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氏家风研究

2019-05-15范文华

文教资料 2019年9期

范文华

摘    要: 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之女,即是汉明帝的皇后。马皇后为人至诚、谦肃俭朴、知书达理、严于律己,对汉明帝、汉章帝两朝的政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表率作用。马皇后作为燕赵儿女,因其家风淳厚,开启了继“光武中兴”之后的“明章之治”,将东汉推向了鼎盛。细致梳理从赵国马服君赵奢一脉相承的马氏家风与马皇后事迹,对当今中华好家风建设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燕赵好家风    明德马皇后    明章之治

一、赵奢家风对马援的精神濡养

汉代司马迁著《史记》为赵奢立传于《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1](2446)故而,赵奢与廉颇、蔺相如、李牧并称“赵国四贤”。论及赵奢家风,大略如下:

其一,赵奢具有卓越的军事韬略。《汉书》记载:“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2](3021)阏与大战前夕,面对强大秦国的虎狼之师,赵惠文王询问众将可否救援阏与,廉颇称:“道远险狭,难救。”[1](2445)而赵奢回答:“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1](2445)赵奢表现出了更加杰出的战略目光与勇敢品质。《战国策》记载,曾经大破燕军,使得“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1](2455)的齐国复国元勋田单,专程拜访赵奢,声称“不服”[3](569)。马服君赵奢称田单为“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3](570)听罢了赵奢的真知灼见,田单深刻认识到自己不通兵法、不明时势,于是心悦诚服地回答:“单不至也!”[3](571)田单自认为比不上赵奢的兵法韬略。田单所说“将军之兵法”,正是赵奢所著之《兵书》。《史记》曾记载蔺相如的话:“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1](2446)可为佐证。

深受先祖赵奢家风之濡养,东汉马援亦颇有将帅之风。《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4](827)战国之后,赵奢之后代,皆以“马”为姓,传至东汉马援,乃人中之杰。马援初见刘秀,即展现出睿智的战略目光,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4](830)马援视刘秀为汉高祖刘邦一样的开国之君,而刘秀亦“甚壮之”[4](830),对这位赵国马服君的后代非常欣赏,“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4](838)。最为重要的原因,正是马援“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4](837)。

马援一生,身经百战,慷慨报国,老当益壮。他曾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4](841)这就是中华成语典故“马革裹尸”的来源。“马革裹尸”豪迈旷达,慷慨悲壮,尽显燕赵风骨,更可见马援爱国之真切,胸襟之博大,品格之高尚,性情之勇武。范晔在《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赞曰:“伏波好功,爰自冀、陇。南静骆越,西屠烧种。徂年已流,壮情方勇。”[4](863)伏波将军马援喜欢建立战功,从冀陇开始从戎报国,在南方平定骆越,在西方消灭烧种,岁月流逝,仍壮心不已。这正是马援戎马一生的光辉写照,同时也是赵奢家风中精诚报国、通晓兵法、忠勇尚武、慷慨悲歌的精神再现。

其二,赵奢爱护士卒,淡泊名利。《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奢夫人对其评价:“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1](2447)赵奢亲捧饭食饮品以款待士卒宾客,凡有赏赐,毫无贪恋,皆散与军吏士大夫,表现出谦逊而高洁的人文品质。

马援少年时曾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4](828)于是,马援“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裤”[4](828)。马援认为,经营财产,贵在赈济百姓,否则就是守财奴罢了。于是,马援将自己放牧所获得的牛马羊上千头,谷物万斛,全部分发给兄弟朋友,而自己却穿简朴的羊皮袄裤。

《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自王莽末,西羌寇边,遂入居塞内,金城属县多为虏有。”[4](835)西羌进犯,朝臣大声疾呼:“陇西侵残,非马援莫能定。”[4](835)马援带领三千人,大破羌兵,取得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然而,马援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中矢贯胫。”[4](835)《东观汉记·马援传》记载:“中矢贯腓胫。”[5](428)马援被箭射穿小腿,光武帝刘秀“以玺书劳之,赐牛、羊数千头,援尽班诸宾客”[4](835)。马援将刘秀赏赐的牛羊,全部分发给了部将宾客,颇有赵奢之风。

《后汉书·马援列传》高度评价:“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4](836)从赵奢“身所奉饭饮而进食”到马援“身衣羊裘皮裤”;从赵奢“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到马援“(帝)赐牛、羊数千头,援尽班诸宾客”;从赵奢“所友者以百数”到马援“宾客故人,日满其门”。马援对其祖赵奢的效法,克绍箕裘,尽显马氏家风之传承。

其三,赵奢马服君封号及其相马之术。《史记·赵世家》记载:“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献之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為赵氏。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1](1779)追溯赵氏先祖,多有选马御马之能,造父为周穆王驾马车,西天巡狩见王母,一日千里平叛乱,被赐予赵城,由此为姓。奄父为周宣王驾车,在千亩之战中,帮助周宣王脱险。《史记·赵世家》载:“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1](1822)其下《史记正义》云:“因马服山为号也,虞喜《志林》云:‘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1](1822)可见马服君的封号,不仅象征着赵奢的“服马”之技,更追溯了赵氏家族与马的不解之缘。赵奢之后,以马为姓,其相马之术亦为家风所传承。

《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因表曰:‘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昔有骐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4](840)马援酷爱骑马,尤善相马,在交阯铸铜为“马式”,即骏马的标准像,献与光武帝刘秀,以此来鉴别良马。马援在上书中说:“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这与《史记正义》云:“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一以贯之。马援引用了其先祖造父“一日千里”的成语典故,强调良马对国家的重要性。于是,刘秀“有诏置于宣德殿下,以为名马式焉。”[4](841)马援“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4](840),集合历代相马之术之大成,写下经典著作《铜马相法》,又称:“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今欲形之于生马,则骨法难备具,又不可传之于后。”[4](840)元代马祖常《汉铜马式歌》赞道:“汉家金铜铸马式,求马相比不失一。”马援绝非纸上谈兵,而是在戎马一生之中,细致观察,实践出真知,又结合历代之法,方成为一代相马宗师,不愧为马服君赵奢之杰出后代。

二、马援家风对马皇后的人格陶冶

马援之家风传承,颇有历史教益。

其一,清廉自守,自力更生。《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王莽时皆为二千石。”[4](827)《东观汉记·马援传》记载:“援以况出为河南太守,次两兄为吏京师,见家用不足,乃辞况欲就边郡畜牧。”[5](427)《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一《资产部一》,引用此条,并附加“也”字,将此条史料引入《资产部》可谓用心良苦。马援家族或为太守,或“为吏京师”,“皆为二千石”,为何“家用不足”,以至于马援独自远走边郡,放牛牧羊?赵奢担任田部吏时,曾对抗税的平原君说:“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1](2444)赵奢奉公守法,以身作则,成为其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马援家族秉承了赵奢奉公守法的家风,乃至“家用不足”,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其二,注重礼仪,仁义悲悯。《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会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4](828)适逢兄长马况去世,马援身着丧服一周年,不离开墓所;恭敬地侍奉寡居的嫂子,不戴好帽子就不进屋子。马援后来作了郡的督邮,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有重罪,马援可怜他将他放了,于是自己就逃亡北地,后来遇见天下大赦。《东观汉记·马援传》记载:“马援外类倜傥简易,而内重礼,事寡嫂,虽在阃内,必帻然后见之也。”[5](427)对于“敬事寡嫂”一事,《东观汉记》比《后汉书》略为详尽,概括马援为“外类倜傥简易,而内重礼”。外表倜傥潇洒,崇尚简易,而内心却非常注重礼仪。这从马援为兄长身穿丧服,守墓一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家风礼仪。马援有仁义悲悯之心,面对重犯,心怀恻隐之心,不顾自身问罪,而将其释放。“哀而纵之”,“哀”有缘由,情有可原,也可以看到马援勇武倜傥外表下,一颗仁义柔软的内心。

其三,严诫子女,莫论人非。《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4](844)严、敦二人,乃马援兄马余的儿子马严和马敦,二人喜好评人短长,論说是非。马援远在战场前线,仍念念不忘家教,写信劝诫,其家风之注重,可见一斑。这封书信,史称《诫兄子严、敦书》,是中国家训史上的名篇,与诸葛亮的《诫子书》齐名。静时常思己过,闲时莫论人非。马援指出,我想你们听到人家过失,要像听到父母之名一样,耳可以听到,口不可说啊。喜欢议论人的长短,乱讥刺时政,这是我最厌恶的,我是宁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们有这种行为的。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此事,我之所以要耳提面命,申明父母的训诫,正是要使你们牢记不忘。龙伯高,敦厚周到,为人谨慎,口中没有不恰当的议论,谦约节俭,清廉公正而有威望,我很敬重他,愿你们向他学习。中华成语典故“画虎类犬”即典源于《诫兄子严、敦书》:“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4](845)后来,这篇《诫兄子严、敦书》流传到光武帝刘秀的手中,刘秀大为赞许,当读到“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时刘秀当即下诏,对龙伯高器重提拔,“由此擢拜零陵太守”[4](845)。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马皇后从小成长在马援如此的家风之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渐渐具备一代贤后的内在品质,细致梳理马皇后的生平言行,无不展现出马援好家风的人文滋养与人格陶冶。

三、马皇后对马援家风的继承与发展

少年马皇后与少年马援,有着近似的成长经历。

《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4](827)《后汉书·皇后纪》记载:“明德马皇后讳某,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少丧父母。兄客卿惠敏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咸叹异焉。”[4](407)史书对于马皇后的名字,惜其失载,故曰“某”。马援领兵攻打五溪蛮人,死在军中,用一生践行了“马革裹尸”的豪情志愿。兄长聪慧,可惜早夭。母亲蔺夫人悲伤过度,神志恍惚。马援的小女儿,十岁开始料理家事,管理仆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待人接物,如同成人。世人听说之后,都惊异和赞叹。

马援戎马一生,为何家道中落?《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士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4](846)马援在交阯,发现常吃薏米,能除瘴气,身轻体健。马援想作为种子,回军时载了一车薏米。当时人们以为这是南方土产的奇珍怪物,权贵们都观望着。马援当时受帝宠信,所以没人敢报告朝廷。等到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诬告,说马援以前从南方载回来的,都是明珠彩犀一类珍宝。于是,光武帝刘秀“益怒”[4](846),问罪整个马氏家族。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少年马皇后与母亲蔺夫人,惶恐畏惧,不敢把马援灵柩埋入祖坟,仅在城西的几亩地草草埋葬了事。宾客们也不敢去吊唁。少年马皇后与兄长马严、母亲蔺夫人等家族成员,用草绳绑在一起,到朝廷请罪。光武帝刘秀拿出诬告书,她们这才知道是奸人诬告,于是就上书诉冤,前后六次,辞意哀切,然后才得以安葬。

中华成语典故“薏苡明珠”“薏苡之谤”即出自于马援的冤案,比喻忠良蒙冤被谤。唐代白居易“薏苡谗忧马伏波”;唐代杜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北宋司马光“佳实产南州,流传却山瘴。如何马伏波,坐取丘山谤”。北宋苏轼“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清代朱彝尊“薏苡明珠谤偶然”。这些都是后世诗人为马援鸣不平的诗词名句。

少年的挫折与磨炼,为她后来成为一代贤后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后汉书·皇后纪》记载:“由是选后入太子宫。时年十三。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遂见宠异,常居后堂。”[4](408)马皇后进入太子宫,时年十三岁。服侍光武帝阴皇后,左右和同列宫妃接触,礼仪规则都做得很周到,上下相安。于是获得了特异的宠爱,常居后堂内室。《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记载:“先人后己,发于至诚。”[5](191)马皇后“礼则修备,上下安之,先人后己,发于至诚”的优秀品质,很快获得了光武帝阴皇后与众位嫔妃的特殊宠爱。汉明帝即位之后,立马皇后为贵人。当时马皇后前母姐姐的女儿贾氏也选入后宫,生下了将来的汉章帝。汉明帝因马皇后无子,命令由她抚养章帝,并对马皇后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儿子,怕的只是不精心爱护养育而已。”于是,马皇后尽心抚育章帝,劳苦超过自己所亲生。章帝天性淳厚孝顺,心怀感恩,母子慈爱,毫无隔阂。

正因为马皇后时时处处“发于至诚”,永平三年,正是册立皇后的时候。阴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于是,马援的小女儿被立为皇后,史称:东汉明德马皇后。成为一国之母之后,马皇后“愈自谦肃”[4](409),表现出了极高的人文修养。马皇后的美,可以说秀外慧中。秀外而言,马皇后“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发”[4](409)“眉不施黛”[5](191)。对比马援的相貌“长七尺五寸”[5](429)“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4](837)。不论身高、头发、眉目、气度等,马皇后充分继承了父亲马援的容貌优点。慧中而言,马皇后“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4](409)。马援少年时曾读《齐诗》,虽不墨守古籍,但通晓文理,除了《诫兄子严、敦书》这样的家训名篇,还“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4](837)。相信,在汉明帝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被马援善于讲述历史故事的本领所深深吸引,汉明帝立马援女儿为皇后,其中或许隐藏着一些幼年时候向往历史典故的人文情怀。

历史果然如此,汉明帝少年时听马援讲故事,即位后也时常咨询马皇后对于治国理政的建议。明帝对她十分依赖,百官上书中有难以处理的事,明帝就请马皇后出主意,马皇后便帮着明帝一一分析,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明帝因此十分高兴,对她更加敬重。但马皇后很有自知之明,明帝主动找到她时,她会帮助明帝分析其中的道理,去伪存真,给出中肯的建议;如果明帝没有问她,她从不主动干政,更不曾以自家私事求汉明帝。马皇后以非凡的智慧与“谦肃”的修养,成为一代贤后,“故宠敬日隆,始终无衰”[4](410)。

马皇后深居后宫,不以娱乐游玩为人生追求,“不喜出入游观”[5](192)。就连汉明帝都称:“是家志不好乐,虽来无欢。”[4](409)马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4](409),虽然衣着普通,远远地看上去却显得穿着华丽。众妃子前来向马皇后讨教那是一种什么布料,走近的时候才发现那不过是最普通的丝织品。马皇后告诉她们,这种料子容易染色,穿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六宫之人无不惭愧感叹。马皇后不尚奢靡游玩的俭朴作风,令人尊敬。

汉明帝去世,汉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汉章帝想给几个马姓舅舅封爵,大臣们纷纷响应。马太后品德高尚,绝不会利用皇权为自家的亲戚谋利,于是表示拒绝。这时举国大旱,滴雨未下,有人上書说是因为未封外戚的缘故,于是有关部门奏请依照旧制赐封。马太后下诏:“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4](411)所有请求封外戚的臣子,都是想要献媚讨好我求得好处而已。这里的“先人之德”,正是马援家风的道德。马太后因反对加封自己兄弟为侯,持身以礼,避免汉朝外戚干政,受到世人的尊敬。

马太后对马援的家风,继承中仍有创新发展。马太后为汉明帝编撰《显宗起居注》,为后世开创了“起居注”这一史书体例,自此,后世才有专人从事该编撰工作。起居注,记载皇帝的言行录。东汉起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因此,马皇后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史家。史学家称她为中国历代贤后楷模,同时也是马氏杰出女子的典型代表。

马太后“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防参医药事”[4](410)。当年汉明帝卧病,马皇后的哥哥马防,亲自参与御医为皇帝诊病供药的事情,居然从史书中“削去”。汉章帝对于马太后“篡改历史”的行为,实在忍无可忍,为自己的舅舅鸣不平:“舅父日夜为父皇服侍达一年之久,没有褒扬也就算了,又不把他的勤劳记录下来,未免太过意不去吧!”马太后回答:“吾不欲令后世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故不著也。”[4](410)纵观东汉末年历史,就是败亡于“外戚干政”,反观马太后的远见卓识、严于律己,真不愧为一代贤后。

马太后不仅不许马氏外戚干政,而且以身作则。“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矣。”[4](412)中华成语典故“含饴弄孙”即出自马太后。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自娱晚年,不问他事的天伦乐趣。马太后也效法父亲马援,“乃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叙平生,雍和终日。”[4](413)真是度过了一段平静祥和的晚年岁月。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太后其年寝疾,不信巫祝小医,数敕绝祷祀。至六月,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余。合葬显节陵。”马太后生病期间,拒绝了巫师治疗与祭祀祈福,病逝于长乐宫,谥曰明德皇后。马太后深知汉武帝时代“巫蛊之祸”的惨痛教训,纵使在自己的弥留之际,也要以身作则,警醒世人。

四、余论

马皇后为人至诚、谦肃俭朴、知书达理、严于律己,对汉明帝、汉章帝两朝的政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表率作用。马皇后作为燕赵儿女,因其家风淳厚,开启了继“光武中兴”之后的“明章之治”,将东汉推向了鼎盛。这个盛世的背后,正是明德马皇后相夫教子的良苦用心。

自古以来,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好家风,关系民风、世风、政风、国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燕赵好家风,是中国好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致梳理从赵国马服君赵奢一脉相承的马氏家风与马皇后事迹,对当今中华好家风建设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王守谦.战国策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刘珍.东观汉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