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敏感之心,走一趟绘本自我观察之旅

2019-05-13高翠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黑鱼婆婆绘本

高翠萍

孙绍振教授说:“没有一定的内部自我观察,任何外部观察都不可能深入,只有内部自我观察才能把外部观察效应向人物心灵深处推进。”自我观察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内心逐渐变得“敏感”,进而对身边的人、事、物也能时刻保持敏感度。天长日久,学生就能说出或写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了。我想,只有这样的自我观察才能成为他日后语言表达的活水之源。

显然,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言语表达时,训练其关照内心世界,重于引导其关注外在的观察世界。那如何训练低年级学生内心的敏感,让其学会自我观察呢?结合长期的低年级阅读教学实践,我确立了敏化学生心灵,训练其自我观察能力的载体——绘本阅读。

一、用敏感之心去读绘本,让自我观察充满诗意

绘本的特点:从文学的角度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象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性;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时,就要有意识地引领他们用敏感之心去看,去体会绘本所特有的文学、美术、结构诸方面的魅力。这样的看,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更深的本质。

1. 透过画面,让观察变得清澈。绘本阅读课上,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绘本所呈现的唯美画面,透过画面的意境,形成一个充满磁性的“情感场”。例如,我带学生阅读《14只老鼠赏月》这本书时,随着绘本最后一页画面的定格,我们的阅读课就定格在了14只老鼠的背影上。画面上,一切不需要的颜色都过滤掉了,只剩下一种湛蓝和黄色,纯净又充满了幻想。学生怎会错过如此诗意的画面?他们的情早就随着十四只小老鼠而去,他们的心早就飞到了小老鼠们在树上搭建的台子上去看月亮了。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月亮与同学交流,什么“嫦娥在月亮里头和玉兔玩耍”;什么“月亮像个圆盘,好想拿来当果盘”;什么“月亮妈妈睡着了,好想去她怀里躺一躺”……奇思妙想层出不穷。那一刻,我的心被学生的诗意观察灌醉了。

2. 还原文本,让观察变得丰满。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将绘本还原成自己的生活,从而让自我观察与内心体验更丰满。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我班同学已经读了不下十几遍,可谓是情有独钟。记得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时,我试着让他们想想自己的爷爷和约瑟的爷爷比起来,有哪些相同之处。同学们找到了许多:爷爷勤劳、能干、疼爱孙子(孙女)……我让学生再观察画面上爷爷的表情、动作,接着回忆生活中自己爷爷的表情、动作,把书中的爷爷还原成自己的爷爷,说说《爷爷和我》的故事。同学们竟然个个都能把爷爷捧上天。是啊,“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同学们在绘本阅读中通过还原文本,将长辈对自己的“爱”来了一次完美的感恩。绘本阅读课堂上,因为“还原”,学生的观察变得如此丰满,如此充满温情,他们的心变得如此敏感而又文艺。

凭借长期的绘本阅读教学中自我观察能力的训练,同学们的观察越发诗意了,童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看到一颗在荷叶上滚动的晶莹露珠时,能看到它在荷叶上滚动时的慵懒惬意,能看到它在阳光中升腾的闪耀光彩;见到一只小鸟从窗前飞过,能看到它送来清晨问候的快乐,能看到它招手示意的热情邀请……教师让情感始终伴随着学生的观察活动,教会学生用“敏感之心”进行自我观察,力求把大自然的一切都观察得有情有义,这样学生就能发掘出感人至深、充满童趣的表达素材。

二、用敏感之心去触绘本,让自我观察充满感动

绘本有着很多的表现技法,除了铅笔画、蘸水笔画、版画、水彩画、油画、压克力颜料画,还有照片、拼贴以及电脑制作等等。正是这样的多样化,给了绘本迷人的外貌。在平常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绘本这“迷人的面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事物时,不仅用眼睛看,更要积极调动各种感官,用手触摸表现技法不同的绘本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感受,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联想,调动口、鼻、耳去品、去闻、去倾听,去充分感触事物的形与味,声与色,动与静等各方面的美。学生在“触”的过程中,生发对周遭世界的感动,让心灵愈发柔软,愈发敏感。

1. 沉醉《花婆婆》,“寻找”让观察更深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寻找绘本中隐藏的每一个细节,学会深入地观察,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

例如,指導学生阅读《花婆婆》这一绘本时,我就把“寻找”作为本次学生观察绘本、阅读绘本的主基调。创作《花婆婆》这本书,作者对细节处理十分讲究,就连背景上的窗户、女孩戴的帽子和头上扎的蝴蝶结,都经过了考证,是严格按照上个世纪初时的样子画的。在阅读时,我就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去发现这些细节。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了花婆婆生活过的地方多么美丽,花婆婆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人生要做的“三件事”的,花婆婆是怎样完成“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的。在这样的寻找中观察,学生渐渐地被画面吸引,被文字打动,思维朝深度延伸、扩展,甚至产生了“真想去亲眼看一看她亲手种下的那些鲁冰花”的念想。

2. 化身《小黑鱼》,“触摸”让观察更细致。在这本《小黑鱼》里,李欧·李奥尼用了水彩拓画的技法,用实物拓印出鱼、水母及海藻的形体与背景,书中所有的小红鱼都是用印章刻出来的,只有小黑鱼是用笔画出来的。翻开这样一本书,同学们一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一头扎进了《小黑鱼》的世界,仿佛自己就化身为一条条“小黑鱼”。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观看阅读绘本,进而理解绘本,我充分利用这本书独特的绘画风格,引导学生用手去触摸每一幅画。当同学们用小手触摸过每一幅画面时,美好的童心便跟随着小黑鱼开始在海底历险、闯荡世界,学会思考,组织小红鱼集结成大鱼,勇当“眼睛”,吓走大鱼,实现自我成长。伴随着“触摸”的观察是那样的细腻,学生的内心亦随之变得愈发敏感。长此以往,他们对文字、对画面的敏感度会越来越强,这将成为他们读、写表达的鲜活源泉。

3. 牵手《猪外婆》,“倾听”让观察更温馨。随着绘本阅读的深入,我的学生接触了各种主题的绘本,一切都是温馨的、美好的。但生活并不全是美好。在绘本的世界里,“死亡并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于是,读书活动课上,我把玛格丽特·威尔德文、罗恩·布鲁克斯图的《猪外婆》带到了同学们的面前。我让他们翻开书,轻声地为他们读绘本,只是读,不做别的;同学们静静地边听边看一页又一页的画面,只需听与看,不做别的。我淡淡地讲述,将猪孙女与猪外婆迎送死亡的故事读得催人泪下,而画面中处处流淌着温馨的水彩加线描,将离别的悲伤一点点地冲淡。“死亡”的话题就在这淡淡、悠悠的倾听与观察中变得不再禁忌与神秘。我让同学们说说听完故事的感受。课堂上,有两个孩子这样对话——

猜你喜欢

黑鱼婆婆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别把婆婆当成妈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基于儿童行为观察下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绘本剧《小黑鱼》的开发推进为例
多看一眼都不行
献给婆婆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