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9-05-14王增轩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家庭教育

王增轩

【摘 要】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多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向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课程改革前提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关键词】身心健康;潜移默化的教育;科学的态度;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2-02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的教学生活中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多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向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我从事小学六年级工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小学、初中的衔接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正面临着生理和个性两个方面的急速发展,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潜能生,他们开始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不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必须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假如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取恰当的方法,学生会表现出一种消极、厌恶感,甚至产生对抗情绪。那如何才能使六年级的这一部分潜能生开启心灵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1.自控力差。

遇事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即使较轻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而短暂的情绪反应,本来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而自控力差的学生却火冒三丈。

2.社交能力日益加强,但辨别能力稍差,波动较明显。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较为明显,且危害性大,表现为“顶牛”、“不受教”、“自暴自弃”,与他人交流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

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1.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1)正确看待儿童和教育。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教师对儿童要有一个总的认识,而且是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儿童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教育思想。这是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2)优化环境,陶冶学生健康的心灵。

我认为环境对于一个人身心发展尤为重要。小学生尤为如此。如在学校操场上,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3)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教师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了,可以说朝夕相处。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学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2.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1)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母子间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会到人的尊严。父母的倾听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熟悉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倾听。

(2)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行要得体。

每一天,家长的情绪、言行都影响着孩子。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家长们都面临着种种压力,劳累一天后,还要为孩子操心,许多家长就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靠骂孩子来发泄淤积在心中的不满和焦虑,在家长的这些不良情绪、不得体语言、不恰当行为的影响下,孩子心中布满了惧怕、悲观、憎恨与不自信,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影响到他们的心境。

3.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

其实在小学的各学科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心理教育,我们应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思考,谨慎地选择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都歌颂着一些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特征的人和行为,像小学语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桥》等等課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如果适当的利用这些事迹,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暗示。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会仔细观察,发现真理;学习《桥》,懂得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会起到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英语lets play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要与人合作。

4.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我在教学活动中,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打电话》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小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在生活活动中,通过做值日、整理衣物、检查个人卫生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小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了小学生的自信心。

我还记得《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有这么几句话:“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沿着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上下求索,共同撑起心理教育的一片蓝天吧。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家庭教育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