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析

2019-05-13李雨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阅读推广图书馆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移动互联网;策略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国民阅读呈现出新特点,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面临新挑战,因此,图书馆必须转变思路,以互联网为重要抓手,通过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精心设计阅读推广载体、完善阅读推广体系、培育阅读推广专业队伍等方式,全面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中图分类号:G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4-0006-03

1移动互联网时代国民阅读呈现新特点

1.1传统媒介阅读处于式微境地

传统媒介指图书、报纸、期刊等各类印刷型纸质媒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年来发布的我国国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阅读率、阅读数量还是阅读时长,纸质媒介阅读均处于式微境地。以2017年为例,在阅读率方面,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9.1%,较2013年的57.8%略有上升,纸质报纸、期刊阅读率分别为37.6%和25.3%,较之2013年的52.7%和38.3%分别下降了15.1和13个百分点;在阅读数量方面,我国成年国民的纸质图书人均年阅读量为4.66本,比2013年的4.77本略有下降,纸质报纸和纸质期刊的人均年阅读量分别为33.62份和3.81期(份),较之2013年的70.85份和5.51期(份)均有大幅度减少;在阅读时间方面,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的读书时间为20.38分钟,比2013年的13.43分钟有较大增幅,人均每天阅读报纸和期刊的时长分别为12分钟和6.88分钟,较之2013年的15.5分钟和10.05分钟均有明显下降。传统纸质媒介的吸引力在弱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1.2数字化阅读的比重逐年攀升

数字化阅读是指依托现代信息网络传输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数字化阅读率明显上升。在2013—2017年五年间,我国成年国民的数字化阅读率由50.1%提高到了73.2%。2017年,分别有59.7%、71%、14.3%和12.8%的成年国民通过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手机和互联网的人均每天接触时长分别为80.43分钟和60.70分钟,较之2016年分别增加了6.03分钟和3.48分钟;微信和电子阅读器的阅读时长为27.02分钟和8.12分钟,较之2016年分别增加了1.02分钟和2.61分钟。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

1.3碎片化浅阅读倾向明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随之加重,因此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与自己最具适配性和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希望通过消遣和娱乐性的阅读消除压力、放松身心。相关调查显示,“网上聊天/交友”“阅读新闻”及“看视频”是我国成年网民在网络上进行的主要活动。深阅读逐渐让位于浅阅读,近年来这一倾向愈来愈明显。阅读的本质在于积淀个人的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和品位,而大量的浅阅读容易使人浮躁,对青少年的成长更是十分不利。

1.4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亟须转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压力日益增大,其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数字文獻资源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量。同时,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也取代了图书馆的多项服务功能,图书馆不再是读者获取情报信息的必选项。此外,一些图书馆对新形势下的国民阅读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及时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变化,仍停留在坐等读者上门借还书的被动服务模式之中。因此,近年来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流失情况严重,文献借阅数量逐年下滑。

2移动互联网时代须大力推动国民阅读

2.1全民阅读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民的阅读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今天,全民阅读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国为了提高国民的阅读能力,纷纷出台相关法律,如美国的《卓越阅读法》、韩国的《读书振兴法》、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等。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全民阅读,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视。

2.2阅读事关个人素养的提升

李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析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曾说过:“读一本好书便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图书馆使学子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作为维护个体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的手段之一,图书馆是一道精神的屏障,拉开了人与浮躁的功利世界的距离。”对于个体而言,阅读和学习的意义重大,它是人们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在网络信息时代,随着新知识、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不进行阅读和学习就无法了解新知识和新事物,也无法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阅读和学习已成为新形势下国民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个人发展的不二选择。

2.3阅读推广应成为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相关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有37.7%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有39.5%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有64.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庞大的读者群体、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同时承担着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职能,理应成为全民阅读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六条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由此可见,进行全民阅读推广已是公共图书馆的法定职责。

3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对策

3.1树立“互联网+”新理念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载体和阅读方式更加多元化,从电脑到智能手机,从微博到微信,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图书馆应顺应这一趋势,自觉树立“互联网+”理念,将互联网媒介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抓手,扩大阅读推广的覆盖面,发展壮大读者队伍。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都建设了移动图书馆,借助网络技术增加了更多的服务功能。图书馆应进一步推动采编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系统等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互补,构建区域内馆馆互联、跨界联通、开放共享的服务体系,推动其向全媒体复合型迈进。早在2000年,上海市图书馆就利用互联网技术启动建设“一城一网一卡”的图书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逐渐实现了市、区、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书籍的通借通还,图书馆的文献外借流通量保持高速增长,市民阅读率领先全国。

3.2优化馆藏资源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主要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这两种资源各有优劣,缺一不可。图书馆不仅要从文献借阅情况、特色馆藏建设、读者阅读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购置新书,丰富并优化馆藏纸质文献资源,还应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推动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转变,使二者能够互补,共同发展。同时,图书馆还要加强馆内无线网络的建设,扩大Wi-Fi的覆盖范围,为读者下载数字资源提供保障。图书馆还应加强横向联系,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满足读者的需求。

3.3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形式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扩大宣传,如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介绍馆藏资源的分布、文献借阅流程及检索方法,发布图书借阅排行、新书推荐及讲座活动等信息,使读者更加熟悉图书馆,进而利用图书馆。此外,图书馆还应精心策划讲座、展览等活动,主动走出去,到机关、社区、企业等推广读书活动,激发民众的阅读热情。以杭州图书馆为例,该馆不断创新阅读服务手段,在2015年开辟了文学性选读和音频推送栏目——“声音图书馆”,读者既可快乐阅读,也可微笑聆听,至今已推出30期,很受读者欢迎。图书馆还应积极组建“图书馆之友”“读者协会”等各种读者组织,举办“读书会”“读书沙龙”等活动,为读者交流阅读心得提供平台。图书馆通过读者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来。

3.4架构从图书馆到学校和家庭的阅读推广体系

少年儿童是阅读推广的重点服务对象。相关研究显示,一个人如果在13岁到15岁之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将永远对他关闭。因此,各国政府出台了各种举措推动少年儿童阅读,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教育改革法案,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以及日本的《儿童读书活动的推进法》等。在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方面,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积极采购和宣传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书籍,还主动与社会各方联手,探索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努力架构从图书馆到学校和家庭的阅读推广体系,如:举办亲子故事会、阅读伴成长等活动,并组织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的体会和经验交流;开展“大手拉小手,牵手共阅读”“共享一个故事”“好书伴成长”等有奖读书活动,并联合学校和社区评选“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学子”等,营造全社会浓郁的书香氛围。

3.5培养阅读推广专业队伍

读者阅读方式及阅读习惯的改变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其必须建立一支既有较高专业水平,又有较高服务技能的阅读推广队伍。图书馆应选拔具备专业知识、熟悉信息检索推送及责任心强的馆员负责阅读推广工作,同时依托这些馆员开展阅读推广人的培训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阅读推广,共同推动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2012年6月,深圳举办了我国首个阅读推广人公益培训班,培训合格者持证上岗,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深圳也因此从“文化沙漠”变身成为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12-0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2]李雨.基于ICT背景的公共圖书馆纸质图书借阅式微困境破解策略探析[J].出版广角,2017(3):81-84.

[3]龙叶,刘彦庆,雷英杰.各国国民阅读推广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情报,2014(6):18-22.

[4]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8-11-04].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5%AC%E5%85%B1%E5%9B%BE%E4%B9%A6%E9%A6%86%E6%B3%95/18298885?fr=aladdin.

[5]人民网.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成就全民阅读[EB/OL].[2018-12-24].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424/c172318-26898012.html.

[6]凤凰网.深圳首批阅读推广人诞生[EB/OL].[2018-12-30].http://book.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0/12/18212692_0.shtml.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阅读推广图书馆
图书馆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