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管理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2019-05-15张嘉琦

文教资料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教育体制

张嘉琦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手段紧跟世界趋势,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教育管理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需要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促进教育体制更健全地发展。教学管理由刚性到柔性逐步实现自由化;创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融入教学管理;教材的编纂将实现量体裁衣和开拓创新及课堂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是新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及教育内容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    教学政策    教育体制

教育是国家的重中之重,高等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走上一条由理论到实践、由不成熟到初见成效的道路。随着高校教学政策的调整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各高校向国家输送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思想理念发生了变化。高校逐渐开始更新教育理念,探索高校教学管理规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教学管理之路。同时,在我国未来教学评估中,更加注重教学的实际过程,将原有的文字和图标模式教学结果改革成多元化、丰富性的教学评估模式,将评估与教育过程真正地实现融会贯通,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一、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历史过程

恢复高考以来,为尽快恢复高校各项秩序的顺利运转,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试行条例,確保高校教育中心地位和恢复教学管理秩序。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家出台了与教学相关的管理政策,保障了高校的教学秩序,对恢复高考后高校的教学管理与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一阶段为推广和实行学分制考核。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刺激,国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上固有的方式,国家倡导推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给予高校课程设置上的主动权,也打破了教学计划过于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多高校的接受和采纳。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近三分之一高校采用了学分制管理,标志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向国际化、数字化又迈进了一步。第二阶段为选课制度的实行。与学分制一同推行的还有一个制度,就是选课制。在校生有一定比例的课程可自行选修,在选修课上应遵守所选任课教师的相关规定。这种制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张扬了个性,加速了我国高校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程。第三阶段为教学评估制度的确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首次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进行试点评估。从此,我国高校本科生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进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时代。

二、高校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发展历史过程

(一)教材内容的调整和改革阶段

恢复高考以来,各大高校都在进行专业设置改革和试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我国在原有实用教材基础上多次修改教学大纲,为加强高校学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引进国外高质量的教材,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思路和观念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为我国本土教材的编订和修改提供了借鉴经验。另一方面,每四年评定一次优秀教材奖项,奖励对高校教材编纂和修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标志着我国优秀教材的评定和奖励进入了正规化和规范化时期。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鉴于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况,未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重大调整,依然维持原有的教师授课为主的模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意识到这种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因此,开始逐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首先,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知识积累,将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其次,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对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教师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最后,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强调鼓励学生性格和特长的发展,因材施教。这些政策逐渐使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达到新的高度。

三、面向新时代的高校教学管理前景展望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正积极筹备和计划教学管理方法和政策上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应对新时代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在未来阶段,特色与发展将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主题。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和政策的改革体现了社会、高校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哪个方面占主体关系取决于以怎样的教育思路和理念为先导。按照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一般规律,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将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教学管理由刚性到柔性逐步实现自由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最初的学分制实施,到选课和双学位制度的确立,都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政策逐渐由刚性转向柔性,由控制到逐步实现自由的趋势下稳步发展。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内部发展规律。在实践上,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迫切要求和必经之路。第一,我国教育一直倡导尊重个体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此,自制定和修改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政策以来,一直遵循以学生为本,寻求固有教学制度的束缚和自由选择之间的契合点,能保证学生在有可选性和发挥空间的氛围内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应有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第二,大学生的专业选择需要拥有自主权,让学生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或适合的专业,使学生学其所愿,毕业后才达其所愿,这样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远大目标才能有希望实现。第三,我国高等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将实现回归教育本真要求。为了让教育评估体现公正客观和可实施,要求进行人性化评估。

(二)创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融入教学管理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发展,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革新发展带来的时代产物。“大数据发展”正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均被较高认可,互联网及大数据为社会带来的新机遇应该被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所重视。在未来阶段,高校教学管理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推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特点,获取丰富的数据资料,提升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促进高校教学管理长足发展。一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对数据的筛选实现包括学生选课、学位预警及专业教师课程选择等多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分析系统可以对课程效果及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分析,根据数据的反馈可以及时调整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模式,有利于学生与专业教师有效沟通,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服务性、民主性、融合性。

(三)教材的编纂将实现量体裁衣和开拓创新

教材是培养创新性、全方位发展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材中要兼顾师生的意愿,本着質量至上、教学为主的原则,摒弃那些过于流程化、形式化的生搬硬套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彰显特色,发挥个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达到启迪智慧的程度。一本好的教材,不但能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成为灵魂的引领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材的编纂和选择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科学、有特色的教材不仅能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保证,更能成为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上的支持。高校教材建设应进一步鼓励编纂和选择原创教材,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适当设置特色模块,实现推陈出新的长远目标。其次,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时,应注意选择适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需求为主,选择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尽量满足我国学生的思想需要;翻译国外教材要保证思维和学习体系的匹配,将可读性和可参照性作为引进和翻译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之,未来我国高校教材使用将实现理想和现实相结合,创新和实践相结合,逐步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四)课堂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对这门课程内容上的认知,有的课程偏理论性,学生更希望多听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延伸。某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师生则更希望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可以进行实践,将学习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无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先讲授后实践,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孤立的授课方式。在未来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力求将课程内容不断挖掘和创新,提炼出课程的精髓和内涵,为学生传授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高校教师应该变传统“填鸭式”教学理念为注重探索自主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核心的丰富化、多样化的灵活教学模式。总之,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我国的教学模式终将从观念、体制和方法内容上实现前所未有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根友.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化信息化探索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8(11):58-59.

[2]谭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J].科教文汇,2018(12):126-127.

[3]李友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87-88.

[4]周善跃.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及改革措施[J].职业教育教育,2015,6(9):196-197.

[5]徐斌.教学学术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3-4.

[6]李恒.教学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8):141-142.

[7]林涛,卢建飞.大数据:高职院校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新途径[J].职教论坛,2018(07):61-65.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管理教育体制
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
试谈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