素质。学习好技能需要汗水和耐力,学习技能的人就需要具备努力和坚持的品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的个人素养和品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升华。最后,技能班的学生学习欲望更为强烈!这不仅表现在技能学习上,也表现在理论学习上。技能班新生对未来期望除了参加大赛并取得成绩之外,更希望学好理论课,考上大学。技能班学生在技术上和专业上已经取得相当高的成绩,他们深知学好理论水平更利于自己理论和技术“两条腿”走路。调查发现,技能班的预备毕业生都在为“专升本”做准备。
(二) 技能班组建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技能班忽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现象相对严重。选拔学生组建技能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在大赛中获得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为比赛训练,为奖牌训练的现象。技能班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加工零件,极少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同理论老师访谈发现,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某一个现象理解但是无法用专业术语清晰表达的现象。此外,非技能班的学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这些非技能班的学生里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完全没参与过技能班的学生;另一类是在技能班里有过短期的训练,但是最后没坚持下来的学生。其中,前者因为没有训练安排,亦无大赛压力,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上网、玩手游上面,学习技能兴趣不大。而通过同班主任访谈发现,后者是有学习技能的兴趣,他们平时做事认真,学习态度相对端正,但是因为主客观原因,中途退出技能班学习。比如相当多的学生反映车间工作环境难以接受;部分学生认为训练既辛苦,又枯燥无味,训练过程中难以控制自己不玩手机等。有一个明显的反差是,非技能班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不清晰,这反过来影响他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三、 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措施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来看,技能班的存在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虽略有不足,但总体是有利的。而对于如何取长补短、如何将更多的学生吸引进技能班给出了如下几个措施:①积极带领学生进行业内优秀企业参观。优秀的企业必然有更先进的设备;更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更科学的管理团队。我们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对本专业未来的工作形态完全没有概念。学生进企业参观能更直接、直观地了解将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学习训练技能将更有目标性。②举办技能节,加大奖励宣传,积极宣传优秀技能选手事迹,提升技能人才在学院的影响。③在就业方面,尽早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和规划。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将面对毕业即就业的问题,越早知道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情况,越有利于学生坚定自己学习技能的信念!同时,建议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和技能水平挂钩。企业选拔人才的过程和技能操作过程结合。通过现场表现选拔出符合本单位需求的人才,以此来倒逼占大多数的非技能班学生主动学习技能。④开展以任务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形式,将技能大赛与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理实一体化课程能有效避免“会做不会说”的現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宪辉,刘四妹.浅议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113-114.
[2]潘亚妮.职业技能大赛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唯实(现代管理),2015(4):45-46.
[3]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1(7):78-80.
作者简介:
韦大杰,朱海连,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