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阅读空间拓展读者服务效率研究
2019-05-13刘姝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效率;提升;创新
摘要: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冲击下,传统读者服务应如何面对碎片化信息压力,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良的阅读体验,成为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调查数据,对图书馆服务创新提出建议和讨论。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4-0121-02
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电子阅读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于电子产品的阅读虽然也是阅读,但与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却是截然不同的。网络资源良莠不齐,读者也不能较好地处理阅读的碎片化问题,而传统图书馆阅读在培养读者专注、静心、深入思考等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图书馆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能极大地调动读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图书馆虽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因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更应结合时代特点,迎合读者需求,从根本上创新读者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1图书馆常见问题及讨论
1.1检索速度较慢,搜索信息不全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提出了各种要求,尤其对图书馆信息的准确性和复杂性要求较高。例如,图书检索需要做到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他们所需图书的全面信息,包括图书的各项基本信息、在馆内位置、数量等。如果信息检索出现较多问题,图书馆就会流失大量读者。笔者针对读者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读者在信息检索方面遇到了很多障碍,详细问题分类及整理数据见表1。图书馆在检索方面不仅有硬件更新换代不及时导致计算机卡顿等问题,而且在海量书籍整理上也有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1.2借阅程序制约服务效率
图书借阅是图书馆服务的重点项目,而由于存在借阅归还手续烦琐、人工管理不便捷等问题,读者可能在借阅程序上要多花费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从而导致整体服务效率不高,对这一问题产生不满情绪的读者数量高达65.8%。在重视效率的社会环境下,无意义的等待会消耗读者的耐心,从而引发阅读惰性等问题。借阅数量的下降同时意味着深度阅读人数的降低,这一问题通常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图书馆可通过固定场地、延长开放时间、增加管理人员等方式提高借阅程序的服务效率。
传统图书馆服务应尽量与时代相结合,使自身的硬件设备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注重效率,因此,图书馆借助技术的进步提高自身服务效率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图书馆应在馆内多设置自助借还机器,不仅可以缓解管理人员的压力,现代化的阅读空间还能使读者耳目一新,管理人员与时代的脱节感也会慢慢消退。
1.3与数字化管理脱节
信息化与数字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借助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信息流围绕在人们的身边,各种吸引人们视线的软件、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触到各种信息时,知识体系的建立不再像以前那样系统而严谨,从而导致乱象丛生,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读书使人明智,而如何使一本好书更快速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传统图书馆由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读者服务上未能抓住现代人的需求特点,致使图书馆沦为学生复习考试的场所,而不是自由学习、拓展知识、深刻思考的地方。图书馆与现代化的脱节就如同教室与生活的脱节,因此,图书馆应革新旧有的服务体系,建立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
2良好阅读空间的建立和拓展
在满足读者基本的检索、借阅、线上服务等需求后,良好阅读空间的创造也是图书馆必须重视的问题。图书馆具有网络和书店无法比拟的优点,同时,图书馆有着天然的文化氛围,文献覆盖面广,许多珍贵书籍、地方文献都只能在图书馆里找到。在这种环境下开展阅读能够较好地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因此,将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发挥到极致不仅可以增加深度阅读者的数量,而且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读者的成长。
2.1运用创新思维增加市民接触文化的机会
我国大力推行传统文化,这是综合国力上升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传统文化,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扬出去是每个国民都应该做的。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就与潜移默化的书本教育和拓展阅读密不可分。图书馆有着优良的文化氛围,因此,图书馆应多举办知识讲座、藝术品展示及文学艺术作品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还有利于其文化内涵的弘扬。图书馆还应定期向市民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举办原创、新颖的活动,遵循互动性、多样性、可传播性等原则,融入地方独特的文化底蕴,对于城市文化的宣扬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2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
刘姝:创造良好阅读空间拓展读者服务效率研究
每个人都有获取知识的权利,许多图书馆允许流浪者、拾荒者进馆读书,就是现代社会注重个人发展的好现象。作为承载知识的场所,图书馆不仅要向具有一定学历或青少年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而且也要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弱势群体中,残障人士、老年人、婴幼儿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自主阅读,因此,图书馆应通过建设无障碍通道、开放适合儿童阅读的读书空间、简化借阅手续、配置高度适宜的书架、打印大字体标签等措施,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开展阅读。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将儿童、老人等不同年龄段读者喜爱的图书进行分类,营造更舒适便捷的阅读空间。这种分类工作虽然前期较烦琐,但详细、清晰的分类却有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图书的收集和整理,减轻后期的工作压力。
2.3数字化图书管理
当前,社会上充斥着大量信息资源,好的资源管理平台也有很多,如我国文献领域的中国知网等,以及国外的众多文献收录平台,在文献整理和收录方面拥有非常好的时效性。但是,图书馆在电子文献领域的更新能力略显不足,因此,图书馆应联合这些资源管理平台,提升自身的检索功能,既可以拉动这些平台的受众量,同时也弥补了传统书刊收录环节的缺陷,实现图书管理的数字化。
3善用网络新技术提高服务效率
传统图书馆通常只做实体、线下服务,往往在便捷性方面优势不足。纵观互联网流量平台的发展,基于社交目的的平台体现了强大的用户黏性。图书馆可以借助这些平台的便捷性,为文化传播搭桥铺路,提升读者服务效率。如:腾讯QQ与微信的用户在年龄上分化明显,图书馆可以针对其用户的不同特征开展相关服务。微信用户的相对年龄偏大,以20岁到40岁的年轻人为主,也有许多中老年人热衷于使用微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建立相应的微信公众号等,界面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及时更新馆内资讯,分享优质文章,通过良好的线上服务拓展阅读空间。而腾讯QQ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图书馆馆针对他们的阅读服务应具有更多的创新性,以新颖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多读书,同时可通过趣味知识竞赛等小游戏,提高青少年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4结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认识自身不足,充实自我。由阅读引发的深入思考同样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现代社会碎片化信息对传统阅读模式产生较大的冲击,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创新速度,才能弘扬知识文化,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反思与创新,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信息的全面性、检索的便捷性等方面结合现代技术弥补自身缺陷,同时关注读者的实际需求,将图书馆的文化内涵真正有效地推广到读者心中,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读者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林武,刘建发.“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7(2):58-61.
[2]左素素.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88-91.
[3]许欢.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的建立与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1):109-112.
[4]梁建文.社会阅读:拓展图书馆生长空间——对提高读者阅读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3):120-121.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