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敬畏之心
2019-05-14裴正
裴正
中国传统士大夫里知荣辱、讲自爱、存敬畏者大有人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叫叶存仁(1710-1764)的,做了30多年的大官。离任时,手下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好生纳闷。等至明月高挂,发现又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的临别赠礼,故意等至夜里以避人耳目。叶存仁看罢,当即赋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吟毕拒礼而去。
《论语·季氏》中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人生“三畏”则是: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着做人的基本准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底线,最终一路平步青云,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句话讲得好,“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也是只有敬畏法纪的人,才不会逾越法纪的红线,进而心底坦荡快活地生活。
反观近年来,食品、产品等领域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究其根源,就是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一己私利,丧失了对生命、对道德、对职业规则、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之心,没有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这种种短视自私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危及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殊不知,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只有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才能留着福气,远离祸患。
中组部原部长李源潮曾在多次讲话中谈到敬畏。他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踐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当然,需要敬畏的还有很多,如敬畏长辈、敬畏自然、敬畏文化、敬畏良心等。心怀敬畏,我们就会懂得仁爱,就会知道感恩;心怀敬畏,我们就会知廉耻,讲德行,就会行有所止,自爱自省,也就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