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部汗囊瘤1 例
2019-05-15慕宁霞牛娟琴马小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诊断中心甘肃兰州730050
慕宁霞,牛娟琴,刘 康,马小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 医院诊断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病例男,67 岁,30 年前无意间发现左掌部一鹌鹑蛋大小的包块,质硬,约20 年前包块增大且有压痛,影响日常生活,行手术切除;约15 年前包块又长出,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至今包块反复长出并逐渐增大,反复抽吸囊液,效果欠佳。查体:左掌大鱼际处两个包块,皮肤完整,无红肿溃烂,一个大小约为5.0 cm×4.0 cm,质硬,活动度差,有压痛,另一个大小约为4.0 cm×3.0 cm,无压痛,质软,活动度好。
MRI 检查左掌部皮下见不规则囊状占位,呈多囊状改变,各囊信号不一,部分囊液T1WI 呈高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部分囊液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囊壁T1WI 及T2WI 均呈低信号(图1,2),增强扫描及减影图像提示部分囊壁呈明显强化,部分囊壁无强化,囊液均无强化(图3,4)。术前诊断:腱鞘囊肿合并感染或出血。
手术及病理所见:切开肿块上方皮肤,见囊性包块,界限不清,有完整包膜,挤压周围肌组织,大小约5.0 cm×2.0 cm×3.0 cm。抽吸囊液后锐性分离囊壁组织。病理检查:肉眼见灰白灰红色组织一块,壁厚约0.3 cm。镜下见囊壁组织,内衬双层上皮,内层细胞呈柱状,胞浆嗜酸性,外侧为扁平细胞(图5)。病理诊断:左掌部汗囊瘤。
图1~4 MRI 平扫+增强+减影,示左掌部皮下多囊状占位,各囊信号不一,囊壁呈低信号,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囊液无强化。图5 病理示囊壁外层为扁平上皮、内层为柱状上皮,胞浆嗜酸性(HE)。
讨论汗囊瘤为汗腺导管囊性增生,可向大汗腺分化,也可向小汗腺分化。瘤体多位于真皮深层,皮下脂肪层亦可见。呈单囊或多房囊状改变,囊壁的组织学构筑为两层不同的细胞,外层覆以扁平上皮,内层为具有顶浆分泌功能的柱状上皮细胞,胞浆嗜酸性,其分泌物黏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脂类。囊肿表面皮肤可正常,也可呈蓝色或棕色。中老年人多见,青少年及儿童偶见,发病部位以面部常见,眼周为主,身体其它部位亦可见,如足、会阴、胸背部及耳部、下唇等,发生于手掌者目前无报道。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病程长,病变表面皮肤正常,位置表浅,体积逐渐增大且有感染。MRI 检查示病变呈多房囊状改变,囊壁较厚,边界清楚。病理见囊壁为特征性的具有顶浆分泌的双层上皮,符合大汗腺汗囊瘤,但手掌无大汗腺分布,分析此例病变可能为发生于小汗腺但具有大汗腺分化特征的汗囊瘤。MRI 示各囊腔信号不一,可能与分泌物内富含蛋白质和脂类成分有关,含蛋白质与脂类丰富的囊腔,T1WI 呈高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含蛋白质和脂类少的囊腔,T1WI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囊壁一般无强化,若合并感染时,可强化。掌部汗囊瘤罕见,国内关于汗囊瘤影像学表现的报道尚无先例。掌部汗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MRI 检查能了解病变范围、病变性质,囊液信号的多样性对该病具有一定提示作用,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