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5-15潘杰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沈阳110100
潘杰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 (辽宁 沈阳 1101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难治性鼻出血治疗中鼻镜下电凝止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应用局部填塞治疗,实验组应用鼻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5%(P<0.05);实验组再出血率7.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7.5%(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7.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2.5%(P<0.05)。实验组出血量、出血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鼻腔通气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难治性鼻出血治疗中应用鼻内镜可快速明确出血点,电凝止血效果确切、迅速,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出现大量出血,由于出血位置较为隐蔽直视下难以快速发现出血点,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临床中开始广泛应用鼻内镜,通过该设备医生能够对患者鼻腔结构进行清晰观察,进而实现对隐蔽出血点的快速判断,同时电凝技术可彻底止血,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2]。为进一步明确鼻镜下电凝止血的效果,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0例,对其中40例患者应用鼻镜下电凝止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满足难治性鼻出血临床诊断标准;非外伤原因造成的鼻出血;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3]。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包括女19例、男21例;年龄26~78岁,平均(45.3±6.2)岁;单侧出血34例、双侧出血6例。实验组包括女20例、男20例;年龄27~77岁,平均(46.1±5.6)岁;单侧出血33例、双侧出血7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填塞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坐卧位,通过鼻腔吸引器将鼻腔内凝血块吸除,在鼻腔表面应用1%丁卡因麻醉,在出血鼻腔中填入高膨胀止血海绵,观察出血停止。48h后将鼻腔堵塞物拿出,若出血现象仍存在,则再次进行填塞。实验组应用鼻镜下电凝止血,直到患者保持仰卧位,将鼻内凝血应用吸引器吸除,混合0.1%肾上腺素和丁卡因进行黏膜麻醉。然后在鼻腔中置入鼻镜,对出血点进行明确,应用18W电凝镊电凝止血,当出血点和周围组织变为白色停止,完成操作后在创面中填充明胶海绵,为避免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统计并对比两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时间、鼻腔通气恢复时间、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依据患者鼻黏膜恢复情况和出血改善情况,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包括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1-无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5%(P<0.05);实验组再出血率7.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7.5%(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7.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2.5%(P<0.05),见表1。
2.2 两组止血相关指标对比
实验组出血量、出血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鼻腔通气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难治性鼻出血为鼻出血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中又被称为隐蔽性鼻出血,其特点包括出血量大、位置隐蔽、易复发等[4]。当前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主要应用布局填塞的方法,主要通过物理压迫的方式进行局部凝血,但治疗效果较为有限。由于无法及时发现出血点,采取压迫或封闭方式治疗,很可能病情加重。所以临床中针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需及时开展鼻镜检查,在明确出血点的基础上开展精准止血治疗[5]。
当前临床中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鼻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其能够在快速明确出血点的基础上开展精准止血治疗。本研究中,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出血量、出血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鼻腔通气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针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开展鼻镜下电凝止血治疗效果显著。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40,n/%)
表2. 两组止血相关指标对比(n=40,±s)
表2. 两组止血相关指标对比(n=40,±s)
组别 出血量(mL) 出血时间(min) 鼻腔通气恢复时间(d) 鼻腔黏膜恢复时间(d)实验组 112.3±13.2 67.7±8.6 4.5±0.6 5.5±0.6常规组 60.3±9.1 38.2±5.3 2.3±0.3 3.3±0.5 P<0.05 <0.05 <0.05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