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用中药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探讨

2019-05-18李忻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治凉血湿疹

贯 晶,李忻红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110032)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渗出倾向,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瘙痒性皮肤病,在急性阶段以丘疱疹为主;在慢性阶段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外治皮肤病历史悠久,《医学源流论》中早有“外科之证,最重外治”之说,可见外治在外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由于外用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病变处,利于渗透吸收从而加快皮损消退,减轻症状,所以中药外用是治疗湿疹的常法,且疗效独特,古今医家为提高湿疹疗效做了诸多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外用中药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收集2007-2017年间在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中收载的已发表的期刊文献和各中医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文献为2007-2017年关于湿疹中医治疗方面的论文;②文献来源为学术期刊或研究生论文;③所收集的方剂临床观察病例不少于20例,且总有效率在70%以上,中药方剂药味完整。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学术会议类文献,药理学研究,动物实验研究,民族医药的临床性研究文献,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文献,单味草药治疗湿疹的文献。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校对方法,数据库采用EXECL建立,将数据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

1.4 药物性味归经判断及功效分类标准

药物性味归经的判断基于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未收载者以及药物分类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学》第六版为参考标准。

2 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结果

所收集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7 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检索来源为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以“湿疹”“外治”“中医药”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134篇关于中药外用治疗湿疹的文献,涉及中药处方127首、中药167味,累计用药次数986次。我们将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中药称为核心药物,共26种。

2.2 频数分析

2.2.1 核心药物出现频次 根据单味药物使用频次的数值大小对26种核心药物进行分析,依次为:苦参(91,71.7%)、黄柏(67,52.8%)、蛇床子(48,37.8%)、地肤子(45,35.4%)、白鲜皮(45,35.4%)、防风(28,22.0%)、大黄(23,18.1%)、甘草(21,16.5%)、苍术(20,15.7%)、五倍子(20,15.7%)、蒲公英(18,14.2%)、马齿苋(17,13.4%)、荆芥(17,13.4%)、地榆(16,12.6%)、百部(16,12.6%)、当归(16,12.6%)、金银花(15,11.8%)、土茯苓(15,11.8%)、黄芩(14,11.0%)、野菊花(12,9.4%)、冰片(12,9.4%)、紫草(12,9.4%)、生地黄(11,8.7%)、黄连(11,8.7%)、明矾(10,7.9%)、花椒(10,7.9%)。可以看出最为常用的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血、祛风、燥湿功用的药物,由此可知风、湿、热与湿疹密切相关。

2.2.2 核心药物性味归经 药物五味分析:26种核心药物根据其出现的频次,按照五味进行统计(多数药物都不止一味,这里将其全部纳入统计数据库之中),结果辛味9次,甘味9次,酸味4次,涩味3次,苦味15次,咸味1次,淡味1次。可见,在治疗湿疹用药中苦、甘、辛三味,出现频次高于其他性味。

药物四气分析:如果按照核心药物药性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寒性17次,温性7次,平性2次。可见,在治疗湿疹用药中寒性药物明显多于热性药物。

药物归经分析:若核心药物结合其出现频次按照归经进行统计(由于归经是以所治病证的病位来确定的,但药物一般不止作用于一个部位,所以可能出现一药归多经,对此全部纳入统计数据中),结果心经9次,肝经14次,脾经11次,肺经8次,肾经6次,小肠经1次,胆经2次,胃经11次,大肠9次,膀胱5次,心包1次。虽然归肝经药物出现频次最高,但如果按表里两经统计来看归属脾胃二经的药物为22次,远远高于其他表里两经。

2.2.3 组方药类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学》第六版对中药的分类,26种核心药物中清热药出现12次,排第一位;其余依次为解表药、补虚药、攻毒杀虫止痒药各2次,利水渗湿药、化湿药、收涩药、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开窍药、温里药、泻下药各1次。可见清热药在湿疹治疗中最为常用。

2.3 聚类分析

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中的分层聚类,方法选用样本聚类(Q型)并以欧氏距离平方作为度量方法,使用离差平方和作为聚类方法。选择凝聚状态表生成聚类树形图,见图1。

图1 聚类分析树形图

核心中药聚类分析:选取出现频次20次以上的26个中药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专业知识,认为将26味中药聚为5类比较合适。由图1可知:类一为黄芩、黄连、白鲜皮、大黄、黄柏、地肤子、苦参;类二为野菊花、冰片、百部、蒲公英、土茯苓、金银花、紫草、生地黄、甘草;类三为马齿苋、地榆、五倍子、明矾;类四为防风、当归、苍术;类五为蛇床子、花椒、荆芥。

2.4 因子分析

对核心药物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以确定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下:KMO值0.593,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01,表明研究所提取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使用主成分提取公因子,初始值特征值>1的成分共7个,因此提取了7个公因子。选择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最大迭代25次,旋转在10次迭代后收敛。根据统计学理论,载荷系数越大关系越密切,负值则代表条目与正值相反,一般以>0.5关系较为密切。因此,选择载荷系数>0.5的证候变量,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74.513%,说明这7个因子对全部信息解释能力是74.513%,公因子模式见表1。根据载荷系数>0.5的原则,提取7个公因子分别为,F1:黄连、黄芩、白鲜皮、大黄、蒲公英;F2:紫草、生地黄、野菊花、金银花;F3:地肤子、蛇床子、苦参、黄柏;F4:苍术、防风、当归、荆芥;F5:地榆、马齿苋、五倍子、明矾;F6:冰片;F7:百部。

中药名称 成分1234567黄连0.8580.1610.119-0.0770.0370.201-0.073黄芩0.808-0.106-0.006-0.150.2490.1460.09白鲜皮0.8050.0420.290.165-0.088-0.053-0.05大黄0.7320.2790.1140.1210.271-0.111-0.13蒲公英0.6440.510.1750.1810.077-0.3070.233紫草0.0610.863-0.096-0.0970.041-0.12-0.072生地黄0.0190.7950.257-0.058-0.0190.110.078野菊花0.2730.6690.2590.2430.1440.247-0.038金银花0.3990.604-0.229-0.2520.010.0770.333地肤子0.2360.0990.8510.044-0.0990.1470.007蛇床子-0.109-0.2670.6790.398-0.1030.0390.338苦参0.2740.2960.6440.0290.1630.030.091黄柏0.5640.1660.633-0.2190.109-0.039-0.076甘草0.4040.307-0.5420.012-0.320.2820.275苍术0.271-0.0780.1080.795-0.0760.0450.017防风-0.005-0.0110.0360.759-0.168-0.032-0.066当归-0.2210.364-0.2830.569-0.230.377-0.028荆芥-0.326-0.1020.0370.5430.3330.0680.168花椒-0.024-0.320.1110.38-0.2160.3740.252地榆0.0480.180.009-0.1170.816-0.124-0.16马齿苋0.2330.426-0.012-0.1150.706-0.116-0.223五倍子-0.087-0.1940.039-0.4330.6660.1940.064明矾0.285-0.1180.0540.0970.644-0.0090.268冰片0.2770.260.050.144-0.0840.8080.148土茯苓0.4550.344-0.1760.172-0.156-0.5670.165百部-0.060.0760.0850-0.0160.060.877

3 讨论

3.1 药物频数分析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根据各类药物使用频率,大多数为清热药,这也证实湿疹的证型以湿热证常见,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清虚热的功效,其药性寒凉是外治急性湿疹最常用的药物类型;此外,解表药、补虚药等也大量运用到湿疹的治疗中,反映了湿疹外治处方辨证的多样性,治疗需立足于病机。从药物的药性统计来看,寒性药物的使用远超过其他药物,这也体现了清热治法较为主流。在药味运用中,苦、辛、甘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味,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缓能和[2],此三味在治疗湿疹时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从药物的归经统计来看,归于脾胃二经的药物远远多于其他两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就是说脏腑病变与皮肤病变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主要原因多是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又复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而至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而发于肌肤。因此,顾护脾胃是治疗湿疹的关键。

3.2 药物聚类分析

根据聚类分析:类一为黄芩、黄连、白鲜皮、大黄、黄柏、地肤子、苦参此7种药物都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提示对于湿热证,应治以清热利湿;类二为野菊花、冰片、百部、蒲公英、土茯苓、金银花、紫草、生地黄、甘草,多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提示对于湿热毒蕴证,应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类三为马齿苋、地榆、五倍子、明矾,具有收湿敛疮、清泄血分、止血和营之功效,其能收缩局部血管或改善血管功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类四为防风、当归、苍术,可对应临床的血虚风燥证,可治以养血祛风、除湿止痒。其中防风辛温发散而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瘙痒类皮肤病。苍术是化湿药,能燥湿健脾,在湿疹的治疗中可与不同功效的药物配伍使用。当归为补血之圣药、活血行瘀之要药,能治血虚诸证,所以在治疗血虚风燥之湿疹中常用;类五为蛇床子、花椒、荆芥,此三味药都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可配伍其他类中药辨证施治。由药物聚类分析可知,湿疹的发病与湿邪有着密切关系,现代中医皮外科学奠基人赵炳南把湿疹统称为“湿疡”,从性质上又细分为风湿疡(急性湿疹)、湿毒疡(亚急性,伴有感染的湿疹)以及顽湿疡(慢性湿疹)。在病邪方面,赵老师高度重视六淫邪气致病,他认为湿、热、风、燥、虚五个方面是湿疹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湿邪”尤为突出,此聚类分析的结果也与其结论相一致[3]。

3.3 药物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①因子1和因子3由清热燥湿之品组成,说明清热药在治疗湿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在湿疹治疗中,祛“湿”的重要性;②因子2中有清热凉血之紫草、生地,清热解毒之野菊花、金银花,适用于湿热毒蕴证的治疗;③因子4由健脾化湿的苍术,祛风解表止痒的防风、荆芥,补血药当归组成,补虚药类可养肌润肤,减轻皮肤的干燥症状,针对湿疹的血虚风燥之证进行治疗;④因子5由收湿敛疮的地榆、五倍子,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马齿苋,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明矾组成,具有杀菌消炎,保护创面,减轻炎症反应与刺激,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充血与渗出,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⑤因子6的冰片为开窍药,能增强皮肤渗透吸收的能力,与因子4相配合具有芳香化浊、润肤养肌的作用;⑥因子7为百部,具有杀虱灭虫的作用,对于皮肤疥癣、湿疹的治疗均有良好疗效。名医沈楚翘[4]认为急性湿疹热重于湿,皮肤灼热、渗出治宜清热凉血燥湿为主;皮损泛发全身瘙痒明显者多与风邪有关,应佐以祛风之品;慢性湿疹多为湿重于热,皮肤角化、肥厚治宜养血活血、祛风利湿为主。有以上分析可知,本研究因子分析的结果符合医家的治疗思路,也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

4 结语

吴尚先有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5]不同时期的湿疹,其外在表现也不同,在外用药的使用上也要辨证论治,正所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6],医家应充分掌握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湿疹的药物,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选择不同的处方和剂型,以更好地为广大湿疹患者服务。

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是研究证素及其组合规律的主要方法[7],克服了传统辨证方法的主观性、随意性,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拓宽了湿疹临证治疗组方用药的思路。不过,本研究对于湿疹的证型诊断只是作了初步探讨,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具体的辨治规律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外治凉血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中医外治杂志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肝硬化腹水中医外治近况
中医外治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