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2019-05-15白杨
白杨
摘 要:在互联网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高校辅导员对网络舆情引导能否做到以科学研判与及时处理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处于权责不清,应对机制欠缺,缺少技术支持等现实困境。为此,精准定位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现实重要性,高校辅导员应通过与共青团相携,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确保高校网络安全稳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过滤高校网络舆论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等路径着力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现实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165 — 0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截止到2018年6月,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2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7.7%。〔1〕那么,大学生作为社会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互联网即时、便捷的特点精炼地表现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交流互动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相互影响和相互感染着各自的行为方式。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者即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能否做到以科学研判与及时处理就成为新时代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对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加强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从而有效预防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现实重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其发生过程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爆发比较迅速,这类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重大,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管控的“事端域带”。〔2〕因此,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思考和研究,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有效控制高校网络突发事件
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宣传部门和网络媒介的优势条件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目的是向大学生比较系统的介绍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知识。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开展必要的网络舆论监督与交流,通过与大学生主动开展沟通和对话,从而有意识地了解并引导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面前应保持客观、理性地态度。特别是针对某些大学生网络突发事件,要疏缓大学生的不满情绪,以防止扩大化,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目的。
(二)有利于引导和保护高校网络舆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论坛也相伴而生,高校网络论坛从一定意义上也折射出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内部复杂心理状态。这幅“心理状态图”也展现了大学生内在的思想动机,如果“心理状态图”的波动有扩大的趋势,那么,就会极易形成大学生网聚行为,如果高校辅导员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没有加以正面引导,就会对高校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引导和管理高校网络舆情,从而有利于引导和保护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
(三)有利于着眼“优先效应”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
“优先效应”主要是指个人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映射到大脑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状态。因此,当各种不同的信息错综复杂的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个体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同样重视后面的信息,也认为后面的信息是无关紧要。在高校网络信息传播中也同样存在“优先效应”,大学生在接受网络复杂信息时,总是相信首先听到的信息,对以后的信息持有怀疑的态度。“优先效应”传播的网络舆论信息会左右大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力。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对高校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优先效应”进行有效梳理和查询,追其根源并对高校網络舆情实施科学而有效的引导,从而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3〕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高校辅导员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是,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方面面临着引导的权责不清,引导机制欠缺和缺少网络技术的支持等问题。
(一)权责不清晰
目前,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认识问题就是,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权责不是很清晰,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高校辅导员不能与大学生及时沟通信息,沟通交流缓慢,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于停留地带或失控环节。大学生在未得知详情的情况下,就会轻信种种流言,唯恐天下不乱,趁机造谣生事进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二)引导机制欠缺
在整个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一个好的引导机制可以使高校辅导员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大大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效力。就目前大多数高校来说,由于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思想落后、引导的途径与方法欠缺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失去效力。同时,大多数高校还缺乏健全的学生利益表达的交流机制和高效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和处置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欠缺就会使得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的效果不佳,如果不及时构建和处理,就会使得小问题演变扩大甚至漫延,给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缺少技术支持
当前,我国的网络运营经验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高校网络技术发展层面,高校网络缺少技术的支持。其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对消极信息、负能量的消息自动过滤的功能。整个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信息,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信息,有落后消极腐败的信息,各种信息交错在一起出现在校园网之中,如果高校网络不能对这些信息自动过滤,并难对网上犯罪分子的确定,没有对学生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就会使得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的关键在于高校网络技术上的支持,同时提高高校网络的自动过滤技术。
三、高校辅导员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路径
在互联网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高校辅导员面对提升自身舆情引导能力的问题,为此,高校辅导员应通过以下三大路径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一)高校辅导员与共青团相携,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很活跃的网络群体,成长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辅导员必须要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第一,高校辅导员与共青团相携,强化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共青团在整个高校中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实施者”的角色。高校辅导员要配合共青团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工作,要更加注重开展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特别是开展一系列的关于高线网络舆情的讲座和海报宣传等活动,使大学生充分了解网络舆情,在网络舆情面前做出理性判断。此外,高校辅导员和共青团还要共同加强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选拔和建设一支优秀的大学生骨干队伍,为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注入新鲜的血液,培养其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青年领袖”。
第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由于网络自身的特殊性,即开放性和虚拟性,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带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和情绪色彩,这就导致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复杂性。因此,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正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高校网络舆情,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使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更加有效。
(二)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确保高校网络安全稳定
总体来说,高校辅导员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需要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预警处置机制,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高校辅导员建立网络舆情引导的交流机制。高校的校园网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高校辅导员利用校园网应主动与在校大学生进行对话,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机和心理诉求。一方面,这样能够以便捷、快速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这一媒介进行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向辅导员倾诉心声和反映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实现高校网络舆情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层面教育方式的转变,以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交流的互动性。
第二,高校辅导员应建立网络舆情引导的协调机制。高校辅导员为强化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可以建立一个由高校辅导员负责领导指挥全面工作,学生干部、学生会、宿舍长和重点培养的“舆情小领袖”分工协作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小组,这样有利于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机的方向脉络,防止矛盾的发生和问题的堆积延误,错过引导的最佳时机。在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科学有效引导中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以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规范性。
第三,高校辅导员应建立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警处置机制。根据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侧重于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是,建立舆情汇报机制。高校辅导员要安排选拔出的“舆情把关人”和学生干部及时浏览并关注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网页、论坛、贴吧等,并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及时报告高校辅导员,并形成定期上报、不定点模底排查和监管制度。做到从源头遏制不良网络舆情的发生。二是,建立輿情疏导机制。高校辅导员要在网络舆情的发生的后期对相关事件及时反思和总结,对相关学生进行专门心理疏导,事后处理,并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新目标,努力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以增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调控性。
(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过滤高校网络舆论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
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要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过滤。为了有效预防各种网络垃圾信息及不良行为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一方面要建立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反馈系统,保障信息渠道的通畅和信息处理的及时和精准。另一方面,从大的宏观角度设置敏感词汇库,在发布的准入上过滤有害的和一些敏感的信息。这样既不会影响信息正常的发布,也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在北京,已有厂家推出网络舆情预警辅助决策系统,主要以计算机智能处理技术辅助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对新出现的社会网络舆论热点和焦点去伪存真,对技术过滤高校网络舆论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应用范例。〔4〕
〔参 考 文 献〕
〔1〕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2018-08-20.
〔2〕孟莉.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37-38.
〔3〕崔赞梅,薛秀兰等.“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存在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01):95-97.
〔4〕曾昭皓,李卫东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理论与实务〔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