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2019-05-17王书月
王书月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这一维度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需要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促进学生对古诗词语用规律的学习与内化。这一点也是我们目前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在整体结构梳理中把握古诗词情意脉络
结构梳理是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性工作,这—点往往为人所忽略。理顺整首诗词的脉络层次,把握其结构,掌握其行文思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理解作品内容、主旨情感的基础。
整体结构梳理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我们以2015年高考江苏卷古诗试题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为例: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2015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中这样分析结尾两句:“莫言堆案无余地”是说文书甚多、公务繁忙,乃窦员外的自谦之词,而“认得诗人在此间”是对窦员外诗人身份及高雅生活的肯定与赞同。按照这一说法,假如分别给这两句加上“窦员外”和“刘禹锡”两个主语,那这首诗也太别扭了;更何况人家是“新居”,为什么要把公文搬回家里来呢?
复现古诗词首先要以作者口吻进行。这首诗中间四句是诗人对窦员外居处环境的观察,由外而内,由远及近,而首联、尾联的主语也都应该是诗人自己,这样整首诗意脉才不会断。“莫言堆案无余地”是说“我”不要以文案堆积、工作繁忙为借口,虽然“长爱街西风景闲”,却整天闷在衙门里,更何况还有窦员外这样的知音同道在这样美好的地方呢。王宁教授认为,语言建构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中“一方面是指出于表达思想的目的,按照语言内部系统来建构话语——用词汇组构句子,用句子组构段落和篇章。就这个内涵而言,语言建构是运用的前提”。如果在学习古诗词时,不能沿着作者建构话语的思路,又如何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呢?
古诗词的结构主要表现为情脉或意脉,它内在地统领着古诗词的内容,且对教学的整体感、生命感、美感起决定作用。在把握结构的基础上做教学的道场,才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是扣住作品的整体风格。
一教师执教公开课《赤壁》,先从男女生性格调研、复习杜牧《清明》等谈起,接着介绍杜牧的人生际遇,然后问“为什么不称周瑜而称周郎”(介绍《唐才子传》中的杜牧,与周瑜的成功人生作比较),再问一系列问题:表面上谈的是“东风”,实则说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说“东风不与周郎便,许昌城中锁孙权”呢?最后照应开头“调研”,以学生一连串“刚”是大鹏、“柔”是麻雀等联想结束本课。
怀古诗的一般写作思路是什么?怀古诗如何达到“浇心中之块垒”或者“讽时事”的目的?这才是欣赏怀古诗首先应该做到的。
“地点(标题)一物象(折戟)一人(周郎)一事情(假设反说)”,梳理出这个结构思路,再讨论为什么选周瑜赤壁事、为什么选二乔被锁来构思,这才是欣赏诗作整体本身,也才是从创作还原角度来鉴赏的。“意境是由各个意象构成的整体,诗情是由这个整体来传达的,不能把它肢解成一个个零部件,故应整体感悟。”张平仁教授的这句话值得目前一些热衷于“碎片化”解读古诗词和以此来教学的人细细思索。
借事抒情的诗词,托物言志的诗词,其写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内在风格有别。托物言志的诗词,一般要抓住所咏之物的显著特点,并在“物”与“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借事抒情的诗词,首先要找到叙述事情的切入点,并找到“情”在“事”中的爆发点。如此,学生才能在诗词的情意经脉里行走,走进诗词的意境。
二、在定点突破中生成师生思维图式
情思,是古诗词的灵魂。鉴赏古诗词必须透过语言,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把握字里行间的情感意蕴,真正与作者、與诗词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审美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
1.聚焦,寻字词意蕴
聚焦古诗词中的“词眼”进行教学,是很多教师十分关注的,但诗词中某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字词,也能成为教学把握的契机。如教学温庭筠的《菩萨蛮》时聚焦“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新”,也许更容易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教师讲授这一课时,另辟蹊径,让学生品味“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一词,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关于“小山”,教材中给了两种解释:一种是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围绕这个词语,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整体观照全诗,你认为哪种注释更好呢?通过这样的激发,学生立足于诗词和生活本身,用自己的视角,既表达了对诗词主旨的理解,也实现了自我独特的语言建构。
—学生认为:如果把小山理解成眉毛,那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镜头移动,作者先写眉,继而写额黄,写鬓云、香腮,又照应到下片的梳妆画眉;而且“小山重叠”就暗写出主人公为什么“懒起”,为什么“迟”了。如果把小山理解成屏风,有道理吗?学生的回答很有意思:古代女子的闺房都在比较隐秘的地方,先写屏风,是环境;“金明灭”,太阳晒到屏风上,不就是写“懒起”写“迟”吗?
2.重组,觅诗词隐情
对诗词中出现的看似显而易见的情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该结合整首诗词,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身世背景等作全面分析。有时可以科学适度地对诗词进行解构重组,进而寻找解读和教学的钥匙。
我们以张新宇老师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堂实录中的两个主要环节为例作具体说明。
在读全诗(标节奏)、理标题、幻灯片展示刘禹锡被贬简介的基础上:
师:面对这样的遭遇,诗人刘禹锡又会在这首诗中流露出怎样的心迹呢?我们这样读一读。
(屏显)
组合一: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师:我们把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放在一起讀一遍,体会一下。(生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读出诗人刘禹锡情感上的变化呢?
(讨论分析略)
师:刘禹锡由诗开头的悲愤到结尾的精神振作,单从这四句诗来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屏显引导学生诵读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寻找诗人情感转变的关键点,展示组合二: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用典和写景背后的含义,梳理诗人从悲愤转到精神振作的情感线,找到这首诗情感转变的关键点。
从上面的课例看,张老师对这首诗进行了解构重组,组合一侧重结构与情感,组合二侧重感悟诗人内在精神之核,以律诗结构的“起承转合”这根主线清晰串起情感变化这个中心教学内容,悟一己之悲愤的真实,悟一己之惆怅的辛酸,悟万物之规律后的超然,悟友情之宽慰问的振作。
诚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言,“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笔者认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具备灵活性和独创性的思维品质,敢于突破自我,善于突破定式、常式。
三、在创意表达中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如何才能“在个人言语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言语体系,包括属于个人的言语心理词典、句典和表达风格”?这需要教师能跳出传统的学科视野,突出关联性,“关注学科间的联系整合”,“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机联系”,敢于并且善于创造新的课程资源,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1.导演一部“微电影”
古典诗词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与电影的语言有共通之处。马赛尔,马尔丹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它是电影的原材料”,“由于电影画面含有各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延伸,因此我倒是更应该将电影语言同诗的语言相比”。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若能注重搭建支架,引导学生用“镜头”写出自己的审美体验,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定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以上文温庭筠《菩萨蛮》教学为例,学生讨论后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说出脚本的能力,但是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回顾戏剧的有关知识,提供电影剧本的小片段,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在此基础上,可以明确要求:
如果你是导演,请你完成以下镜头的场面设计,指导演员表演,并给每个镜头取个名字。
(1)小山重叠金明灭;(2)新贴绣罗襦。
学生在进行创意设计的同时,也是在分析意象、品味意境、补白诗词隐含的内容,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并走进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灵世界。
2.创作一幅诗意画
笔者曾经看到一道高中试题,让学生结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对明朝园信的《天目山居》进行分析。这是道把古诗鉴赏和画作欣赏结合起来的创意试题,其立足点还是在古诗鉴赏层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形式。
可以用绘画方式“披文人情”学习古诗。比如有学生在画《钱塘湖春行》的诗意画时,在湖边画了一地盛开的繁花,而且都是粉色的。当教师将这幅画给学生品鉴时,马上有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乱花”应该是杂花,各种各样的花;“欲”是“将要”的意思,也就是花还没有全部盛开,很多是含苞欲放的。这样的课,画的好坏不是重点,只是一个“引子”,最终的落脚点还在是否合乎诗意,是否能传达诗意。要从信息提取、语言表达、思维展示等方面加以引导。
当然,最佳的方式,就是用语言“作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合理的想象,还原古诗词的创作情境。如教学杜甫的《客至》,可以设计这样—些话题:
用“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作画时如何才能体现群鸥“日日来”的景象?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如果让你给这句诗配上一幅画,你打算画些什么?其中的“花径”是干干净净,还是满地落花?请说出你的设计以及理由。
如果选择“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一联作一幅素描,你会选择哪些物品来陈列?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中的“邻翁”是谁?如果作一幅画怎样体现当时的场景?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找到适切的路径和支架,古诗词教学定能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方面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