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05-15程硕

市场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程硕

摘要: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控制医院内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过程中,要从政策法规、专家研讨、经验咨询等方面入手,在医院内部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然后再利用合成性方法,实现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为了使医院的各项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使医院能够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的建立,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部控制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然后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内控能力的提升,保证医院内部目标的实现。尤其是目前医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原有的内控体系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极为必要的。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研究资料。在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指标,要保证指标设定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同时也要保证指标设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这次研究的主要资料是通过阅读了医院内部控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了现阶段医院的实际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够找到与医院内部控制相关联的关键点,然后对找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进而从中找出评价指标。

第二,研究方法。在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般会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在初期阶段用到的目标分解法、筛选阶段用到的专家经验法、指标权数确定阶段用到的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检验阶段用到的统计指标分析法以及指标体系合成阶段的加权线性和加法合成法等几个方面。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内部控制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内部控制中,不仅需要包括单位内部的决策机构以及监督机构,同时要包括单位中的全体员工以及单位中的领导人员。在内部控制对象选择中需要涵盖单位中的所有业务和所有工作事项;在单位流程上,内部控制需要贯穿于单位中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全部环节。全面性原则不是要求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全面地反映出被评价的对象。

第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要找出全面控制中的重点,对于其中的重要事项和高风险事项进行重点控制。

第三,制衡性原则。是指要将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以及治理机构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形式。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还要保证医院的经营效益。此外要在单位内部的设立单独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来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独立性的和有效性。

第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与本单位的业务范围、运营情况以及风险管理水平等内容相适应,保证单位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及时加以调整。

(二)评价指标的初选结果

在评价指标初选阶段应用的是目标分解的方法,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医院实际的运营情况,医院评价的范围需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基建、投资、经济合同管理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对医院内部控制分为九个具体方面,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是建立内控责任制度和重要岗位的权利制衡制度。是指将并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即医院要全面系统的分析梳理出业务流程中并不相容的工作岗位,根据其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离。一般来说,不相容的职务包括:业务经办、授权批准、记录、稽核检查、财产保管等。

第二,是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和批准制度。对医院中各个工作岗位的审批历程、权限范圍以及相应的责任权利进行明确。若部门中遇到重大事情时,需要根据集体决策审批进行,任何人都不能独断专权进行决策事项,任何人也不能改变集体的决策。

第三,会计系统控制。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并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培训。此外医院要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进行明确规定,保证财务部门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性。

第四,财产保护控制。医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清查制度,定期对医院进行财产记录、账实核对以及定期盘点等措施,以确保医院财产的安全性。对于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医院要严格禁止这些工作人员接触和处置医院财产。

第五,是预算控制部分,通过目标分解之后得到的结果是,要对预算编制进行重新的调整,然后提高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并在预算编制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对其的监督,以提高预算结果的准确性。

第六,在基建工程控制部分,通过目标分解之后得到的结果是,要从决策、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分解。

第七,在对外投资控制部分,通过目标分解之后得到的结果是,要从决策与审批、跟踪、处置等方面进行分解。

第八,在经济合同控制部分,通过目标分解之后得到的结果是,要从订立审批、追踪管理、调整、合同评价等方面进行分解。

第九,建立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建立绩效考评体制来进行内部控制,通过设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保证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的公平合理性。

在这些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中,有些医院通过专家研讨会的方式,对专家进行了分组,这其中有审计负责人、律所控制专家以及卫生行政人员等,运用的是头脑风暴法,以此建立整体框架。在这些专家中,有的专家认为上述分析的九个部分与实际的工作情况是符合的,也能够将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体现出来。但有的专家认为这九个部分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部分否是相对独立的,所以通过专家们的讨论与总结对内部控制的各个部分进行讨论,并建立三级一级指标,包括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制度的健全性以及实际执行情况与相关制度的相符性。

(三)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和检验结果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所请到的专家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这些专家在医院内部控制方面具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这些评估过程中,专家函询结果表明专家的积极系数较高,通过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进行评价,进而计算出专家权威程度。通过专家对于评价体系的评分,对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专家对指标评价的波动性影响相对较小,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

(四)评价指标的合成结果

在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最后一个步骤进行指标体系的合成,在此过程中会应用到加权线性和加法合成的计算公式。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能够对上述九个部分的合成模型进行计算,然后构建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

三、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点

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从五个方面对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

医院内部环境对于医院内部评价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阶段医院的内部控制中,从评估计算结果中来看,内部环境评价综合得分越高,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的质量就越好,若内部环境评价综合得分越低,那么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的质量就越差。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能够有有效分析出影响医院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并探究出应对确定风险的具体策略,降低风险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负面影响。

信息沟通是贯穿于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整个过程当中的,所以要保证信息的及时与有效沟通。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本次评价体系的构建选择了三个内容,十個基本指标,最终的评价结果表示信息与沟通评价的综合得分越高,医院信息与沟通水平也就越高,医院内部以及各部门之间沟通也会减少阻碍。

内部监督机制是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监察,及时发现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

内部监督是医院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内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医院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医院内部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保证医院内控执行力的提升。最终评价结果表示内部监评价的得分越高,医院内部监督水平也就越高,内部运行的效率越高,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也就越高。

结语:综上所述,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提升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效果,以及促进医院各项服务质量的提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对医院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进行选取和内控模式进行构建,对评价结果予以量化,这样才能更加客观的反应内部控制的成果。

在医院内部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原则,并需要专家对评估指标进行反复的验证,同时还要保证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与互相协调性等,从内部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控制互动以及内部监督等几个方面进行着重讨论,从而促进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必新.医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师,2013,(7):49-50.

[2]李瑞霞,刘亚娜.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财经界,2018,(11):38-39.

[3]李玉英,崔健,梁伟静, 等.公立医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8,(14):76-78.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