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照进现实
2019-05-14罗奕频
罗奕频
摘 要: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小学音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观点是在小学音乐新课改及其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作者基于多年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经验,对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教育者,特别是一线教育者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107-02
一、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情境教学法即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或创造一个生动而具体的情境,通过该情境来引导学习者产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教材并发展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新课改强调音乐课程的实践性,即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将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践行到实际教学中。
情境教学法的使用,通常是教师在进一步完善和处理社会和生活素材之后,将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中,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种手法也类似于罗扎诺夫提倡的暗示教学法。
音乐情境课堂教学即教育者根据教材中编设的素材,通过自己设置的课堂情境,来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们在情境中体会知识带来的乐趣,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领悟音乐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同时,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认真研习小学音乐教材每一课的具体因素,如不同的乐章、力度、节拍等,尽可能地探索音乐中描绘的意向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特征,利用适合不同教学内容以及不同学生的特点的情境教学,最终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自愿地学习。
二、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原则
(一)设置真实有效情境的原则
目前,音乐情境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认识到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但单纯为了设置情境才去设置情境,甚至设置虚无缥缈的情境来欺瞒学生,这种做法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会使得学生心中的音乐教师形象崩塌。设置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和解决问题,并带给学生和教师积极的情感体验。它表达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客观现实的好奇,以及对教师的爱和尊重。
(二)营造趣味愉悦氛围的原则
新课改提出:“中小学音乐课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情境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提问,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创造的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将音乐学习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获取的过程。
(三)创设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则
在进行音乐课堂的情境设置时,教师应以学生的体验为中心,并运用亲切的语言、语气和教学风格。音乐教师应尊重、关心、相信学生,以使学生给予自己积极的回应。当这种师生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时,小学生将像喜欢音乐老师一样,喜欢上老师所传递的音乐内容,最终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应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置
设置情境是为了帮助教师以更丰富、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情境的选择取决于教科书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以及教学任务。音乐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内容和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和难点。此外,教学中的设计不能一个接一个地堆积起来,而是应该巧妙地应用和合理地结合。并非所有类型的情境都必须使用到,但每一次的运用都需围绕教学内容构建,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民歌《新东北风》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话东北、唱东北、演东北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东北,感受东北的风土人情,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这首东北民歌。在教学的拓展环节,可以通过回忆学过的湖南民歌,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又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歌曲《猜调》时,教师以“云南音乐之旅”为情境主线,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云南。也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云南民歌来唱一唱,如《阿里里》等,来引入歌曲《猜调》。在第二、第三课时的欣赏民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贵州民俗村一日游”“快乐四川行”情境,并以此情境为主线开展教学。这样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创造情境的目标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创造情境时应充分考慮学生的认知水平,熟悉学生接受知识和处理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创建适合的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迅速,他们对具体情境中的元素的兴趣和理解胜过对抽象元素。所以,当教师为小学生创建音乐情境时,应该多使用图片、动画等元素。例如,在学生欣赏五年级下册管弦乐作品《彼得与狼》时,教师播放《彼得与狼》音乐童话动画片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音乐童话《彼得与狼》。图片和动画相结合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音乐的发展和状态,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赏析五年级上册音乐童话剧《乌鸦与狐狸》时,教师边给学生听音乐童话剧,边播放动画片,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模仿故事主人公的表情和动作,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歌曲的学习中,并积极参与综合表演活动。
学习者自主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水平,二者之间尚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儿童已经存在的能力与在他人帮助之下达到的能力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当教师创造情境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和协同合作的形式,在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情境的创设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逐渐失去对知识的怀疑和思考的能力,教师是课堂中的权威。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体制越来越完善,学生的学习地位逐渐受到学者和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参与,开始阐明学生的地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简明扼要,积极营造有利于课堂的良好氛围。
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和教学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通常对那些成绩较好或活跃在课堂上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由于教师的教学过程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因此,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关注,以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学习。此外,还需要观察那些不经常表达自己观点的中等生,并及时对其课堂反应做出积极评价,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还应及时观察学生对课堂情境创设的反应,看他们是否理解情境和学习内容的关联,以及是否对情境产生兴趣。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课堂思路和教学手段,反思教学,逐步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中的《踏雪寻梅》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画面出示雪景、小桥、梅花等图片,通过视听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静静欣赏,细细体会。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很快融入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教师接着再引出歌词,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歌词大意,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意境,为后续的歌曲演唱做好铺垫。学生很快便学会了歌曲,并用歌声和动作将歌曲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唱出了歌曲的韵味。
又如,在学习《卢沟谣》时,可以让学生边看史料边听歌曲,以充分感受歌曲所展现的历史背景、音乐形象。学生在这种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结合的情境中,走近了历史,了解了歌曲的内涵,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操,特别是对克服厌学心理有一定的作用。
(四)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对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反应来了解学生对自己创设情境的接受程度,以便随时调整和控制课堂教学。积极开展课外教学反思,观摩和模仿优秀音乐教学,提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另外,教师也应该多接触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板以及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与他们交流,并照顾到每个学生。
作为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身专业素质。教育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态度对待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每一堂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音乐课程中各个领域的不同要求要融入每节课、每个作品中去,所以,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在创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将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并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师实施课堂情境教学也是一项创造过程,需要在熟知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创造性的思維,让学生通过生动和丰富的课堂来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
四、结语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也看到了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情境教学,运用各种手段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并运用语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吕慧娟.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209.
[2]王丝雨.关于激励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A].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