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模式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以中国药科大学校企工作站培养为例

2019-05-15顾洁邵蓉

药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工作站药学

顾洁,邵蓉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 211198)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药品注册、成果转化、药品生产、药品监管、药学服务等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同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1]。我国于2010年设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2],并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培养。作为首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政产学研用”模式,与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请并筹建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努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搭建更高更好的平台,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为更好地了解企业工作站模式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放问卷分析,对工作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工作站模式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提供对策和建议。

1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机制的现状调查

1.1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设立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主要任务是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3]。根据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教育厅是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主管部门,负责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相关政策、方案的制定,重要事项的协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批准及期满考核,组织指导高校与企业对接、进站等工作。

1.2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管理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设立管理委员会,主任由研究生工作站所在企业的负责人担任,委员包括学校相关学院院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企业与学校合作团队的学科带头人、入站研究生的企业导师及校内导师、企业技术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等。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制订本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企业与高校计划及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经费,遴选进站研究生团队,保障进站导师和研究生必需的科研、生活条件。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负责工作站的日常运行管理。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采用“双导师”培养方式:学校导师负责理论知识的构建,校外导师则负责实践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两名导师协同指导,促进研究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校外导师在联合培养单位中遴选,由校内导师所在院部负责资格认定,报学校研究生院审批。截至2018年12月,中国药科大学拥有校外导师555名,绝大多数拥有高级工程师、高级副总裁、高工、技术总监、主任药师等职称或职务。如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认定校外导师20人,100%拥有博士学位,60%以上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学校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量身订制培养方案。考虑到药物研发周期和相关实验的延续性,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时间为2年。以学校和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学生为例,学生第1年在校内完成应修满课程、1个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车间实践轮训、3个月的科研基本技能训练以及2个月的生产过程训练,第2年和第3年在企业专业实践。在毕业答辩环节,中国药科大学出台了《关于硕士研究生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毕业答辩的规定》,为校外实践学生在校外基地答辩打开通道,其中答辩委会要求至少有2名校内专家和1名校外专家。

2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模式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果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面向工作站培养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放问卷111份,收回问卷111份,实际有效问卷110份(1份未填)。所有样本中男生占比40%,女生占比60%。调查问卷涉及工作站运行机制、工作站模式下影响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双导师制的功能发挥及培养成效4个方面的内容。

2.1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模式被充分认可 从调查结果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使研究生获得生产与科研的实践锻炼,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2.1.1 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显著提升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培养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重要载体[4]。据调查分析,超过92%的样本认为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就业和今后的工作影响很大。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其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模式给予高度认可,98%的样本认为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对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有帮助,其中74%的样本认为有很大的帮助。部分受访研究生表示,在企业实践提升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企业实践能够参与药物研发项目并且提前适应企业对员工的具体要求,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

图1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对工作站模式评价

2.1.2 校外导师指导能力得到学生肯定 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模式下,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2年的专业实践,并完成毕业论文,因此校外导师对其的指导关乎学生的培养质量及工作站的培养效果。据调查显示,有77.3%的样本非常认可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其中近60%的样本认为校外导师的指导能力很强,在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和论文指导方面给予自己有效的指导。调查数据一方面说明校外导师拥有较强的指导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学校在校外导师遴选方面严格把关,每年定期举办“导师培训”以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另一方面,基本上所有在企业培养的学生论文选题均来自并完成于专业实践阶段,学生受到了校外导师实实在在的指导,对校外导师有着较为理性的认知和判断,有94.4%的研究生对校外导师指导频次表示满意。

2.1.3 实现校企双赢 动力机制是指“在一个事物中处于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构造、功能和条件,或是指一个事物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5]。动力机制分为外源动力和内源动力。校企合作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其外源动力来自政府和经济、政治、科技等社会环境。内源动力主要来自各自利益需求的驱动。企业通过建立研究生工作站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培养技术储备力量,不少专业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签约留任企业。据统计,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专业实践学生留任企业比例达80%。学校通过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创新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开辟了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样本至少参与过1个以上的项目研究,学生也表示通过项目研究获得收获很大。

2.2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校内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是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关系着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企业工作站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据调查结果显示有96.2%的学生认为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升有帮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有84.9%的学生对企业提供的规范化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表示满意。但在校内课程设置方面,仅有60%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表示满意,38%的学生认为现行的课程体系对其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帮助一般。究其原因,有5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定位和规划、专业实践能力课程内容较少且教学方式单一。

2.2.2 研究生主体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按照培养目标,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模式下研究生的培养强调创新性和灵活性,注重引导研究生参与导师合作研究与独立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样本在企业至少参与过1个以上的项目研究,但认为自己在项目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较少,仅占18.9%。部分受访学生表示,在企业参与项目的研究仅限于项目开发、前期论证等,有时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上。另外,从学生获得专利申请或授权情况的调查结果看,仅有不到10%的学生获得,探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产权保护,另一方面也和学生实践时的研究方向相关,但从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作用发挥不理想。

2.2.3 校企沟通需进一步加强 笔者认为校企之间的沟通指管理层面、导师指导层面及学术交流层面。在管理层面,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重大事项,校企双方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保障工作站的正常运转;在导师指导层面,通过“双导师”制培养学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过合作指导学生的课程、基础能力训练、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交流层面指企业内部的学术交流和校企之间的学术交流。调查结果显示,有28.2%的样本对校内、外导师的指导频率及质量保证表示不太满意;在“论文的选题和撰写都有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指导”的满意度调查中,有11.3%的样本表示不太满意;有15.1%的样本对企业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不太满意。另有近50%的学生在受访时表示希望平时可以有更多机会参加相关学术研讨活动,通过校企交流合作共享学术资源。

3 研究生工作站模式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课程教学,拓展企业教学课堂 针对目前校内课程存在的问题,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提倡案例教学,同时鼓励校外导师将企业真实的案例带到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拓展企业教学课堂[7],以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研发中实际问题为目的。在此次调查中,有83%的学生建议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54.7%的学生建议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3.2 加强校企沟通,提高培养质量 完善相关制度,除管理委员会外,设立“企业班主任”,确保学生进站、企业教学、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等顺利进行;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校企联络桥梁基金”,鼓励校内导师赴企业沟通交流项目、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课题;加强过程管理,鼓励在企业实践研究生定期回校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增强校企科研团队的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归属感;树立典型,评选“校企合作典范”,宣传推广,并给予奖励;充分发挥督导作用,加强企业的走访频次,掌握学生的项目进度、实际表现、生活实践困难、征求相关建议等,并向管理委员报告,及时协调处理,保证工作站的正常运转。

3.3 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 完善现行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体系,增加表现评价和研究成果评价,鼓励研究生对实践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表现评价是企业、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对研究生表现的主观评价,而研究成果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取得成果的量与质的评价来确定[8]。开展校外导师评价考核、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考核,敦促校外导师加强研究生进站指导,鼓励研究生在项目中发挥主体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工作站药学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