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伎乐龙虎纹石函研究

2019-05-14王秀玲

关键词:龙虎百戏舍利

王秀玲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石函,是舍利的容纳供奉之具,也称作“石匣”。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石函属北魏时期,此后历代均有发现。河北定县出土的北魏兴安二年(453年)石函是目前考古过程中发现较早的佛塔埋藏的佛舍利容器。[1]在中国境内发现的瘞埋舍利的容器多种多样,有瓶、罐、灵帐、函、棺椁等,其中舍利函的质地有石、陶、砖、金、银等。

一、伎乐龙虎纹石函形制

伎乐龙虎纹石函,北魏时期,砂岩石质,一面开口,无盖,现藏于山西省大同市北朝艺术博物馆。长32cm,宽18cm,高11cm,石函中空。

石函为一侧开口的龛式,与发现的同时期的石函形制类似,但略有差别。河北定县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北魏兴安二年(453年)石函,形制与伎乐龙虎纹石函一样,均为一侧开口的龛式。[2]而河北定县北魏太和五年(481年)出土的石函形制也为平面长方形,但其高约 58.5cm,长 65cm,宽 57.5cm,略呈正方体,体积也要远远大于伎乐龙虎纹石函,且其盖作盝顶。[3]

北朝时期,石函多呈长方体,同时也出现了盝顶方形石函(表一)。盝顶石函的出现,也是受佛教石窟文化的影响,在云冈石窟的雕刻中,盝形龛是一种常见的佛龛形式,可以说它是舍利容器中国化的结果。自北魏出现,隋唐时期大量应用,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时期,沿用不衰。在宋元时期发展为带须弥座或莲花座的盝顶石函。随着石函的中国化,出现了一些不同形制的函盖,以形状命名,有庑殿顶函、四角攒尖式函以及带须弥座的函等。

表一 北朝石函基本情况表

二、伎乐龙虎纹石函纹饰

整件石函有四面浮雕纹饰,构成一幅“佛陀盛会,百戏腾骧”的画面。北魏时,伎乐盛行。道武帝拓跋珪在大兴六年(403年)下令“以备百戏,大飨设之于殿庭,如汉晋之旧也”,[5](P36-37)可见,北魏时期很大一部分“伎乐百戏”是继承汉晋传统。随着佛教传入及大批西域人涌入,很多西凉乐舞杂技高手将他们的技艺带入中原,并很快与汉族技艺融为一体。

北朝时期,百戏杂技是佛陀盛会中的重要内容,各大寺院在举行佛会的时候,竞相以杂技表演来聚集信徒。据《洛阳伽蓝记》中记载:“辟邪、狮子引导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时,缘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6](P36-37)这些佛会百戏的场面在石雕、壁画等文物中均有体现。

石函人物纹饰主要分布在石函A 面(顶部),为两男士伎乐人形象,身材壮硕,二人均束发,向后倒梳,回首;裸上身,小腹略隆起,下着犊鼻裤;双臂上下挥舞,左人一手叉腰,一手握“忍冬”,右人两手握拳抓“忍冬”;两人均一腿弯曲,一腿呈跪姿状,赤足,整体作舞蹈状。(图1)

图1 A面(函顶部)拓片

这件石函雕刻纹饰便反映了当时佛会百戏的场景,将伎乐固化,保存至今,颇为珍贵。伎乐人形体粗壮,上身袒裸,下着带褶短裤,既不属鲜卑服饰,也不是汉族装束、西域中亚的胡人装束,应属北方少数民族人士——“胡乐人”[7]装束,造型敦厚浑朴,动作古朴稚拙。他们舞姿雄健有力,充满阳刚之气,既受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更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

函面上伎乐人与同期石窟、墓葬中的伎乐舞人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莫高窟第228 窟壁画上两舞者[8](P48-49)作叉腰举手舞蹈状,与函面左伎乐人手臂姿态相差无几。云冈石窟第16 窟南壁东侧尖拱龛楣外雕六乐伎,多编发向后倒梳,应与函面伎乐人发髻相似。第9 窟后室明窗顶部八身飞天中四身为胡人,体格壮硕,一手叉腰,一手托莲,与函面伎乐人的体型和双臂姿势类似。

此外,司马金龙墓石棺床伎乐雕刻中,位于石棺床左侧最边处浅浮雕乐伎的姿态为:左侧身,右回首状,下肢左腿弯曲,下蹲脚着地,右腿弯曲膝着地下跪,半跪姿,与函面伎乐人神态基本相同。

动物纹饰主要是石函侧面C、D 两面上似虎的瑞兽纹(图2)以及正面E 面的龙纹(图3)。

图2 C、D面拓片

两虎作伫立状,回首,暴眼圆睁,张口怒吼,后肢呈交叉状,尾巴上翘,身材壮健,周围忍冬纹装饰。函面上龙神态凶猛,口吐火焰,作腾空飞舞状。描绘了杂技百戏中的乔装动物戏。

图3 E面拓片

动物纹饰应该是承袭了汉代画像石及壁画纹饰。南朝邓县画像砖墓中青龙画像[9]、丹阳胡桥吴家村墓“羽人戏龙”中龙的形象[10]与该石函上龙纹几近相似,龙身昂首翘尾,四肢类似呈三爪,尾巴长度、弯曲度相似,但角度略有不同,函上龙只显出一角,邓县青龙则两角俱现,体现出大致相同时期龙纹的基本特征,唯龙纹装饰略有差别。

植物纹饰主要是石函上的忍冬纹,也被称作卷草纹。忍冬纹是我国北朝时印度佛教东传的产物,是一种广为流行的外来装饰花纹题材,它既是南北朝时期因中外交流频繁而流行的“胡饰”,也是佛国天界和净土的象征。

此石函上的忍冬纹,均为独立个体纹样,可分为两型六式。甲型为对称型,以主藤蔓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结构,由奇数片忍冬叶组成[11],有三片、五片、九片、十一片等。函A 面二舞人中间的忍冬纹为三片叶式;左舞人右脚边忍冬纹为五片叶式;左舞人下方为九片叶式;函C 面瑞兽旁忍冬纹也为九片叶式,虽为对称结构,但藤蔓较其它自由,弯折度大;函D 面瑞兽旁忍冬纹则为十一片叶式。

乙型为自由型,忍冬纹造型变化丰富,主藤蔓弯曲自由,一式多是单个忍冬叶的自由变化或主藤蔓两侧叶不对称。比如右舞人手抓的忍冬;二式忍冬纹样则变化多端,主藤蔓上的叶大体呈向心格局,副藤蔓上的叶随意弯曲,却不失美感,如右舞人手臂旁边的忍冬花纹。

此石函上的忍冬纹与同时期其他物体上的装饰纹样相似。比如墓葬出土的棺椁壁画、铺首、瓷器、墓门门扉、门楣等装饰;北魏石造像背面、台座正面;敦煌莫高窟壁面装饰;云冈石窟雕饰等等。两舞人中间上方三片叶式忍冬纹与云冈第10窟后室南壁第三层西侧龛楣格内角饰的忍冬纹样一般无二。右舞人手握的忍冬纹饰(A 面右下方)与敦煌第251、254 窟斗栱装饰的忍冬纹饰相似。乙型二式与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南壁壁画中二侍女头顶上方装饰的忍冬纹样[12]类似。此后,忍冬纹与汉代流行的云气纹相结合,而形成了盛极唐朝的卷草纹。

四、伎乐龙虎纹石函功用研究

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文化影响的痕迹之一即为保存至今的舍利塔基、地宫和舍利容器,并且日渐盛行逐渐中国化。舍利函之功用,一方面,其作为盛放佛骨舍利的遗骨盒或匣,是一种微缩的小型墓穴,功用之一便是殓具或称为葬具。另一方面,因舍利函中所盛佛舍利的庄严性和人们的神圣信仰而又有供器或供养具的性质[13]。伎乐龙虎纹石函内也应藏有较为丰富的包含物,作为宗教仪式上的法器和供养品,但现在不清楚其出土状况,包含物信息更不得而知。

总之,伎乐龙虎纹石函,作为佛教物品体现出了北魏时期佛教东传对中国宗教信仰的影响以及中外交流的状况,是佛教文化痕迹之一。石函上雕刻的纹饰也体现了西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南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其与同期文物多方面、多角度的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特色与风格。

猜你喜欢

龙虎百戏舍利
泰国是拉差龙虎园宣布永久停业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章宏伟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蟋蟀争霸赛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辽《无垢净光大陁罗尼法舍利经记》考释
唐代百戏诗的主题研究
龙虎天师颂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