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至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原因探析

2019-05-15李瑞奎刘建兰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西宁农业发展

李瑞奎,刘建兰

(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城市。数千年来西宁一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重镇,同时也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史研究及历史商业地理学的发展,相关的研究理论逐步成熟。对于历史时期地域性的商品生产的研究日趋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论文和著作成果颇丰①。然而爬梳这些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区域性商品生产的分布研究多聚焦在对商品生产地域描述,规律性探索相对比较少,并且相当多的研究只关注于区域商品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于商品生产欠发达地区的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欲选择位于中国西北内陆,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城市西宁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民国二年的的行政区划为标准②,根据清民国之际的商业史料及西宁地区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分析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商品的地域性特征,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索与分析。不到之处,求方家指教。

一、清民国西宁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西宁地区自汉唐以来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产地。这里地处农牧的交错地带,故生产出的产品多以农牧产品为主。《资治通鉴》云:“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1]此时的西宁正属于陇右地区,农产品的生产可谓壮观。西宁为西北各民族汇聚之地,他们曾长期进行着畜牧业的生产与生活,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湟中县城头吟诗时就谈到“谷口穹庐遥逦迆,溪边牛马暮蹒跚”,展现出一幅傍晚谷口放牧的优美画卷。清民国之际西宁地区商品生产规模有所增加,并形成了具有西宁地方特色的商品生产格局。

(一)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农业商品生产及分布特征

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农业产品生产的种类比较丰富。根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西宁县农业产品主要包括谷物、蔬菜、花类、水果和药物类。其中谷物类12种、蔬菜类20种、花类16种、水果类6种、药物类28种[2]327。《大通县志》中相关的农作物产品也包括很多种,谷物类有11种,蔬菜类15种,野菜类16种,药材68种,花草类13种[3]312。《贵德县志》记载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共达128种,里面共含禾谷、豆科、胡麻、糖类、烟类等[4]96。《碾伯所志》记谷类9种、豆类3种、蔬菜类18、花卉类12种、药材类25种[5]。《循化厅志》载“五谷附城左右,多种青稞、小麦、大麦,而大麦尤多。豆则小豌豆、小扁豆、白豌豆、蚕豆、绿豆”[6]167。通过对以上农业产品种类的统计,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农业产品种类比较多,且分布的地区也相对较为广泛。就作物种类来说药材种类较为丰富,大通县药材种类最多,达68种。同时有些地方的农业产品种类也不是十分的齐备,《循化厅志》中对于药材作物的记载也较为稀少。故作物种类在地域的分布上也呈现出一种不平衡性。

西宁地区的土地商品利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使西宁地区的农业商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宁地区的土地利用可以从整体上分成两大类即以汉族为主体的土地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土地,我们常将其称为“番地”。清政府顺治十年在全国大力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军屯,西宁地区在此背景之下取得进一步的开发。在黄河和湟水的两边农田面积不断增加,根据《西宁府志》记载西宁县的耕地面积达4 038.54顷、碾伯县耕地面积1 436.7顷、大通县437.23顷、贵德厅98顷。而丹噶尔厅、巴燕戎厅、循化厅等地为多民族生活之地,其地虽有农业的发展,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发展比较缓慢。因此由于土地利用的不同,使得这两类地区的商品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总之从作物种类和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清民国时期农业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宁县、碾伯县、大通县等一线的湟水谷地地区。而丹噶尔厅、巴燕戎厅、循化厅等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比较弱。呈现出湟水谷地农业发达,黄河干流地区少的分布状态。

(二)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畜牧业商品生产及分布特征

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也是著名的畜牧业商品生产重要基地。各县均有畜牧业分布,并且其地域特色明显。“西宁县并无有组织的牧场,惟私人牧场纯属旧式放牧,并不以人工私畜,每场至多二百到三百多头。”[7]56可见西宁的畜牧业虽有所发展,但是其在饲养方式上比较传统粗放,其商品率比较低。贵德县的畜牧业发展可以从其生产商品量中得知。解承林在《解放前贵德工商业发展》中谈到“本地商品输出以羊毛、羔皮为大宗。当时贵德约产羊毛150万张、羔皮1万余张、大黄3万余斤”③。由此可见贵德县畜牧业的发展规模还是比较大,羊是当时畜养的主要物种。“大通地方向无牧场,其番民畜牧有马牛羊三种,惟番民游牧,并无一定地方,随草地肥瘠而迁。”[7]69大通地方畜牧业生产向来以马牛羊为大宗。草原资源为畜牧产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大通草原辽阔,天然草场面积达237.7万亩,占土地面积51.31%,其中可利用面积达219.8万亩。循化县因其地处边境,环境较差,这里的番民主要以畜牧为生,常以逐水草而居。“甘肃农桑多缺不讲,而循化尤甚。番民以畜牧为生,耕种者不及半。”[6]158但由于畜养的方式比较落后,“每年所产之羊毛、羊皮等件,仅能易物易食,以资家用”[7]116。乐都县番民多以游牧为生,且生活较为困窘。湟源地区没有专门的畜牧户,只是乡间仅有圈养羊的人,最多也不过十多只左右,故湟源县内畜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且规模比较小。

对于西宁地区畜牧产品的生产,可以看出其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贵德、大通等地的畜牧业发展规模比较大,且种类相对较多,商品率高。西宁、循化等地虽有畜牧业的发展,但其规模比较小,商品率比较小。乐都、湟源等地虽有放牧和饲养马牛羊的存在,但是其终究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不足以形成很高的商品率。就整个西宁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来看,这里的畜牧手段及方式还是比较落后的,人们基本上还是旧的放牧方式,逐水草而居。这种方式大大影响了西宁地区畜牧业产品的商品转化率。

(三)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手工业生产及特征

清代西宁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较为缓慢,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民间商贸市场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西宁工业向来不发达,并无大规模之工场,多系徒弟制手工业,用小机器者仅少数缝工。”[7]55清光绪三十一年“莫元高在西宁南大街开设‘合盛统’醋房。还有马纪良之父在西宁开设糕点铺,袁忠魁开铸造作坊等。1937-1948年“省政府投资1 000万兴办工场,建成火柴厂、修配厂、三酸厂等手工业作坊”[8]386。贵德县作为仅次于西宁湟源的重要商镇,该地的手工业发展在民国时期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该县并没有大型的手工业工厂,而是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作坊为主,主要兴盛的行业有鞋靴业、银匠业、酿酒业和水磨业。“每年约出产皮鞋六千余双,年约出白酒三万五千余斤,还有三十万至五十万斤的番面,五金制造约产出五千三百件产品。”③大通县由于地处偏远,工业发展极为薄弱,这里没有手工作坊,只有少数的匠人,他们只会日用的生活工具。循化县当地虽然产羊毛等原材料,但其工业发展比较弱。城内只有一些银匠、画匠,但这些人均属学而未精的人。湟源县地理位置偏僻,与番地相接。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因其做工粗糙,不为社会欢迎。巴燕县工业有铁、木、石、画,不能精益求精,不过资以度日而已。

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的工业产品在数量上规模还是比较小的,从质量上来看大多数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较为低下。从地域分布的角度来看,西宁县和贵德县的手工业生产相对比较发达,而其他县的工业生产较为落后。西宁县的工业发展门类多,在民国时期多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投资,贵德县工业多为家庭手工业,且产量较大。大通、循化、巴燕等工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县,多分布在比较偏僻之地,工业生产仅几个匠人所能为之,故而工业难以发展。因此就形成西宁地区西南部工业发展较快,其他地区发展缓慢的一种分布状态。

二、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商品地域分布的原因分析

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的商品生产的特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不仅是由当地所处的历史条件所造成的,还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拟从环境因素、政治因素、技术因素、人口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环境因素

西宁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同时也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重要分界线,所以这里地形比较复杂,“自北而南为达久山、湟水谷地、拉脊山和黄河峡谷”。[9]161黄河和湟水将古老的岩层切成峡谷,峡谷与峡谷之间形成了宽约3-5公里的盆地。而这些盆地往往是农业发达、商品生产较为密集的地区,西宁和贵德就是典型的地区。西宁位于湟水中游的一个山间盆地,四周为高山所包围,在这个较为封闭的盆地中,湟水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使得这里的商品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是农业商品的生产还是畜牧业、手工业发展,西宁县均排在西宁地区的前列。贵德县处于黄河的干流之上,而黄河干流上的其他县没有贵德商品生产发展的快。究其原因,贵德县的发展主要与所处地区的微地形有关。贵德县“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怀抱的河谷盆地,以河阴、河东和河西为主要的川水地区,树木葱郁,阡陌纵横,浅、脑山区四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水草丰美,牛羊遍野。”③而西宁地区其它县商品生产没有很好的发展,也与其地形有关。在《青海风土调查记》中关于大通、循化、巴燕等地记述常以“边境极僻之地”[7]61“尽成不毛之处”[7]115“山高风厉”[7]108等词来形容当地较差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环境对当地商品生产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是影响西宁地区商品生产的重要因子。清民国时期,全国气候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根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变迁图,可知清民国时期气温是处于上升状态,这表明全国气候逐渐由冷变暖。而对于西宁地区来说,气候变化为该地区的商品生产创造了条件。西宁县“气候、土壤条件极适宜农作物生长,农垦历史较早,至今河流谷地,田连阡陌,山地大部分也垦为耕地。”[9]161贵德县因其地处高原,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历年最高温度34度,最低温度零下23.8度。年平均降水量250~559毫米,无霜期166天,可供作物生长期223天。”[4]1为该地的商品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气候条件。循化县“地方干燥,天久不雨,山多积石”[7]117。湟源县地处昆仑山中支山麓,气候极寒。大通县地区气候不稳定,且灾异不断。“清同治元年,夏雨冰雹,大如鹅卵,田禾尽伤,造成饥馑”,“光绪十四年,大水冲断落大通桥,人物间遭湮没”[3]56。巴燕县最寒冷气温不及十度,大约有一百二三十天。最热温度达20摄氏度,也不过六七十天。所以在气候的影响下,各个地区的商品生产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多适宜发展农业,气候较为恶劣且不易发展农业的地方,多发展的是畜牧业。

(二)政治因素

西宁地区的商品生产之所以能够在清民国时期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这里政治环境的稳定,并且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当地商品生产的政策。

1.平定叛乱,建立稳定的政治环境

清雍正之前,西宁地区依旧沿袭明代之旧制,“西宁等地清朝派官治理,河湟各家土司照旧承袭其人其地”[8]369。由此可见西宁地区之地,依旧为当地的土官治理,并且占有了大量的河湟土地,而这些土地所种的作物多为供给土司家族自用,而非用于贸易,这就严重影响了当地商品的生产。罗卜藏丹津叛乱冲击了西宁地区原有的传统制度,从而进一步对西宁地区建立稳定的政治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趁雍正皇帝继位,命令蒙古各部取消清朝的封爵,公然武装反清。清廷派川陕总督年羹尧和四川提督岳钟琪调集大军对罗卜藏丹津进行全面讨伐。一时烽烟四起,西宁地区成了主要的战场,严重阻碍了当地的进一步发展。终于雍正二年平定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这标志着和硕特蒙古统治青藏高原的结束,从此以后西宁地区的商品生产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政府在这里实行“青海善后十三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的既定国策。李刚曾在《陕西商帮史》中谈到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办事大臣,设兵驻扎”[10],使得祖国边疆空前广大与统一,为商品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2.鼓励屯垦,实行切实有效的政策

政府鼓励屯垦对西宁地区的商品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晚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是政府重要的屯垦地区。1732年青海办事大臣达鼐奏请试办农垦,使得西宁地区部分县的农业商品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雍正四年“番族于西宁、碾伯、大通及循化各地,使之以耕种为计”。[11]1951908年庆恕奏准重办垦务,这次劝垦、开垦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开垦地亩数比预计地亩数要大,并且群众积极参与度高。1923年宁海镇守马麟在西宁成立甘边宁海可垦务总局,因其垦荒效果不佳,一年后被撤。1927年林竞建立西宁道属垦务总局,取得了一定成绩,1929年共计放荒28 280余亩[11]301,查获私垦土地8 914亩[11]304。至青海建省后,继续在西宁地区垦荒,到了1935年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直线增长。鼓励屯垦是政府在西宁地区实行一项发展生产的重要政策,对推动当地农业商品生产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同时推行大面积屯垦,使得更多的土地变成耕地,使得劳动力能够有更多的剩余时间从事其他产业。农业产品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如酿造业、食品加工业等。政府的这些政策一方面推动了西宁地区的土地开垦,一方面也为西宁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宁地区的发展也拓宽了政府的税源,因此政府的政策整体上来说是积极可行的。

(三)技术因素及人口因素

1.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是西宁地区农业商品生产的重要保证。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的水利建设发展比较快,多条水渠遍布农业商品生产区。清之前西宁地区已经有了灌溉农业,但这种灌溉属于一种比较粗放型的灌溉。到了康乾时期,随着垦荒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农田水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在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有了较好的发展。黄河水和湟水等水资源也通过各种水渠,引到农田进行灌溉,大大促进了农业商品的产出量。到了民国时期,西宁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西宁、贵德、循化等地新修了不少的渠道,其灌溉面积也得以不断的扩大。根据王成敬《西北的农田水利》一书对近代西宁各地的水利设施进行了详细的统计[12](表1),从中可以看出西宁、湟源、贵德等地的水渠比较多,大通、互助等地的水渠比较少。分布于湟水流域的水渠数要比黄河流域的水渠数要多,这主要与各县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微地貌有关。通过对水渠的分布及其数量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对于西宁地区的农业商品的产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表1 近代西宁地区各县农田水利统计表

2.人口因素

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通过对纳粮人口分布我们可以得知一地区的商品生产及其发展程度。根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西宁县“皇清顺治二年原额编审人丁一万三千六百八十六”[2]554,乾隆年间达到了七万四百七十人。碾伯县顺治年间人丁六千五百三十八丁[2]555,乾隆年间达五万八千七百二十[2]555。大通县雍正年间人口五千八百六十二[2]556,至乾隆十一年达一万八千八百三[2]557。贵德顺治年间人丁二千六十八人[2]559,至雍正年间达一万一千五百六人[2]559。而就番民来看雍正年间西宁、大通、碾伯等地的纳粮番民人口数有八万一千一百六十六[2]562-568。贵德县有二千八百二十五[2]559。但从《西宁府新志》中关于循化等地纳粮人数鲜有记载,由此可知这两地农业欠发达,多数以畜牧业为主。从人口来看西宁县是纳粮人口最多的地区,可见西宁地区的农业发展相比较其他地区要快,同时碾伯县、大通县、贵德县均有农业的发展,而循化、巴燕等地其农业发展相对较慢。

三、结语

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商品地域生产分布上呈现出分布广泛、种类丰富,但各地区不平衡的特征。农业商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湟水流域,如西宁县、碾伯县及大通县等。而在黄河干流仅在贵德县有农业商品生产,其他县农业产品发展较弱。畜牧业商品生产在西宁地区各县都存在,只不过有的地区畜牧商品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但在贵德、大通、西宁等地形成了产业性的生产,在循化、巴燕等地也仅为粗放型的放牧,没能发展成重要的产业。手工业主要分布在西宁、贵德等地,而其他县虽有手工业,但没能形成大的规模。

这种地理分布是受地理环境、政治因素、技术因素及人口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地理环境越好、政治环境及政策越好、技术越科学、纳粮人口越多的地方农业生产和手工业越发达。环境较差、传统的管理方式、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纳粮人口较少的地方,多数情况下为畜牧业产品生产的地方。

清民国时期西宁地区商品生产的区域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商品生产的发展状况,也表现出了区域间商品生产的差异性及不平衡性。这也是衡量西宁地区商品贸易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注释:

①相关理论主要参见张萍.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西北近代经济地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0.吴松弟,戴鞍钢.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现代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19.张萍:区域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明清陕西的个案考察[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1-28.侯锋.西方商业地理学的基本内容[J].经济地理.1988(1)72-76.桑明义,肖玲.商业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回顾[J].人文地理.2003(6)68-76.

②根据《青海历史纪要》记载1913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巴燕戎厅为巴戎县、贵德厅为贵德县、循化厅为循化县,连同西宁、碾伯、大通共七县,为属甘肃省西宁道管辖。

③参见轩西明.贵德县文史资料.贵德县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印,2005年第47页、48页、1页。

猜你喜欢

西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