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文化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16杨佳
杨佳
摘 要:凭借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城市文化发展环境方面有许多与非资源型城市文化发展不具备的条件,这种城市文化发展环境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优化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文化发展环境,使其从昔日的“挖煤”、“挖矿”到如今的“挖文化”,既改变“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竭则城市衰”的命运,又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 城市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01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主人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文化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煤炭城市有着特殊的成长基因,特别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的生产力布局决定了煤炭城市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长时期实行“先生产后生活”的政策,导致煤炭城市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2.彰显煤炭资源型城市文化特色的地域风貌不突出
煤炭城市是由煤炭资源分布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聚合,矿区与城区地理上基本合一,呈现出一个突出和三个不明显,一个突出为城市同构化色彩极其浓厚,三个不明显则一是地域特征不明显,二是风貌特征不明显,三是文化特征不明显的城市面貌特征。
3.城市历史记忆破坏殆尽,城市文化脉络不清晰,现代城市文明割裂严重
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其开发历史可以追溯的人文足迹可更久远,但城市的文化失衡、断链形象较为严重,与传统文化正在割裂,与现代文明正在偏离,城市正在失去记忆,如同失去灵魂一般在没有文化特色的道路上低头前行。
三、优化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文化发展环境的对策
1.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煤城历史文化的挖掘,建设有人文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
目前,生态环境恶化正在倒逼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已成大势所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要在推进中要注重综合把握和统筹考虑。
第一,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突破口,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煤炭资源型城市应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即以绿色尺度指导发展,以低碳标准改造传统产业,以绿色优势培植新兴产业,对机械、化工、建材、林木等行业传统产业进行机制倒逼,大力培育绿色食品、生态旅游、新型能源、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绿色产业支撑、涵养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立足“保”、快速“建”、加强“治”, 实现保护与开发有序结合、良性循环。应突出“五保”,即保林、保水、保土、保草、保生物多样性;实现保护与开发有序结合、良性循环。全面完成沉陷区复垦、矿区绿化覆盖、露天坑矸石堆治理、污染企业搬迁、城区烟囱拔除等任务,强力恢复城区生态环境。
2.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融入人文元素,突出城市文化特质
第一,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根据信息时代的城市文明的要求,重点在“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保障完善、通讯便捷服务周到、遵守法规秩序井然、文化丰富科教领先、人际和谐风气向上”等诸多方面着力,一次凸显积极向上、健康文明而理性的城市精神。
第二,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市民文明新形象。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市民应具有哪些文明素质,市民文明新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需要明确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构想、设计乃至长期不懈的实施。
3.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
首先,城市的外在形象。美的城市面孔,是城市居民的骄傲,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动力。城市的美是蕴藏在多样统一的协调里,有序、协调、自然、和谐才是真正的美。城市形象建设也应当按照美的规律和本质,来处理城市空间艺术布局、来塑造物体,从关怀普通人的立场来建设美好的城市家园。其次,要重视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文化事业硬件、软件建设的投入,在社会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图书出版和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建设有特色的一流文化,树立城市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4.挖掘和保护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推动城镇特色文化发展
第一,重现。对于历史上明确存在,但其遗址、遗迹、遗存已经消失殆尽的,要按照原貌进行恢复性建设,使其重现视野,勾连起城市的记忆。值得强调的是,这类恢复性建设一般情况下不要采取市场运作的手段,资本的逐利心理会导致建设的变形。
第二,保护。对于现存的、珍稀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应大力加强保护,使其成为市民的精神财富,具有考古价值的遗存遗迹,都应该加强保护,严格禁止商业开发。
第三,开发。对于具备商业价值、能够推向市场的,可以通过市场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會效益的双丰收。地方党委、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倾斜,在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中留出一块用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同时出台扶持政策,依靠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四方力量,加大此方面的投入力度。
结语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和灵魂.一个城市强大的元素,不止于物质,还需要精神。只有经济的增长,没有人文精神的构建,再繁华的城市也不可能真正成为理想家园。因此,城市发展不能也不应该忘却文化的存在,忽视文化的价值,而应坚持继承历史文化精华与弘扬现代文化精神相结合,使文化与城市共生共存,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和谐、富强!
参考文献
[1]鲍宗豪.培育世界城市的城市精神[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3):115-116.
[2]王敏.银川城市文化发展思路探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18(2):94-96.
[3]姚明广.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9.
[4]程子君,李志强.黑龙江省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7):133-136.
[5]王言秋.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培育城市文化[J].东岳论丛,2009,30(9):72-74.
[6]刘甜甜.视觉城市之文化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6.
[7]赖常宣.成都市新都区城市主题文化塑造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