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回顾与反思
2019-05-15蒋彬李超
蒋彬 李超
[摘要]选取CSSCI(2017-2018年版)民族学与文化学14种期刊,以“城镇化”为检索主题词,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历史的视角采用分述法和比较法回顾与反思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脉络与研究成果。研究发现:①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研究成果显著,且研究成果的集中发布时间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文件的颁布时间密切相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发文量最多,达121篇。②以往研究内容呈现为23个知识聚类,概括为人口流动、城镇化发展历程、经济建设、三农问题、文化传承与保护、国内外对比研究、移民安置以及民族地区城镇化策略研究8个大类别。③小城镇兴起与建设、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纵向时间透视,国家力量是城镇化推进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城镇化;民族地区;演变知识谱图;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9)02-0057-11
改革开放已有40年,学界或其他领域学者普遍存有一种回顾与反思之势,城镇化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学术议题,在当前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背景下,回顾与反思城镇化问题研究,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14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标志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至此我国城镇化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两个时期五个发展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包括强调工业发展阶段(1952-1965年)、文化大革命发展阶段(1966-1978年);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包括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阶段(1979-1996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阶段(1996-2014年)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2014-至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与配套政策,城镇常住人口数已经由1978年的1.7亿增长至2017年的8.1亿人,城镇化比率由17.9%增长至58.5%,县(镇)上升为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口的双向流动也更加频繁,城市人口数量的比重逐步提升。而伴随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资金积累和居民人均收入提升的同时,小城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等热潮也使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提高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现代性“入侵”到国内各个省份区域,经济转型也加快了市场化发展的步伐,市场对城镇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由于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社会结构的错综复杂,导致民族地区城镇化与汉族地区、东南沿海地带的城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内地“平原式”的城镇化理论制度设计并不能够完全适应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共性研究部分则主要集中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与文化适应研究、人口流动与土地流转研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体制机制的阻碍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发展研究等。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成为解决民族地区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的路径,也决定了城镇化进程必定是21世纪民族地区发展的主题。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学界有关中国城镇化研究的论文、期刊杂志、影像、图文报道等不胜枚举,研究成果囊括了城镇化问题研究的方方面面,涉及众多类型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学科。运用田野调查与民族志这两个主要研究方法,去具体描述和理解城镇化是人类学研究者独一无二的优势,也是人类学家不断丰富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法宝。依据国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领域中的绝对权威性、专业性和代表性,本文选择国内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中“民族学与文化学”方向的14本期刊,以“城镇化”为检索关键词,去除卷首语、期刊目录、本期導读等非有效学术论文,共计获取有效专业学术论文516篇,在总结期刊载文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基础上,梳理和反思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脉络,丰富我国城镇化研究理论体系。
选取Citespace(5.2)文献处理可视化分析工具,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中的作者分析、机构分析、期刊来源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研究脉络分析等文献信息挖掘技术手段,系统梳理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的知识结构,并绘制知识图谱以更加直观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前沿等多维知识结构。
二、城镇化研究宏观知识结构
(一)时间区间分布
依据图1中的反馈信息,按时间区间划分CSSCI期刊中载文的年度分布,可以发现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时间区段性,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之前发文数量相对平稳,数量较低。1996-2004年间发文数量日渐增加,2004年达到第一次峰值36篇,此后的八年间发文数量缓慢下降;2012年至今发文数量陡增,2014年发文数量达79篇,创历史新高。二是从我国城镇化研究的长时段进程看,CSSCI期刊发文的数量和频次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国家顶层制度设计文件的颁布密切相关。1979年改革开放后,出台鼓励城镇化的政策,城镇化进入提升发展阶段,2000年的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中正式提出“城镇化”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这三个关键时间节点过后的短时间内,CSSCI期刊的相关载文量具有明显的突变效应。
(二)作者及机构分布
从CSSCI期刊作者发文数量的统计中可知,以城镇化为研究主题,发文量较多并处于前列的作者分别是蒋彬、高永久发文8篇,刘晓鹰发文7篇,王文长、郑长德、马伟华发文5篇、吴定勇、陈纪、滕驰、卢守亭发文4篇。
(三)期刊来源统计
三、城镇化研究内容与聚类分析
运用citespace(5.2)可视化软件的Keyword信息挖掘处理功能,可以具体分析516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聚类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展现城镇化研究的脉络,揭示人类学、民族学视角下的城镇化研究热点。其中,citespace设置如下:时间切片1年、区间1982-2018、甄选条件TOP50,其他为默认设置。经关键词共现频次与结构计算后,绘制核心词汇共现知识谱图(图3),图中关键圆环状节点越大,表明该字段出现频次越高,中心性越强。连接线越粗、越密集,表明联结关系越紧密,线条颜色表示时间跨度,线条颜色越深,表明时间距离当今越近,反之,时间距离越远。
(一)核心共现字段与中心性
首先,通过图3和表2可知,图中存在大小不一的4份明显的树状年轮圆形圈,依照大小不同分别为“城市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民族地区”,其中“民族文化”“民族关系”“文化保护”“流动人口”“小城镇”等出现的频次也相对较高。
(二)核心字段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实现文献数据标签化的过程,是将连接关系进一步密切化、紧密化、可视化的过程。运用Citespace中Keyword聚类分析,生成核心字段知识聚类谱图(图4)和表4。图中共得到23个聚类标签,链接线条610条、连接节点645个。
1.聚类0#、14#、17#,标签农民工、人口流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聚类农民工的聚类值指数在全部指数排名中十分靠前,研究主题的多元化特点十分显著,与城镇化研究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释放并涌入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和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与自留地等原因,流动人口呈现“候鸟型”双向流动态势。已有研究中,对农民工与人口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与人口流动的城市融入与城市认同研究,以减少城市融入的阻力,生成“族际互嵌”的社会关系,增加城市认同度,最终构建包容性城市和新型民族关系。二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与流动人口素质能力提升研究。保障流动人口的利益是减少流动人口与他人矛盾的关键点,通过增加政府关注度、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提升流动人口素质等多方面以确保流动人口利益。三是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特点和城市化困境研究,已有研究通过最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已达15%,流动范围和人口以省内青壮年人口为主,主要流出于广西、贵州和湖南,大部分流入广东和浙江。四是流动人口中农民工作为特殊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法律权益、进城及市民化研究等“城市贫困”问题,是农村贫困在城市中的一种非常规表现形式。
人口流动的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和影响之深刻,虽对送出地和接收地都有好处,但频繁的人口流动却不利于产业技术的持续成长,影响城镇化速度和质量。从目前阶段看,我国“候鸟型”流动人口与“定居型”流动人口长期并存的局面仍将难以打破。
2.聚类4#、11#、12#、7#、19#,标签小城镇、城镇、城镇化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模式
在这一聚类是最能体现城镇化研究进展的聚类,将其概括为城镇化发展历程研究,涵盖的研究内容:一是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作用问题。产业基础、资金、农民的社会保障、城镇规划体系被认为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民族地区小城镇的民族性、边疆性、袖珍性、重要性等特点决定了小城镇建设必须走创新型发展路径。二是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城镇化战略是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會的可行之路,现有研究中主要对昌都地区、广西省、湖北省、湖南武陵山地区、裕固族聚集区、西北与西南民族地区等区域的城镇化历程、现状进行评判,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做好科学规划、加强宣传教育、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加强金融支持等多种措施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三是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趋势研究。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具有十分显著的地域差异和空间关联性,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发展滞后,而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处于一种“低水平、高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四是新型城镇化城镇内涵、优化策略体系及路径的精准实施研究。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非单一而是多元模式。现有研究中,对传统城镇化中城镇化治理偏低、二元结构矛盾、产业欠丰富、农村土地征地冲突、城市规划趋同等问题,进行策略优化研究,主要包括提升学校公民意识、建立冲突调适化解机制、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制度设计等走特色产业驱动型、民族融合型以及文化城镇化等多元发展战略。
3.聚类1#、8#、13#,标签云南经济、市场经济、经济
此聚类主要涉及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在此将其列为相近聚类以便统一分析。现有研究中主要包括:一是城镇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的实证研究。针对四川三峡经济区、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县、广西北部湾等县、省及全国县域经济的实证研究表明,“块经济”的地方属性逐渐增强,属地经济趋势越发明显,而民族地区城市竞争力偏弱、城市布局缺位、序列断裂、产业结构欠合理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学者,普遍认为民族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仍要依靠市场的推力。
二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经济发展产生的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这一复杂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现有不少学者从系统动力学、经济地理视角、社会变迁视角、生态经济学视角、空间经济学等多种视角出发,进行了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等再生能力,探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是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三是针对新疆地区及藏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经济提升的专题研究。该地区地理环境高寒、封闭,经济发展自增力量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且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个性,专题研究认为西部大开发阶段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格局,单一的经济方式和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此外,尊重高寒草地畜牧业特殊规律、扭转政策条块分割困局、创新管理体制、深化牧业经营体制是藏区实现牧民定居式城镇化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新疆地区的城镇化实施,导致传统少数民族商业社区不利于市场的形成,构建现代化生产方式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社区,必须进行商业经营、商业人群、商业产品的取舍。
4.聚类6#、15#、18#、10#,标签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农业发展、旅游产业
因这四类标签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经整合,文献概括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研究主要围绕:一是三农问题中的农村问题、失地农民以及农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普遍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三农问题由东向西逐渐突出,“阶梯状”形态显著,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显著、农民增收缓慢、失地农民生计存疑、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而农村组织缺失、受教育时间短、生存环境恶劣等多种因素是导致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从而提出完善城镇体系、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加大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提升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与技能、构建土地流转与农村养老保险联动机制等诸多举措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
二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研究以及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城乡关系一体化的策略研究。统筹城乡发展意味着缩小城与乡之间的差距,变二元结构体制这一深刻根源为一体化发展、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众多学者主要提出针对降低社会风险的溯源改进路径、风险容错修正路径、“城市化批判”的重新认识城市发展路径以及改革现有户口管理、完善土地管理与农民工进城就业机制、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人口素质等具体优化发展措施,以缩小城乡差距,强化城乡一体化实现过程中的“平等”。
5.聚类16#、21#,标签文化传承、乡村城镇化
此聚类主要关注于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定导致乡村社会的文化变迁,加之人口的大范围流动导致大量空心化村寨的出现、传统村落的日益凋敝等社会现实的迫切需求,要求乡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有研究中主要关注点在于:一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功能、文化变迁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文化作为沟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民族与族群之间的纽带,承担着传播现代文明与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科学引导民族文化变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认同”功能是构建城镇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机制。也有研究认为城镇化对壮族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使进城农民失去了民间文化活动的环境条件与社会基础、压缩了文化的存在空间、强化了摆脱传统的心理倾向,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壮族民间文化体系的解体。
二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城市化进程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适应经济转型实现文化资源保护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首先,构建整体性开发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突出地域特色,重视和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依托文化资源适时开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其次,更新文化保护的理念,改变乡村文化是落后的和被改造的旧观点,充分认识文化价值,在尊重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构建和谐发展的乡村文化。三是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本,回归“人”本身,有学者从“人的社区化”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和谐社区环境,实现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此外,还有学者从加强法律保护的视角,提出完善法制为文化保护护航,以及主动寻求国外文化保护的经验启示以指导我国民族文化保护。
三是城镇化进程与文化发展的关联性研究。首先,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的流失与破坏,会导致社会同质性下降、异质性增加,使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人际交往观念世俗化,从而不利于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其次,传统文化中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的主观因素。此外,努力激活和发挥文化的反哺效能,充分利用文化的生态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创意资源机制等文化反哺潜在维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镇化推进的成效和目标。
6.聚类22#,标签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省级区域性研究。学者对吉林省和浙江省的城市化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乘数效应的不同是导致两省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跨区域对比研究中,普遍认为西部民族地区是城镇化新一轮的热点区,具备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与东西部地区不同的是西部地区将旅游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具备可行性。此外,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增长速度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我国十大城市群中乡村人口增长缓慢,并得出城市化进入了乡村人口衰退的质变阶段的论断。
二是城市群、族际比较研究。有学者针对蒙古族人口与其他民族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蒙古族人口城市化呈明显的两阶段,且本民族的政治统治、宗教活动以及军事需要是构成现有城镇化格局的重要因素。也有學者针对少数民族人口接受教育程度的族际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民族教育政策、收入差距是造成族际差异的主要因素。
7.聚类9#,标签移民安置
城镇化建设是地区资源集中再分配的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国家精准扶贫策略实施(主要指贫困人口的生态搬迁政策)、重大水利设施的修建、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城镇化进程暂时中断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生态移民以及移民安置的研究不容忽视。有关移民安置的研究主要有:
一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移民的现状、作用及移民方式研究。学界普遍认为移民安置及生态移民会导致人口聚集,形成新的村镇,利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进。而灾难移民的研究主要出现在汶川大地震时期,普遍认为灾难移民的稳定性与产业发展及城镇化进程推进密切相关。此外,对移民方式的研究中,目前学界分类较为认同的是就地迁移和异地迁移。二是移民安置中的文化变迁及策略研究。有学者指出,移民安置、生态移民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以生态移民的方式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一条可行之路。在针对库区移民的安置问题中,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充分利用库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区位优势等条件实现库区恢复和发展,推动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此外,也有学者关注到城镇化移民定居中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区文化重建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众多“城镇化异地安置”模式。
8.聚类2#、3#、5#,标签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对策研究此聚类表现为民族地区,主要体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沿海地区的城镇化差异、特殊性以及相关问题的对策研究,基于以上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四、城镇化研究纵向透视与演进趋势
运用Citespace(5.2)可视化软件中Timezone绘图功能,能够系统展现城镇化研究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趋势,便于研究者从全局掌握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研究。图中树状年轮型代表研究主题,线条表示连接节点之间的关系。从城镇化研究脉络与趋势图(图5)中可发现:一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小城镇兴起与建设阶段、传统城镇化发展阶段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与国家城镇化推行的时间区间段完全吻合。二是从年轮状圆圈附近的高度聚集词汇,可发现不同时间段内学界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城镇兴起与建设阶段,学界关注的是城镇发展、城镇经济以及农村等重点。传统城镇化发展阶段,学界更多关注的是发展战略、城市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制度创新等。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关注的更多是民族关系、发展路径、流动人口、文化保护、旅游城镇化等,此外武陵山片区为代表的贫困地区城镇化也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下重点关注的领域。三是从研究主题时间区段分布中,可以发现研究主题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相关性,如三农问题、区域经济、生态环境问题、发展模式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推进策略研究等。四是对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纵向透视,可发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兴衰是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实施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进程相一致的,随着对外经济开放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此外,从纵向时间轴向看,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从早期城镇的兴起,到城镇发展的历史兴衰,以及现代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无不交织着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这也决定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多样性以及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城镇化推行受国家力量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驱动,与国家层面顶层制度设计的出台密切相关。二是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实质是后现代引导下的现代性重建过程,既不同于马克思·韦伯(Max Weer)的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反思现代性、乌里希·贝克(Ulrich eck)的第二次现代性,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尤其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依据自身国情、区域特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三是城镇化研究成果显著,十分注重发展理念的创新性、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目前,城镇化经济发展方面已达成诸多共识,但社会意义上的发展还存有诸多争论。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中,要求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的,以人的发展程度作为衡量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由此创新性理念与实践的研究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总之,从世界城市发展历程看,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以往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之快、成就之巨大,成绩放之世界范围也是无可比拟的,也是绝无仅有的。但城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弊端也暴露无遗,村寨空心化、民族文化式微、生态环境告急、老龄化问题突出、社会矛盾频发等诸多社会问题频繁涌现,留存下的“难啃的硬骨头”和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仍然需要国内外学者更新陈旧理念、转变研究思路,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开展创新性研究。
注释:
①文中所有图表统计日期均统计时间截止2018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