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对文物保护区的影响与保护措施研究
2019-05-15丁一哲
丁一哲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通车里程数日益增加,使得山西省高速公路网逐步完善,区域间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加强,从而促进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较多,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穿越各类文物保护区,这就需要公路建设和管理单位更为妥善地处置项目涉及的各类文物的保护问题,在科学的设计及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条件下确保文物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变[1-2]。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该高速公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境内,起点位于圣人涧镇南坡村,接运三高速公路,经圣人涧镇、部官乡、张村镇,终点位于窑头村黄河滩涂,与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公路引桥相接,设计速度采用80 km/h,建设里程15.162 km,其中四车道13.392 km,路基宽度24.5 m,六车道1.204 km,路基宽度32 m,全线共设置桥梁14 座,长4 848 m,隧道3 座,长2 200 m;另设主线收费站1 处,匝道收费站2 处,隧道管理站2 处,养护工区1 处。
1.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山西省南端中条山南麓的山前黄土丘陵地段,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表以黄土梁、峁覆盖,黄土沟壑发育,多为V 形沟谷,谷壁棕红色老黄土层裸露,地表水直接纳入黄河,属破碎黄土塬区和黄河冲击平原区。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属山西晋南气候区。
2 高速公路涉及文物保护区情况
2.1 下阳城遗址概况
运城市文物旅游景点达2 428 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4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2 处,均居全省之首。平陆县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河古栈道、虞国古城遗址、下阳城遗址、虞坂古盐道等,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家滑遗址、前庄遗址、枣园村古墓群等。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3]。
下阳城遗址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城筑于西周初期,属虢之重邑。该遗址位于平陆县太阳渡村门里自然村北阶地之上,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约3 500 m,东西宽2 000 m,面积700 万m2,地表残存墙垣数段,共计长约200 m,宽3~5 m,残高4~6 m,墙体夯筑,夯层厚0.05~0.08 m,城内层暴露有西周时期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层出土的青铜器有:编钟、鼎、簋、豆、壶、鉴、鏊、钺、车马器等,以及编罄、铜贝、包金贝、骨贝、铲币、布币、玉器等珍贵文物。
文物保护范围为向南到窑头村南届,向北到太阳渡村北500 m,向西到西窑头村西界,向东到太阳渡村东界,南北长3 500 m,东西宽2 000 m,保护面积700 万m2。
图1 下阳城遗址现场照片
图2 下阳城遗址地理位置图
2.2 路线穿越下阳城遗址路线方案
2.2.1 路线与下阳城遗址的关系
该高速公路在AK12+400—AK14+300 约2 km处穿越下阳城遗址保护范围,主要以路基和桥梁的形式通过。另外在K13+300 处设置太阳渡互通,并设连接线与平风公路相接。
图3 高速公路与下阳城遗址位置关系图
2.2.2 路线走向的唯一性与可行性
由于该公路起点运三高速公路已修建完成,终点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已立项审批,桥位位置为山西省与河南省共同协商确定,因此,路线终点已无法调整。公路终点与下阳城遗址的最近距离为930 m,调整路线则会形成S 型高桥(桥高约55 m,桥宽32 m),在运行阶段存在着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由于终点位置已确定和调整路线方案的安全性低等原因,路线穿越下阳城遗址不可避免,设计单位在多次勘察与比选后最终确定了该项目线位,该项目的走向具有唯一性。
2010年,山西省文物局已组织相关专家对公路途经下阳城遗址保护范围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同时以《关于同意运三高速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连接线穿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阳城遗址初步设计选线方案的意见》(晋文物函〔2010〕463 号)同意公路建设。因此,公路途经下阳城遗址保护范围的建设方案是可行的。
2.2.3 路线工程形式
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工程主要以路基为主,并设有大桥2 座,互通式立交1 处,收费站1 处,占地面积约28.5 hm2,挖方6 739 m3,填方83 527 m3,需借方23 481 m3,无弃方产生。
3 高速公路穿越下阳城遗址的影响分析
3.1 环境风貌的影响
下阳城遗址内地表残存墙垣数段,共计长约200 m,宽3~5 m,残高4~6 m,墙体夯筑,夯层厚0.05~0.08 m,城内层暴露有西周时期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层出土有青铜器。该高速公路在下阳城遗址西部区域布线,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和桥梁,遗址区中心部分位于门里自然村北阶地,位于遗址区东部区域,靠近黄河,因此该公路的建设将造成遗址区西部区域风貌发生变化,但是距离遗址中心区域约500 m,对中心区域的风貌影响较小。
3.2 路基、桥梁施工的影响
该高速公路在下阳城遗址内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和桥梁,路基部分填挖方量较小,对地表的扰动较小;桥梁部分涉及桥梁桩基的施工,可能会扰动遗址区内的地下文物,因此,在桥梁桩基施工时应当注意对遗址区文物的保护,当挖掘到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上报文物主管部门。
3.3 主线收费站施工的影响
该高速公路在遗址区内建设主线收费站,主线收费站的占地面积较大,将占用部分遗址区土地,但是其填挖方量较小,仅限于对地表的扰动,因此应当在下一阶段的设计中优化主线收费站的占地范围,尽量减小其占地面积,避免对遗址区土地的大面积压占。
3.4 临时工程的影响
公路穿越下阳城遗址保护范围约2 km,其建设将占用保护范围面积28.5 hm2。工程施工将扰动保护区域局部地表原貌,但不在下阳城遗址保护范围内进行取、弃土活动,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省道和乡村道路,不设置其他临时工程,此外,修建挡墙等固坡措施。因此,公路的建设对下阳城遗址和文物的影响较小。
4 高速公路穿越下阳城遗址的保护措施
4.1 路基建设保护措施
路线穿越遗址的路段主要为填方路段,可采用边沟、排水沟等措施将路面水进行集中排放,减少由于该项目修建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对遗址产生的影响。
4.2 桥梁建设保护措施
该公路桥梁设置主要是水沟大桥和安家凹大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 梁,孔径为40 m。为最大限度保护窑址,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永久占地:降低桥台最大填土高度;采用占地少的桥墩型式,减少采用薄壁墩的数量;加大桥梁单孔跨径,减少桥孔数,减少桩基占地对窑址的影响。桥孔布设方案,应在初步设计阶段提出多种跨越比较方案进行比选,对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古城墙进行避让,将对遗址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必要时拟采用跨径更大的桥型方式通过。
4.3 互通建设保护措施
该公路在K13+300 处设置太阳渡互通,总占地约28.5 hm2,互通收费站平面布置应采取优化措施,减少占地面积。
4.4 临时工程设置保护要求
在保护区内主要以路基和桥梁形式通过,并设有互通1 处,土石方主要为填方,没有弃方。考虑减少对遗址原地面的破坏,可以将路基段土方移挖作填,需要取土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取土场取土,不可随意取土,取土场设于控制地带以外。
该路段桥梁预制厂,可以选择在互通占地内设置,利用现有道路作为运输便道。预制场可采用覆土保护文物措施,使用前先填1.0 m 厚的土,再进行场地整平、硬化,工程结束后恢复原地貌。
4.5 文物保护管理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高其文物保护意识,严禁破坏文物。当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待文物保护部门发掘后方可继续施工。
5 结语
该项目建设单位在文物保护区路段施工和运营期间,应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同时做好应急及环境修复工作,以保护文物的安全及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