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考
2019-05-14王丹郭利宁
王丹 郭利宁
【摘 要】出色的服装设计人才是服装生产的基础,加强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研究,是提升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条件。因此,本文将围绕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革思路,以期能够为当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有建设性的改革与创新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J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01-01
一、引言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作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阵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服装设计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既是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动力。因此,加强对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研究,既是提升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
当前,我国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迎合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总体上来讲缺乏必要的市场观念,从而造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缺乏充足的市场经验,这是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企业的难题之一。早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明确提出加快改进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尤其是针对教学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以最佳的教学模式以及最快的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让他们能够具备较强的服装设计开发能力,为企业生产出更多的利润。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
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课程设置很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这显然带有传统教学理念与普通教学模式影响的痕迹。从教学过程来看,都会把所谓的带有共性的概念、原理、特征等作为基础知识或者概述来讲。教学与实践是分开进行的,这种模式只能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不能准确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从课程内容来看,目前高职类的服装设计课程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仅被作为理论的应用和验证而置于次要位置。从知识体系来看,这些基础知识是从众多实践技能训练中抽离出来的,一旦脱离了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工作作任务,这些内容就显得很单薄,导致老师和学生都很困惑,不能和服装行业技术真正接轨。改革后,虽然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大,但并没有从根本问题上解决理论和实践相融通的问题,很难培养出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
就服装专业课程安排而言,服装设计制作课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裁剪、缝纫和后整理是其中的三大环节,有着环环相扣的联系。由于课程主要教学安排前后顺序欠妥,学生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上裁剪出来的服装不能在服装缝制工艺上运用;而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教师又只能根据服装缝制工艺教材中的服装的款式、结构重新教学生结构制图,导致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两课程不同时开设,学生先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知识,却只停留在理论上,不能实践,等到上服装缝制工艺课时再裁剪,学生对先学的知识又必须复习;二是两课程同时开设,无论怎样设计,也不能使两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好的衔接,必然出现一门课程教学超前,一门课程教学滞后现象。
三、当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而又不能影响教学质量,甚至还要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这显然是非常困难的状况,因此,在服装设计專业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观念较为滞后。
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原来的专科院校或者中专升级而来,显然,这些高职院校的成立门槛就较低,教学质量显然不容易很高。那么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功课,而当前由于很多条件的制约,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很难走向社会,很多时候都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不够了解,而高职院校里面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又不是十分了解社会需求,这两者之间的供求脱节造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观念无法与时俱进。
2.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忽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
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服装设计实践能力的练习,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教育过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在意服装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并没有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服装设计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方面,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与局限性。比如说,当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往往重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授,并没有真正联系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来进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脱离实际需要的,一些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技能仅仅被看作是服装设计理论知识的补充和验证手段,一般处于理论知识的从属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使得理论与实践技能之间严重脱节,让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教非所用,用非所学”。
3.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设计思想缺乏创新,不够新颖。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设计思想被禁锢,这些主要是由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的更多时间应用在应试教育上面,真正的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很多学生仍然习惯于死记硬背,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一些问题缺乏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和勇气,不善于对一些服装设计专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实践,这些都造成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不用说服装设计思想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这些严重影响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显然不利于这些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从而,制约了学生在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标准与实际服装行业需要之间严重脱离。
由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程改革中,考核标准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框架下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考核标准一般都是重视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性岗位的考虑较少,一些高职院校针对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考核往往是由一些劳动主管部门统一进行,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形式主义泛滥,很多考核结果都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说这种针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考核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性、公正性、规范性与权威性,但是,它仅仅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任职资格,并不具备太多的实践意义。因此,一些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在工作岗位显得有些束手无策,缺乏实践经验。
四、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路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专业课程设置的切入点,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理念,改变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改变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课程改革目标,采取一定的创新思路,具体如下:
1.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应该科学规划好教学内容。
对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也是有着核心的地位,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当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学制缩短,学时减少的整体情况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从原先的传统教学内容改为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相对浓缩和相对拓展的教学内容得到合理科学的设置,尽可能的保证教学质量,这样才有可能完成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计划。具体来说,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就是要合理归纳和取舍有效的教学内容,将知识面合理拓宽,尤其是把需要的知识充实到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当中去,让设计紧贴社会,扩大教学空间。
2.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服装实践课。
这就是说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应该将缩短了的两年学制的教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内容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設置,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好服装设计的多种实际技能,通过越来越多的实训课机会来保证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完成。当然,除了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中的实训课以外,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还应该有意识的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让教学进度能够与实训课之间进行良性互动与配合,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与能力。在当前学制缩短,内容增多的情况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应该把实训课的时间放在课外,也可以有意的安排教师进行课外辅导。这是因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本身就是实践性人才,需要有熟练的技能,仅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巧,才能适应将来企业生产部门和设计部门的实际需要。
3.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对学生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服装设计对创新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落实社会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以提升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水平实践证明,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服装设计生产企业在运转的过程中,聘用更多具有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人才,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制定能够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施方法,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练习水平和创新思维意识。
4.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的各个企业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服装企业亦是如此,开始从传统的模仿加工企业向着自主化研发的方向发展,从品牌经营向着企业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服装市场需求和潜力很大,服装企业的服装生产规模、市场覆盖面、服装销售渠道等都给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服装设计专业开始向着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服装设计工作的科技含量。服装设计科技含量的提升,使得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专业技能、电脑操作等相关技能的培养。同时,随着服装市场的潜力凸显,市场对服装营销管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为契机,开设服装营销管理等课程,丰富学生的能力构成,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应该重视服装设计的文化教学和创新。
服装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下,服装能表现出特殊的民族性。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了解和使用民族优秀文化元素的水平。民族的特色是服装设计创造性的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和教学产生出优秀的服装设计成果。民族文化作为某一个民族人类文明的外在表现,是文化的一种拓展和演变。所以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选定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设计元素的民族性也要重视设计元素的世界性,两个方面的并重是提升服装设计效果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以发展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设计发现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为目标。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服装展览会、服装设计大赛服装高端作品的交流等活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外的顶级服装展示会,提高学生对世界服装设计潮流的认识,使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教师甚至可以在企业里任兼职设计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里实习或兼职,从而真正进一步明确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冬.服装设计课程的“深度教学”[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1(9):137-140.1.
[2]王珉,潘先伟.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51-52.
[3]向丽,刘晓欢.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的现状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4]尤志华.服装设计与解构主义[J].美术大观,2007(07).
[5]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