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05-15何秋养戚春梅李柳珠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湛江524003
何秋养,戚春梅,李柳珠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湛江 524003)
急性脑梗死起病较为突然,通常在安静休息或者睡眠时发病,并在数小时之内达到高峰,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及半身不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或治疗不当,随着疾病进展其症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甚至昏迷不醒,增加了致残和病死的风险[1]。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常规治疗方式已经无法获得满意效果,部分患者的症状仍呈现进展趋势,甚至逐渐加重,导致预后较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约占脑梗死的30%,因此选择有效治疗成为研究重点。临床认为他汀类药物在急性脑梗死中效果显著,尤其是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为预后提供保障[2]。为此本文选取我院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研究组男28例,女31例,年龄62~80岁,平均(73.45±9.21)岁,发病至治疗时间为3~20 h,平均(15.25±1.03) h;大动脉脑梗死27例,心源性脑栓塞18例,小动脉腔隙性脑梗死14例;收缩压120~150 mmHg,平均(134.25±1.03)mmHg,舒张压80~97 mmHg,平均(86.94±1.14)mmHg,空腹血糖5~8 mmol/L,平均(6.21±0.25)mmol/L。对照组男29例,女30例,年龄63~80岁,平均(72.90±9.18)岁,发病至治疗时间5~20 h,平均时间(14.86±1.09) h;大动脉脑梗死26例,心源性脑栓塞17例,小动脉腔隙性脑梗死16例;收缩压120~148 mmHg,平均(139.67±1.10) mmHg,舒张压80~95 mmHg,平均(87.13±1.07) mmHg,空腹血糖5~8 mmol/L,平均(6.80±0.34) mmol/L。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3]:(1)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并采取核磁共振(MRI)等检查确诊;(2)资料齐全,意识正常,能够配合者;(3)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及严重并发症者;(2)药物过敏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文盲或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具体病情采取抗血小板、神经康复、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基础疾病治疗等,连续用药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65,5 mg)治疗,初始5 mg/次,1次/d,随后可调整为10 mg/次,1次/d进行维持,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病情的变化,评估疗效,观察过敏、肌肉触痛及血清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入院时、进展停止及发病1个月后进行神经缺损评分(NIHSS)[4],并在治疗前后发放生活质量评分调查表(SF-36)[5],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相关症状消退,NIHSS评分改善90%以上为显效;症状好转,NIHSS评分改善45%及以上为有效;症状无变化,NIHSS评分改善不足4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6]。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95%(P<0.05或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例)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及进展至高峰时间的比较
两组入院时、进展停止时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且进展至高峰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及进展至高峰时间的比较 (±s,n=59)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及进展至高峰时间的比较 (±s,n=59)
与同组入院时比较:a 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bP<0.01
NIHSS评分组别 进展停止 发病 1 个月后 进展至高峰时间/h研究组对照组入院时5.56±1.75 6.01±1.93 10.57±3.42a 4.29±1.33 7.05±2.25 ab ab 11.80±3.82a 94.57±6.13 108.62±8.24
2.3 两组 SF-36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的比较 (±s,n=59)
表3 两组SF-36评分的比较 (±s,n=59)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bP<0.01
组别 生理机能 躯体疼痛 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治疗后 治疗前52.06±8.14 51.89±8.03治疗前56.84±6.58 57.02±6.32治疗后 治疗后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90.15±3.27ab 88.36±2.42ab 91.03±3.46ab 94.56±1.25ab 82.36±4.58a 80.14±3.82a治疗前63.48±5.59 64.03±5.8284.25±4.57a治疗前64.58±3.26 65.01±3.5885.27±2.88a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急性脑梗死患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老年人通常自身基础疾病较多,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一旦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局部血管闭塞可能导致周边半暗带血流减少,同时可产生缺血级联反应,极易造成脑组织水肿,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关键,为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提供了保障。
临床既往多采取常规治疗,严格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及身体状况给予对症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相关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延长了治疗时间,加大了对患者的伤害。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认为在此基础上采取他汀类药物效果更好。他汀类药物进入机体后可直接作用在pl20连环蛋白/αN连环蛋白上,对神经形成有效保护,并促进神经恢复,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快速稳定病情,提高神经功能[7]。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发病1个月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且进展至高峰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现象的发生及发展与疾病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而局灶性脑缺血所造成的梗死区域通常是由缺血半暗带及坏死中心区构成。瑞舒伐他汀属于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选择性,进入机体后可促进内皮功能的恢复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避免血栓产生,从而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既往报道中曾指出,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早期功能障碍逐渐加重密切相关,而局灶性脑缺血造成的病灶区域是由坏死中心与缺血半暗带构成。因此本文中研究组患者疾病进展至高峰的时间较短,治疗后NIHSS的评分更低,提示瑞舒伐他汀在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防止病情进展,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