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的建设与管理

2019-05-13张瑞云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张瑞云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的功能与建设模式,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的建设与管理现存的问题,在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建设与管理的方式,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的管理质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使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更加高效、智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书架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3-0051-02

随着现代图书馆办馆条件的逐步改善,馆藏图书量持续增加,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需要创新图书馆书架管理的方式。密集书架是当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相对比较理想的书籍管理模式,能够将典藏、内阅及外借三种模式进行有效融合。密集书架的显著特征是节约藏书空间,能够将前后书架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轨道实现书架的移动,便于借阅和管理。相较于常规书架而言,密集书架有助于增加藏书量,且外观相对比较整洁,有助于图书的清扫工作,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使高校图书馆书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笔者结合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建设的价值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1 图书馆密集书架的功能与建设模式分析

1.1 图书馆密集书架的功能

密集书架是相较于开架书架而言的,开架书架多存放最新的图书及利用率相对较高的图书,读者能够直接面对图书,实现藏书、借阅工作的有效融合[1]。密集书架用于存放利用率相对较低的图书,多采用预约性的管理模式,读者通常不会直接面对图书,而是通过预约性的服务,在图书馆OPAC(Open Public Access Catalogue,开放的公共查询目录)平台查询相关的图书[2]。读者将查询到的图书信息发送给图书管理员,由图书管理员到密集书库中查找相关的图书。

密集书架管理的重点在于“藏”,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存储尽量多的图书,书架的数量与藏书量密切相关[3]。密集书库最好能够应用专业的密集书架,将多列书架安装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中,通过电动控制或手动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由于密集书架仅需要一个移动的行距,因而能够节约普通书架管理中每一列书架均需要包含一定行距的问题,可以在同一个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藏书数量。

1.2 图书馆密集书架建设的模式分析

密集书架的重点在于“藏”,但是其终极目的还是在于“用”。藏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高校学生阅读活动提供服务,为高校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图书馆的阅读资源[4]。在密集书架建設过程中,图书馆需要结合图书的特点、图书的功能等进行综合分析[5],如可以将仓储物流式的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融入其中,以电子便签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对每一本图书实施精确定位[6]。结合当前国内外密集书架的建设情况,其常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密集书架+RFID。其优点在于密集书架与RFID技术的融合使图书定位更加精确,有助于节省书库空间,藏书量相对较大;有助于快速查找图书,不需要来回倒架[7]。其缺点在于密集书架+RFID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前期工作量相对较大。②密集书架+排架法。其优点在于密集书架+排架法的藏书量相对较大,不需要倒架。其缺点在于在这种书架建设模式下,如果出现图书剔除等行为,则会对图书补充工作带来较大影响。③普通书架+RFID。其优点在于普通书架与RFID技术的融合能够实现快速定位,不需要来回倒架,且针对需要剔除的图书,后期补充工作也会相对比较简单,有助于快速激活图书。其缺点在于普通书架+RFID的费用相对较高,藏书量受到限制。④普通书架+排架法。其优点在于普通书架+排架法的费用相对较低,且在取出或增添图书时相对比较简单。其缺点在于该模式的藏书量相对较少,需要来回倒架。

综合来看,密集书架与RFID技术的融合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存储图书,且能够快速地对图书进行精确定位,但是其缺点在于建设成本较高。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本馆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密集书架建设模式。

2 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建设与管理中现存问题分析

高校图书馆在密集书架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多存在缺乏系统性规划、馆藏资源较混乱及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效果。

2.1 缺乏系统性规划

高校图书馆在密集书架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多存在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布局的情况,只是为了解决图书馆暂时性架位紧张的问题,忽略了其长远的价值,缺乏科学规划,所收藏的图书未能编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对其后期的图书管理、馆藏检索等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2.2 馆藏资源较混乱

在同一个书库中,差异性的纸质文献资源会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况,图书馆难以对其实施科学的管理。一些高校图书馆将老旧的书刊剔除出来,简单地放置在书架上,影响读者对图书的快速检索和利用。

2.3 管理不够科学

高校图书馆的书库多设置在地下一层或者是一层,在缺乏通风、防潮管理的情况下,相关的文献资源则易产生发霉或损坏情况。甚至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存在无人管理密集书架的情况,这也会增加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率。

3 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建设与管理的模式分析

3.1 注重统一性规划布局,综合考量应用价值

高校图书馆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舍空间,持续提升密集书库的存储容量。高校图书馆在密集书库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本馆藏书总量、实际建筑面积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整体设计与规划的质量,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建设与管理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需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密集书架应用模式,但是也不能简单模仿,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在研究其规律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科学等。高校图书馆可以适当设置总馆密集书架、分馆密集书架等,也可以在图书馆周围建筑中独立设计密集书架。

3.2 结合借阅率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检索服务系统

高校图书馆在对传统的密集书架进行管理时,会将一些图书设定为三线馆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发现其借阅率相对较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则需要在密集书架建设过程中统计各类书籍的实际借阅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二线馆藏资源,提升图书的利用率。

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优势,持续完善计算机检索服务系统,将密集书架中的各类文献资源详细地呈现出来,以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所需书籍的具体名称、出版社信息等,使高校图书馆密集书架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便捷、有序,在节约读者时间的基础上持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3 提升日常服务质量,健全借阅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各类先进的密集书架管理理念,掌握密集书架的管理方法,提升服务质量,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

高校图书馆需要完善文献资源的收藏原则,健全相关的借阅管理制度。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建成密集书库后,对入藏文献的进口实施严格管理,不能将密集书库简单地当作仓库。针对已经剔除的图书,高校图书馆则需实施数据调查,及时更新系统中的数据,提高读者数据检索的有效性,且注意避免相同藏书的出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图書检索与资料收集。高校图书馆还应制定健全的借阅管理制度,结合图书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将密集书库管理纳入常规管理范畴,由专职馆员实施管理。

4 结语

图书馆密集书架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特点突出、工作量较大的工作,高校图书馆需要提升对密集书架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密集书架建设与管理期间,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注重统一性规划布局、综合考量应用价值,结合借阅率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检索服务系统及提升日常服务质量、健全借阅管理制度等方式,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空间,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为高校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打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 史蓓.浅谈智能化书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以我市高校图书馆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32-34.

[2] 蔡福瑞,郭年琴.高校图书馆RFID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以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5):100-104.

[3] 张文忠,邵燕霞,王欣欣.高校图书馆大规模馆藏精准迁移模式探讨:以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6(3):1-3,5.

[4] 徐秀静,施文.浅谈高校图书馆密集书库的管理:以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1):8-10.

[5] 赵青.营造良好的高校图书馆晚间阅读环境:试析LED智能灯在书架上的安装[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3):188,190.

[6] 陈嘉懿.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浅谈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新思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54-58.

[7] 任晓锋.地方高校图书馆藏书模式变革探析:以榆林学院图书馆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1(6):60-63.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