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象

2019-05-16彭汉钦PengHanqin

当代美术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义雕塑重庆

彭汉钦 Peng Hanqin

1 柳青 13号线 2011 树脂着色、钢铁 165cm×100cm×230cm 2011

“聚”象

2018年12月14日—2019年1月4日

学术主持:焦兴涛

策展人:彭汉钦

主办: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

承办:重庆招商金山意库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雕塑学会、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2 杨北辰 记忆物件No.72 桂楠木、油画颜料 左:14.5cm×6.5cm×6.5cm 右:14.4cm×6.5cm×6cm 2016

具象雕塑应该是艺术家在生活中反复触碰、感受性高度凝缩所聚集的物象。同时,具象不同于表象,更多的是情感烙印与思维加工相遇与汇聚的过程。

追溯雕塑领域在新中国以来的发展脉络,具象雕塑始终占据着主流位置,因其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叙事的情节性,屡屡出现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但在感慨艺术领域里曾经“独尊具象”的现象的同时,抛开其特定的时代性和社会因素,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征程中,具象雕塑语言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另外,它作为雕塑里的新传统,一直以来以学院教学的基本经验存在,在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识都发生了改变的今天,面对时代的变化和国际艺术语境的转换,具象雕塑是否应有新的途径和方法来有效地继承与再创造,反映时代的变迁和当下的图景。故此,本次展览以“聚象”为主题,探讨具象雕塑在艺术语言、语义层面的新进展。具体来讲,“再谈具象”不是对某种传统具象的回归或追认,而是试图展现具象雕塑语言在当下所发生的语义变化。与此同时,相比传统具象雕塑作为一种理想式再现性艺术的底色,当下雕塑对具象语言的使用早已离开了仿真与教化作用的创作逻辑。

展览通过以不同时期具象雕塑作品的创作为节点,并兼顾文献展的方式来梳理并探讨具象雕塑的教学与未来方向性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基于这样的思考,展览分别从“砥砺的塑程”“语言的温度”“图像的创造”“表达的多元”这四个单元呈现作品,进而能够在不同维度的并置与对比中揭示出当下雕塑具象语言的本质语义。其中“砥砺的塑程”版块是对艺术文献的梳理,不仅仅有情景的对应性,还有艺术作品的历史感和当下对它的回应。由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主创的《收租院》群雕运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泥塑技法和现实主义创作技法,是一个混合着艺术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价值的视觉人文个案。《收租院》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直接影响了着重庆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此后,艺术家们开始在雕塑的具象实践创作中朝着不同方向努力。展览以《收租院》的文献展示为契机,通过个例分析、年代创作重要节点编排、创作草图、相关报道等来展示重庆具象雕塑的历程。“语言的温度”版块中,作品的产生离不开时代背景的强大影响力与驱动,同时,经历时间淘洗过的作品,亦是时代的余温与内心的感知。展览特别邀请到重庆雕塑重要时间节点的代表性作品。在图像已成为新的雕塑语言的当下,传统具象雕塑的观念表达与当代语境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在创作方法的路径上,以观看视角的改变和社会问题的介入,突破以往的视觉经验来重新定义具象雕塑。而新技术的运用与社会传播媒介的改变,也促使青年一代雕塑艺术观念的多元化与材料运用的多样化,构建了多重的阐释维度,亦赋予艺术以新的定义与阅读。

猜你喜欢

语义雕塑重庆
重庆客APP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写实雕塑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情感形容词‘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