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共育”还是“隐私共享”
2019-05-15唐静芸
唐静芸
摘 要: “循环日记”是指教师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共用同一日记本,按序进行循环式的日记写作并交由教师批改的做法;由部分教育实践者在新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自主创生。目前,“循环日记”及其批改尚且缺乏理论规范,需要对其进行基于德育视角的审视,探讨其在道德层面的合目的性与否、合规律性与否、合情境性与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相契融合,更好地培育儿童德行。
关键词: 循环日记 日记批改 德育 道德影响
随着学校德育日趋开放化、生活化、整体化,以及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逐步得到“外显”或“内隐”的深度开发,将德育渗入学科教学已然成为学校德育施行的基本途径与常见方式。因语文学科本身内容的人文属性及我国语文教师任班主任的普遍性,“循环日记”及其批改被纳入德育系统,意在以“日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德育的高效施行。
然而,“循环日记”是部分教育实践者在新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自主创生的做法,缺乏理论规范,不具备广而推之的合理性。目前,对“循环日记”这一德育做法的研究颇为分散,且多为一线教师基于写作教学或班级管理角度的倡导性文章,缺少他视角的多向补充与理性批判,尚未正式經历理论层面的探讨;此外,“循环日记”本身及对其的批改行为具备学科教学与德育施行的融合性,对其所产生的潜在道德影响究竟是否正向仍有一定商讨空间。“循环日记”究竟能否作为德育手段?它的存在是利大于弊吗?它究竟是以“道德共育”为主导还是“隐私共享”的平台?它要用何种方法施行才能对德育发挥积极作用?……以上种种疑问都尚且得到解答。
要使“循环日记”获取教育领域的专业认同,更上位地指导教育实践,发挥其正向的德育效用,就要对其进行更广泛的、更深入的探讨,实现从“自发”到“争鸣”再到“共识”的过程性转变。鉴于此,本文试以德育为视角,探讨循环日记及批改行为在道德层面的合目的性与否、合规律性与否、合情境性与否,对循环日记及其批改行为的道德影响进行审视,以更好地促进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在教育实践中的相契融合,更好地培育儿童德行。
一、缘起与初衷
全球化的深入、知识经济的振兴、社会结构的转型如浪潮般席卷世界,现代社会生活因而有意识地强调以“科学主义”为核心架构时代主题,加速“工具理性”的全方位渗透,亦对当下教育的方向提出质疑。与“工具理性”有所不同,教育作为培育“价值理性”的关键,理应从人文视野对人性予以观照与关怀,对道德合目的性予以追问与探求——在此种意义上,人文学家更注重德育在教育中的统领作用;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德育逐渐开放化、生活化、整体化。随着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逐步得到“外显”或“内隐”的深度开发,学科教学已成为学校德育施行的基本途径与常见方式;进一步而言,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学科融合式德育价值体系,已成为国际教育视野下德育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一线教育领域,语文教师一般兼任班主任,加之以语文学科本身内容的人文属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做法更多见。具体至写作教学,文章的一字一句作为自身大脑储备的外延与物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外显;日记作为私人化的写作形式,属于梳理自身生活、记录内心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其更具备反映个体价值观与心理状态等思想动态的作用,对德育的指导性可见一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写作的机会,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综合教育实践者对学生写作情况的分析、对德育整体化趋势的探究等背景因素,“循环日记”应运而生,对“循环日记”进行批改的行为亦愈加公开化。以下将就其所指含义、创设目的两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就含义而言,“循环日记”指的是教师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以“周”为循环周期,共用同一本日记本,按一定顺序轮流完成日记写作,如此循环往复的一种新习作形式。“循环日记”作为一种由教师发起的强制性活动,使得日记写作已然从内驱行为转化为外控事件,小组的循环日记本需要每天或每周定期交由教师批改。
就目的而言,教育实践者自主创生出此种日记形式并加以批改的出发点主要有三:一为通过持续性的日记写作优化学生的语感、文笔,鼓励学生结合生活进行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二为通过小组合作创造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信任度,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是作为德育工作的“情报员”,教师以定期批改为硬性要求,借此将“查看日记”的行为公开化,为试图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窥探”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途径,以更好地管理班级或指导德育。其中第三个目的,亦为“循环日记”及其批改行为最具争议的一点。
二、错位与审视
诚然,“循环日记”及对其进行批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语文写作教学的需要,增强了学生情感沟通的密度,增强了德育施行的时效性。然而,我们仍对这种形式存有诸多疑问:日记是受法律保护的隐私,怎能在班内进行循环并定期上缴批改?日记是个人意志的抒发,怎能由他人强迫书写?学生的日记是学生思想情感的体现,理应被教育者保护,怎能冠以德育之名而被公开查阅?
细思之,不难发现:日记的循环与批改的创生立意实则对“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目的、规律、情境有所误读,违背了教育的道德目的与道德精神,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与初衷相悖的多方错位。可见,循环日记及其批改并非完全契合“道德共育”的德育愿景,或许还存在“隐私共享”等多方面的威胁。
对循环日记本身及其批改行为的错位进行德育视域下的审视,从相对的、暂时的“和谐”中敏锐捕捉其所导致的或已外显或仍潜在的“冲突”,研究由其衍生而来的非合理性道德影响,对学校德育的实践具有反向但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一)目的层面的偏向
在本文中,合目的性探讨指的是在德育层面上,探究“循環日记”及其批改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影响是否符合既定法律规范、学生主体的发展需要等价值追求。从循环日记的创生缘由角度出发,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循环日记”在一定程度上“僭越法律、共享隐私、窥探思想”,违反了学校德育“培养德行、促进互动、加深理解”的原本目的。
1.以德育为名的法律僭越
日记作为私人化的写作形式,本质上具有个人隐私的性质。教师群体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为塑造趣味形式以强化习作教学效果、为获取学生思想动态以精准实施德育,自主创设出“循环日记”的操作模式,并定期进行公开化批改。此种行为在学科教学层面抑或是班级管理的确可被视为教育机智的体现;然而,若究其实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被归为“假借德育之名僭越法律法规”的非法行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循环日记本身将学生日记在组内进行循环,若严以界定日记本身的私人性,则已经造成学生个人隐私被强制分享的后果,有悖我国法理;教师对循环日记进行批改的行为,不论其出发点为何,目前都是对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意识的破坏,是教师权力的非必要的扩大化。基于以上,“循环日记”及其批改可谓是假借德育之名对我国法律条文的非法僭越。
2.以互动为表的隐私共享
循环日记的“循环”,一是体现在小组成员间的日记写作次序循环,二是内含着小组成员间的日记内容互享循环。“循环日记”的支持者认为,循环日记能够定期给予每位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机会,增加班级学生互动的深度,以日常事件或感想记录的分享坚固学生的情感纽带。然而,如若为全真性的日记,其或许包含隐私性内容,因此,“循环日记”在“促进互动”这一正当名义的庇佑下,仍潜藏着学生个人隐私泄露的可能。学生不愿分享的内容或会在卸下防备后写于日记,而轮流写作的形式无疑会使得小组成员的日记内容在次序循环中不断被他窥,在透明化的传递中导致“隐私共享”的后果;如若处理不当,便易与循环日记的初衷背道而驰,滋生学生的心理问题或交往障碍。
3.以理解为机的思想窥探
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是在“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目的”的教育观下指导进行的。教师试图通过对“循环日记”的批改,从学生对日常的自我表述中更明晰地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更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变化,从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入手,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德育,促进学生坚定积极道德意志并付诸正向道德行为。诚然,我们不可否认此种做法给德育带来的直观效果,但这种效果往往是暂时性、表面性的,是窥探学生思想的一种不符合教育目的、德育原则的行为。如若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动态会被“窥探”,那么,学生或许会有意识地在日记中规避某些话题,又或许会夸大某种情绪以求得教师关注,这种现象已然背离教师意图理解学生、发展学生的德育初衷。
(二)规律层面的背离
德育需正向推进儿童的德行发展;“正向”的达成要求学校德育的实行需要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德育本身发展的规律。对“循环日记”及其批改的合规律性探讨,在本文中主要体现在:循环日记批改行为与“自由”“创新”“求真”此三点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培养理念有所背离,不符合真正的学校德育所需遵循的规律。
1.以自由为旨的负担递增
相较记叙文、书信体之类含有硬性文体要求或者命题作文等其他形式的写作,日记写作因其私密性、非竞争性而更具自由性。循环日记虽然倡导学生的自由化写作,但因“循环”带来的同伴比较、“批改”带来的师长压力而使得学生怯于完全自由自在地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在部分学生群体间产生“一本交给老师看”“一本写给自己看”的现象,这是学生的一种“狡猾”,更是学生在被逼无奈下的一种权宜之计[1]。这种做法,使得部分学生在完成各学科作业之余每日要进行一次以上的“应付性”日记写作上交教师,无形之间机械地增加了学生的作业量,加重了学生的无意义的学业负担,有悖德育的意义。此反映出循环日记及其批改不合德育需遵循的儿童发展“自由规律”。
2.以创新为由的思维固化
日记乃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由心由性,可以采用任意方式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颇具个人主义色彩与自由创作空间,往往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灵感。对日记进行循环写作、定期批改,其实使得学生会无意识地运用所学的各种作文技巧,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思维会被固化,学生的创意
写作思维会得到压抑。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指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乃为促进创新性的两大前提[2];循环日记的批改显然使得学生或多或少受到自由束缚、安全感被削弱,从而割裂了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需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条件——不符合罗杰斯有关创新前提的理论,也不具备学生进行创新创作所需的实际条件。这表明了循环日记及其批改与德育需遵循的儿童发展“创新规律”是不契合的。
3.以求真为义的诚信异化
在基础教育阶段,利益诱导下的德育现象屡见不鲜,就循环日记的批改行为而言,相较于积极的肯定,我更倾向于将其归结为“用虚伪来教育学生诚实”的做法。由逻辑学可知,正确的前提是推导出正确结论的先决条件,错误前提的推导则易导向错误结论。同理,利益诱导式的道德教育亦是如此:用虚伪方式或内容教育学生诚实、引导学生求真,可能会产生短期的暂时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则会在学生身上衍生出与“真”相对的“假”。作文如做人,不可舍“真”,日记则更要求“真实”——学校要求对循环日记进行批改,是意在教师能通过阅读学生的真实文字记录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然而,在写作教学中,所谓的“真实性日记”却被一些教师当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幌子,甚至还存在给予学生所谓“写作模板”或者“写作格式”的现象。此种虚假形式的求真,何能不导致学生诚信观的异化或扭曲呢?在这一层面,循环日记及其批改非合德育需遵循的儿童发展“求真规律”。
(三)情境层面的失语
学校德育需在理论指导下,结合教育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此为德育要求的“合情境性”。“循环日记”及其批改行为的合情境性探讨指的是它是否较为完善地将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纳入创设、实施过程之中,又是否在教育实践中因不合情境对学生产生了负面的道德影响。从现状来看,“循环日记”及其批改对教育情境的结合显然是不够紧密相关的,造成了情境层面的失语,对学校德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以躲避为因的告密誘发
在被强制要求完成循环日记并定期上交教师批改的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为躲避自身真实想法被窥探且不愿记录虚假内容,而采取颇具自我中心性的、较为极端的做法——通过日记向教师告密其他同学的近期行为或某个事件,既能完成循环日记的写作任务,又能引起教师的关注。此种行为真实存在于教育实践中,不仅容易滋生学生之间的矛盾、削减学生对彼此的信任,而且为告密此种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定期平台,对学生的道德塑造存在负面作用。若不结合情境及时对这种行为进行教育与规范,那么,“循环日记”对儿童德行的培养则会走向错误的道路。
2.以借鉴为由的竞争强化
由于循环日记的循环性,小组内所有成员的日记内容均对彼此开放;教师会借助该机会引导学生在日记的阅读中相互借鉴写作手法。此种借鉴如若使用不当,便会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驱动下引发“成绩崇拜”抑或是加剧“隐形竞争”,使得学生群体在潜意识里对小组成员的日记进行“优”“良”“中”的等级分类。当下社会受“工具理性”深刻影响,学生既有或潜在的竞争意识会因此被放大、被强化。这既不符合日记写作的本质,又不利于学生的良性合作意识培养,违背了德育的人文价值。“循环日记”在教育实践中的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教育实践者在实行“循环日记”前对真实情境缺乏深入考虑。此亦是德育情境失语的表现。
三、结语
循环日记,究竟是“道德共育”占上风还是“隐私共享”做霸主?这需要我们结合理论、根据实践,不断地对其进行科学理解与理性分析。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发现:“循环日记”及其批改作为一种写作教学的形式、抑或是一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德行培养手段,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德育在短期内、表面上的高效性,但是基于德育视角进行审视,可知其仍存在诸多的已有缺陷与潜在隐患。总之,日记的循环与批改万万不可只停留在教育实践者反复实施、机械运用的实践层面,还需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抽离出以己为本位的视角,以儿童发展为本位,从多角度对该类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探讨,结合真实情境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整与规范,以更好地培育儿童的德行。
参考文献:
[1]高德胜.论批改日记的道德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08(06):4-7.
[2][美]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