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9-05-17孙天才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5期
关键词:麻黄附子心率

孙天才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生多与心脏自律性及传导性下降有关,冠心病、风心病、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均可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多以心率减退为主要表现[1-2]。阿托品、钙离子拮抗剂等均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长期用药易产生较大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近年来,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受到广泛认可。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32~78岁,平均(54.92±6.83)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1年,平均(5.76±1.14)年。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3~76岁,平均(54.69±6.7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平均(5.38±1.07)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心脏病学》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缓慢性心律失常阳虚血瘀型辨证标准[4]。主症:胸闷、心悸;次症:气短乏力、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胸部刺痛、面色苍白、唇舌暗紫;舌质黯或有瘀斑,舌体胖,舌苔白,脉沉涩或迟。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近期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精神异常者;合并肝、肾等功能不全者;依从性较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参麦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887)治疗,将50mL药液溶入500mL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药方组成:黄芪、丹参、人参片、甘草片各15g,五味子、桂枝各12g,麻黄、炮附片(先煎)各10g,细辛3g。水煎服,取200mL药汁,分早晚各100mL温服,每日1剂。治疗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心率指标:主要包括24h平均心率、平静心率及24h最慢心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利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②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黏度(PV),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利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4]。显效:患者心电图监测正常,24h平均心率提升至少每分钟10次,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心电图监测基本正常,24h平均心率提升至少每分钟5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上述症状均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30<0.05)。见表1。

表1 两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各项指标比较(次/min,x±s)

表3 两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2)心率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24h平均心率、平静心率及24h最慢心率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两组HBV、LBV、FIB及PV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 讨论

心律失常属心脏传导障碍,患者出现心脏搏动频率及节律异常,常表现为心悸、抽搐、心绞痛、昏厥等,甚至猝死[5]。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迟脉 ”范畴,其发生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入侵、年老体弱等因素相关;病机为心肾阳虚,患者血脉失其温养,脾阳受损,气机失调,脾失运化,湿浊扰于内,气滞血虚。久病则致心阳不振、肾阳不足,血液瘀滞导致血脉运行受阻,而痰瘀互结加重胸闷、心悸等症状。故该病的治疗以温阳补肾、健脾益气、活血通脉等为主[6]。

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等功效,可保护心脏、增强免疫、抗多脏器缺血、抗炎,在心律失常治疗中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满足临床需求[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24h平均心率、平静心率及24h最慢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HBV、LBV、FIB及P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均具有积极影响。其原因在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的麻黄为君药,发汗散邪;附子、细辛为臣药,其中附子补火助阳、逐邪驱寒,细辛祛风散寒、行水止痛;麻黄与附子、细辛配伍可加强发汗散邪之效;黄芪、丹参、人参、五味子、桂枝均为佐药,其中黄芪、人参大补元气,具有补脾益气、复脉固脱之效;丹参可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五味子补脾益肾;桂枝温经通脉、散寒解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温阳补肾,健脾益气,活血通脉。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炎、抗菌、调节血压等作用[8];附子多糖具有保护心肌细胞、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9]。综上所述,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心率指标,改善血液流变学。

猜你喜欢

麻黄附子心率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心率多少才健康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