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教学的途径有哪些
2019-05-14王胜萍
王胜萍
【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43-01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这之前,认真备好课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途径,通过培训,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一、有效教学产生的环境
1.有效教学在尊重中产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是有情感的人,不是冷冰冰的产品,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谩骂他们,侮辱他们;尊重差异:不分优劣不分智愚;尊重出身:不分贫富,不分贵贱。
2.有效教学在口碑中产生。
比如这样一些影响教师口碑的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班上坏孩子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低调做人。而相反,学生口头流传的好老师:真漂亮!真热心!讲得很清楚!非常有耐心!
3.有效教学在教师评价语中产生。
教师不良的评价语言:你不发言是吗?我便要让你说!铁树开花了!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班长是很重要的,请班长说吧!别紧张,有什么好紧张的。
责备他们:“又没有铅笔了?”“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
与别人比较:“我在这么大时….”.“你姐姐.……”
做出预言:“如果你一如既往地这样做,你将会.……”
避免消极回应就要先听,多听,少批评,少评价、
不要表现出吃惊或不安,减少直接并迅速给以建议……
激励性教师评价语:你读的书真多!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
你的方法总是那么多!我为你感到自豪!
4.有效教学在自由中产生。
让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在美的环抱中具有推动历史的价值,让地球拥有更多美好的记忆。
二、课前准备促进有效教学
课前准备包括:
1.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时需注①每节课都有;②无所不能成为教具;③每天不重样;④新颖、别致;⑤应景、应季。
2.技术准备。
①多媒体;②微信;③手机一微;④Ipad传播。
3.行为表演。
①教师/學生;②进入课堂的方式;③行为艺术;④行为的参与者;⑤行为对学习环节的支持;⑥支持行为;⑦挑战行为。
4.奖品。
①与内容的匹配性;②频度与吸引力;③奖励后面是无形的惩罚。
三、物理环境布置促进有效教学
1.物理环境的布置体现教师的关照。
①口光:明暗(投影);②灯光:电灯、自然光;③安全性:电、玻璃;④黑板和投影的位置;⑤桌椅码放拥挤程度;⑥空气质量功能分区;⑦控制噪音色彩搭配⑧控制辐射视觉感受⑨控制温度装饰效果。
2.物理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教育性原则;②个性化原则实用性原则;③人本性原则平衡性原则;④卫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⑤变换性原则生态环保性原则。
四、教师位置的变换促进有效教学
教师的体位在不断变化,学习的聚焦地点也在不断变换,“板”书无处不在,这些也能促进有效教学。
五、教师的风采促进有效教学
六、教学技巧促进有效教学
七、教学策略促进有效教学
1.改变离开课堂的方式。
(“不舍得走”)
一让课堂在音乐声中结束。(求美)
一让课堂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求知)
一让课堂在新的争论中结束。(求善)
一让课堂在新的思维冲突中结束。(求真)
2.不要把作业放在最后。
(作业作孽)
作业尝试着在课堂进行中随时
一不要布置超过其承受量的作业。
口多布置从生活中、从自主实践
中寻找答案的作业。
3.主题比纪律更具秩序。
(背手与放手)
我们曾经这样学习:反剪双手,身板
我们曾经这样认为:纪律是最好的秩
今天我们可一改变:座位、体位、站
今天我们应该认为:主题、任务驱动
4.微观察—教师要勇于提供开放式课堂。
5.改变古老的惩罚方式。
(惩罚与伤害)
教育可以有惩罚,但要改变古老的惩罚方式。体罚、心罚一—锻炼、罚人—责己一一自罚——誉之双美,毁之
6.有一份可以随时自我欣赏的爱好。
(助教)
自我欣赏是人们生活的原动力
自我欣赏——与学生共享——达到助教之目的
绘画、书法、朗读、唱歌、写作、摄影、运动等。
7.改变程式化的课堂结构。
8.改变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格局。
教师完成“帮”的途径: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平衡好支持与挑战的关系。挑战:教师给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问题等(学生自跳、自摘)支持:教师给出完成在务、解决问题的资源包、方法论以及一些相关的启发性提示。
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开展有效教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就要学以致用,能够事半功倍,真正提高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蒋健.优化多媒体教学打造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2):80-80.
[2]高鹤鸣.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