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情景交融中见诗人情怀

2019-05-15余滨

文教资料 2019年9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解析

余滨

摘   要: 《阁夜》是杜甫彻底走向人民后的诗作,诗意耐人寻味。诗的首联突出寒冷孤寂的氛围, “霜雪”指战乱。凄凉寒怆的夜景,烘托出诗人心底的阵阵寒意。中间两联采用对比手法,一边是军阀为私利混战不休,一边是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尾联不仅没有消极的虚无感,反之集中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期盼,对自己难以实现政治抱负的悲慨。尾联与前三联所描写的动荡时局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阁夜    解析    悲慨    期盼    情景交融

《阁夜》秉承诗人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诗中词句十分耐人寻味,认真揣摩诗歌内容,我认为课下注释和《教师用书》的介绍里有不详尽和不当之处。如“岁暮”“天涯”“渔樵”“人事”,尤其是把尾联理解为“作自我慰藉之语”,更是割裂全文的片面之见。笔者主要围绕这些重难点词句,提出教学解析。

《阁夜》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之时。对于此诗,胡应麟称赞道:“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自是(七律)千秋鼻祖。”卢世傕评价:“一题不止为一事,一诗不止了一题,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这都说明这首七律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杜甫时年已54岁,在西南已漂泊了7年。当时,安史之乱平息才三年多的时间,社会还很动荡,蜀中又发生了战乱。国家的苦难、百姓的劳顿、个人的穷困潦倒,酿成了《阁夜》这首充满悲慨气息和深厚历史感的诗篇。

一、寒冷孤寂的氛围

诗的首联即突出寒冷孤寂的氛围。

(一)“岁暮”

用“岁暮”开篇,颇有深意。“岁暮”,字面上是指一年已至末尾,它与“天涯”相映衬,又是一年即将过去,长期沦落天涯的游子更感思乡之苦。因战乱流落异乡的百姓又有多少?年关已经临近,劳苦了一年的百姓应该得到休息调养,可蜀中又发生战乱,让人情何以堪。杜甫在763年创作的《岁暮》一诗中用“岁暮”开篇,流露出对百姓的同情。“岁暮”可双关理解为诗人已进入人生暮年。此时的杜甫身体健康状况很差,冯志在《杜甫传》中这样描述:“杜甫在夔州,身体是好是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另外,联系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岁暮”还可以理解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一个“岁暮”,蕴含着诗人的多重悲哀。

“短景”指冬日白昼短暂,与“岁暮”形成照应。“阴阳”“催”表明时序交替之快,不禁让人联想到王湾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催”一“生”,异曲同工,让人心生时光飞逝、人生短促之感。

(二)“天涯”

“天涯”,课下注释和《教师用书》都未提及其深刻内涵。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人解释为夔州,我认为这种理解太狭隘。有人认为流露出诗人客居他乡的悲哀。我联想到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想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涯”,确实常作为寄寓游子之悲的意象,但是,这儿仅仅是表达了个人之悲吗?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胸中何曾只装着自己,沦落天涯的又何止诗人一人?悲,是有的,但绝不只是个人的悲哀,而是为国家命运、为黎民苍生感到悲哀,否则冯志也不会评价《阁夜》是“能与《同谷七歌》先后媲美的、响彻云霄的悲歌”。一篇伟大的作品,一定是能说出千千万万人的心声,激起千千万万人的共鸣。所以,我认为“天涯”应指天下,或者说是天下的黎民百姓。据此,“霜雪”应该理解为战乱。

“天涯霜雪霁寒宵”,这是一个霜雪刚停的“岁暮”寒冬夜晚,整个天下都被霜雪所覆盖,肃杀而又静谧。此时的静正衬托出下文鼓角声的刺耳。漫漫长夜,作者忧思难寐,不仅是为自己客居天涯的凄寒,还是因为乱世中颠沛流离的千万百姓。凄凉寒怆的夜景,烘托出诗人心底的阵阵寒意。

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悲壮”

颔联由静转动,一声声鼓响角鸣,划破长空。同为大历元年创作的《漫成一首》中,杜甫用“跳鱼”的“拨剌”一声衬托夜的安静和自己恬然的心境,是以动衬静;在这里,是以静衬动,鼓角声惊扰山河,整个氛围令人惊心动魄。鼓角声虽为“悲壮”,我认为意在“悲”而不在“壮”。这不是辛弃疾赋壮词而写的“梦回吹角连营”,那是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壮举,战斗集结号吹响,让人血脉贲张;这是为私利而爆发的军阀混战,祸国殃民,让人悲愤。星光的倒影随着水波动荡摇摆,星河动摇是天下动乱、百姓劳顿的反映,衬托出忧国忧民的诗人苦闷不安的心情。

鼓角声在杜甫诗中多次出现,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宿府》)。又如“鼓角愁荒塞”(《将晓二首》其一)。乱世中,每当听到鼓角声,杜甫都会焦虑不安。夜色凄凉、夜声凄恻,颔联明为写声写影,这“悲”和“动摇”实为传达彻夜难眠的诗人痛苦的心绪。正如王嗣所言:“人心不欢,而‘鼓角声悲也;人心不宁,而‘星河影摇也。”(王嗣《杜臆》卷八)

(二)“野哭千家”

颈联的“野哭千家”似夸张而非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这虽不是诗人在一时一地能实际看到听到的,但是他超越时空的联想。战乱期间,诗人曾在很多地方无数次见到遍野的哀鸿,当这鼓角声再次响起,可以想见,生灵涂炭的景象又将再现,所以,这是写实,是“穷年忧黎元”的诗人替天下黎民百姓唱出的悲歌。“野哭千家”与首联的“天涯霜雪”形成照应。

(三)“夷歌数处起渔樵”

这是一个教学疑点。对这句诗,课本注解为: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渔樵”真的是指渔人和樵夫吗?“渔樵”确有此意,如王维《桃源行》:“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但“渔樵”还可解释为打鱼、砍柴,如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另外,“渔樵”也可解释为隐居,如杜甫《村夜》:“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在这里,打鱼、砍柴的解释显然不对,而解释为渔人樵夫,为什么非得是渔人樵夫唱起民歌呢?难道只有他们才能代表夷人?何况,数处唱起夷歌的又怎会都是渔人樵夫?笔者认为,诗中的渔樵应指隐居之所。诗人漂泊西南,流落夔州一年零九個月,因无所作为,称隐居是可以理解的。

教学中,有学生对“夷歌”提出质疑,认为这歌声与上句的“野哭千家”矛盾。我认为,学生有这种理解源于放歌代表欢快心情这种逻辑。歌的表现内容是多样的。固然,可以用“放歌”“纵酒”的方式表达“喜欲狂”,但也有“醉来无计但悲歌”的愁苦,还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若说是以乐景衬哀情,战乱中哪来的乐景,则何来欣赏的闲情?在战乱中,夷人又怎能幸免,又怎会有欢歌一曲的兴致?所以,“夷歌”应是悲歌。

问题还有一个,为什么要强调是“夷”歌呢?笔者想,夷人居边远之地,这样写既可以突出诗人沦落天涯之苦,又可以强调,即使在这边远之地,也难逃战火的蹂躏,从而咏叹出诗人的悲慨。这让人不禁想起《垂老别》中的“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为乐土,安敢尚盘桓”颈联两句风格一致,景物描写既有时代性特点,又有地方性特点,以哀景衬托诗人忧国忧民的哀情。

三、悲慨中的期盼

尾联是全诗理解上的难点和重点。《教师用书》上认为这两句是“作自我慰藉之语”。分析为:“诸葛亮、公孙述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淹没于一抔黄土中,所有的风云际会最终都化作历史的尘埃,诗人的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就随它去吧。”读罢,笔者总觉得这样的思想过于消极,不像杜甫的风格。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此时真的因为家国的苦难和自己的无能为力而产生了虚无感?鉴赏诗词要以意逆志、缘景明情。诗中意象充满感时伤乱的意味,这与虚无感相抵触。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岳泽和撰文认为:尾联是说,诸葛亮(卧龙)和西汉末年“跃马而称帝”的公孙述(跃马)这些在历史上曾煊赫一时的人物,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是化为黄土了吗?我们这些人又何必为自己的得失而挂怀呢?至于人事和音书,就任其寂静无声吧。曹天璞将“人事音书漫寂寥”理解为“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遁入无声无形之中”。葛晓音认为:战争无论拖延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暂时的人事不顺和音书断绝,又算得了什么呢?葛晓音的见解虽然相对积极些,但还是“作自我慰藉之语”的观点。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孤立地看首句,会产生天地永恒、人生苦短的认识。再看第二句,课下注释解释“人事”为交游,“音书”为亲朋间的慰藉,“漫寂寥”为徒然感到寂寞。“漫”解释为徒然、白白地,也就是不起作用的意思。对于“人事”,笔者认可曹天璞的观点,即人世间的事。这在杜诗中也能找到证明,如“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别》);“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野望》);“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小至》)。至于“漫寂寥”,是得到慰藉而更加怀旧思乡呢,还是得不到慰藉而倍感寂寞呢?联系写作背景,当时,诗人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去世了,应该是无书信问候的。大历三年创作的《登岳阳楼》中,诗人也直言“亲朋无一字”。

难点在于“漫”,是什么不起作用呢?笔者想,不是慰藉不起作用,而是寂寞不起作用。对什么不起作用呢?忧国忧民的诗人是为自己面对家国苦难却无能为力、只能寂寞地偏居一隅而感到悲愤。

再回味上句,为什么提到诸葛亮和公孙述呢?清代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他把尾联理解为: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作了古。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公孙述真的是愚吗?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那是天下纷扰,群雄竞起的时代,公孙述起先是保郡自守,后依靠险要地势和民众归附成就霸业。他在位12年,益州一统,也是有功业的。若说他与汉光武帝刘秀的争斗给蜀地带来了战火,那诸葛亮的北伐中原又怎么说呢?蜀人建了武侯庙,不也建了白帝庙吗?“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不也能看出杜甫对公孙述的态度吗?由此可见,在杜甫眼中,两个人物都是正面的,都是英雄。

英雄、作古、寂寥、不起作用,梳理这些词语后,我认为,诗人要抒发的是对英雄的期盼,是对时局的关注,是对百姓的同情,是对自己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悲慨和自嘲。这才是全诗的中心,它与前三联所描写的动荡时局就融为一体了,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已入“短景”之年的杜甫,面对“野哭”的百姓、“动摇”的国家、“霜雪”满天的时局,仍不甘“寂寥”,发出“悲壮”的呐喊,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参考文献:

[1]冯志.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岳泽和.《杜甫律诗五首》注释辨误[J].语文月刊,2003(12).

[3]曹天璞.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J].文学教育(上),2011(2).

[4]曹天璞.从多重视角剖析“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深刻内涵[J].文学教育(上),2012(6)

[5]葛晓音.杜甫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解析
情景交融更有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相机解析
朗读:一种现实的“语文化”途径
论情景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