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019-05-15朱红霞
朱红霞
摘 要: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观念上,应该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可借用与小学生心智水平类似的图画、情境及其他视听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在教学目标上,可以课本内容为核心,拓展相关阅读内容,将阅读活动延伸到课外,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高效率
小学阅读教學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读懂文章内容、领会文章意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高阅读效率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小学阅读教学效率仍然不够理想,有待提升。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愿意在此展示,以求方家指正。
一、由“师本”向“生本”转向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奉行“师本”主义,对学生阅读过程始终不放心、不放手,阅读教学中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成年人的认知分析替代小学生的阅读感受,不仅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费劲,阅读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我们认为,阅读教学不是知识传授,不是能力培养,能力培养不可能通过教师讲授获得。常言道,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阅读能力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新思考老师与学生谁为课堂之“本”,实现从“师本”向“生本”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教师期望的目标,学生被束缚了的思想个性才能得到解放,被压抑的阅读潜力才能得到开发。“生本”阅读教学应该做到:
1.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力,必须让学生的“阅读自信”和“心理自由”得到体现,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信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表现出“心理自由”。有信心的同时感到自由,人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信满满地读书。
2.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完全由学生参与、主导的阅读活动,对小学生尤其低幼年级学生打牢阅读基础,培养语感很有帮助,还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表达分口头和书面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有逻辑性,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通过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把握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促进学生说话与作文能力的提高。
3.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生本”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但并不是说教师完全袖手旁观,放任自流。小学生朗读水平取决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往往就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无法有效培养深入和理解思维能力和朗读表达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训练点等,还要教会学生质疑方法和途径。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表达。如《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裁”字而不用“生”或“长”字?通过这样提问,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在反复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然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也能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变阅读为“悦读”。
二、以“图本”促“文本”理解
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具有层级性。一般而言,高中生的阅读能力高于初中生,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高于小学生,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高于低年级学生。因此,小学阅读教学必须准备把握学生阅读能力所处层级,采取最具适应性的教学手段,这也是“生本”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思维偏向形象思维,逻辑分析思维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文字作品本身就是带有抽象性的符号,对学生理解能力构成挑战。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实际,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运用各种“图本”,训练并一步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文本”理解能力。所谓“图本”,是相对于“文本”而言的具有形象性的材料,是将小学生思维从形象思维提升到较为抽象的思维的桥梁。
1.通过简笔绘画展示文本
绘画是低幼年级学生认知世界、再现世界的最好方式,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画家。图形与色彩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文字则是第二语言。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应该简单指向文本内容,以为把一篇文章分析透了就完成教学任务了。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变)、提高思维能力(将简单思维提升为综合思维)、享受思维乐趣(不仅享受形象思维的乐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抽象思维的乐趣)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典的美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丽的大榕树,教学时,随着与学生的交流,我和学生在黑板上尽情“泼洒”,霎时间,一棵美丽的参天大树应运而生,惹得同学禁不住啧啧赞叹:“好大一棵树,南国的榕树,它的叶子这么密,枝干这么直,它的根这么发达。”正是这形象的绘画自然地架设起了学生与课本之间情感的桥梁,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完成了对大榕树从画面形象到文字形象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字再现能力。
2.通过情境再现理解文本
毫无疑问,教师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看来非常简单容易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却有一定困难。教师喜欢讲“理”,学生却不太认“理”,实质上是不同年龄阶段思维能力和认知方式的差异。教师不能以“理”讲“理”,应该引导学生以“情”明理,情感是超越年龄的通用语言。《落花生》这篇文章主旨是希望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做人就应该做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无用的人。但要小学生理解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却不容易。笔者在教学中并不急着要学生理解这个道理,而是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字字有情、句句含情的情感,在头脑中逐渐再现父亲与孩子们聊天吃花生的温馨画面,通过情感与画面将学生带入文章场景中,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自然而然地知道花生的种种作用,以及不求名利将果实埋在地下,不与石榴、桃子争美丑的高尚品德,文本内容通过情境再现得到传递和加强,比简单说教效果好很多。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要通过“情”“景”实现通达“文”“理”的目标。
3.借助视听资料补充文本
我们生活在全媒体时代,丰富的视听资料可以为阅读教学提供很多方便,借助镜头实现“行万里路”,为小学生提供更多适合他们心智水平的感性材料,加深感性认识,从而理解文字传递的内容。在《桥》一课教学中,我发现由于没有相关生活体验,学生对突发山洪、危及村庄、众人逃生的场景难以想象。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很难理解老支书行为的意义,对老支书高尚品质的理解流于肤浅。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再配上渲染气氛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当哗哗的暴雨声夹杂着轰隆隆的山洪声由远及近传来,再加上乡亲们的呼喊声、孩子们的哭闹声,老支书如洪钟般的指挥声和着音乐逐渐嘶哑,孩子们一下子就静下来,在这混响中感受到老支书的沉着、无畏、大公无私,对他的高尚品质产生崇敬之情,随之产生对老支书、老党员的敬佩之情。需要指出的是,全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几近泛滥的视听材料将不少小“读者”变成“听众”和“观众”,文字阅读必须通过提升趣味性将这些流失的“听众”“观众”吸引回来。同时,不能以视听材料替代文字阅读,看电影与看书在感官参与、思维活动、思考深度上是不一样的,视听资料只能是阅读教学的补充,教师必须注意材料的质与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1.由课内引向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阅读能力的提升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实现,课堂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将阅读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过于随意,既不便于教师对阅读内容、进度、深度等的把握,又不便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我们的做法是结合教材内容,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兴趣是养成习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一次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的课前准备中,我突然想到,这是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绝好机会。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阅读原版《三国演义》中与“草船借箭”相关的章节,并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这主意谁出的?(2)为什么要说“借”而不说“骗”?(3)“草船借箭”的成功离不开大雾,诸葛亮是怎么知道的呢?精彩的故事本就引起学生的兴趣,三个问题又引导学生对故事本身进行思考。为了找到答案,学生会反复阅读文本;为了明晰故事始末,学生自主地找来前后文进行补充阅读。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课下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课堂上更是知无不言、言而不尽,好不热闹。甚至课后好几天,学生还捧着《三国演义》读得津津有味,班上不少学生都读完了整部《三国演义》。教材选文只是引子,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文章片段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甚至原著。事实证明,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能通过一致的选材,加强老师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掌控、了解和引导。
2.创造课外阅读环境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最不可控又十分重要的部分。課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必要环节。除了在兴趣上引导外,学校和家长还应自觉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便捷的阅读途径和优质的阅读内容尤为重要。学校方面可以发动学生捐书,建立图书角,可设立读书课,也可以将书借回家阅读。回家后,家长应尽力营造阅读氛围,提供书籍以满足孩子阅读需求。近几年,校园图书角的书不断增多,学生阅读习惯逐步养成。
综上所述,以教学为途径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对小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对小学生思想、思维的塑造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学生若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多给学生想象空间,从多角度启发学生阅读等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85-87.
[2]谢宝清.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学法养成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59-161.
[3]林素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文教资料,2018(28):28-29.
[4]毛筛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J].文教资料,2017(1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