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要“慧”教
2019-05-13沈新芳
沈新芳
第一课时是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在课堂的第一次见面对话,更需要教师有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引导,才会有精彩的呈现!笔者认为只要用心打磨,第一课时依然可以靓丽出彩!下面我想就三个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段,谈谈磨靓第一课时的策略。
由此及彼练概括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第二学段要着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认为概括能力的培养,需要不间断地实战。例如,《生命的壮歌》第一课時,我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学习概括故事的内容。
师:同学们,生字词我们学会了,课文能读好吗?请几位同学把课文读给我们听听。大家边听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蚁国英雄”一个故事就一个自然段,请你来读。(生读课文)
师:故事的起因是——
生: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
师:找到了书中的关键句来回答,不错。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说呢?
生: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
师:简洁又清楚,很好。故事的经过是——
生:蚂蚁们迅速扭成一团,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师:结果呢——
生:它们逃离了火海,也就是突围成功了。
师:你看,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就能把故事的大意读懂了。谁能连起来把这个故事的内容简要地讲一讲?(生答略)
师:你很善于总结,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把故事说得简洁了。其实,还可以说得再简洁一些,只用一句话,试试看。
生: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它们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地扭成一团,向河对岸成功突围。
师:有进步,但还可以再简洁点,再试试。
生:一群蚂蚁在大火中成功突围。
师:了不起!看,这么长的一个故事,我们12个字就概括得简洁而又完整了。一起跟着这位同学说一遍,记住这句话。
生:(齐)一群蚂蚁在大火中成功突围。
师:如果就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蚁国英雄”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突围。
师:同学们,看,我们多会读书!一个故事,我们读成了一段话、一句话,最后读成了一个词,就把书读薄了。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再来读“生命桥”。请三位同学来读,大家一起思考故事讲了什么?(生“开火车”读故事)
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生答略)
师:想想我们刚才读“蚁国英雄”时是怎么说简洁的,你来试试看。
生:一群羚羊被猎人赶到了悬崖边,它们秩序井然地向悬崖对面飞跃,最后成功地逃脱了猎人的追捕。
师:对,说成简洁的一句话,你再试试看。
生:一群羚羊被猎人赶到悬崖边,成功地逃脱了猎人的追捕。
师:对,还记得第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如何来概括吗?
生:一群蚂蚁在大火中成功突围。
师:对,这个故事讲的就是——
生:一群羚羊在悬崖边成功飞跃。
师:太棒了!你看,一个故事读懂了,我们就会由此及彼,读懂另外一个故事。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呢?
生:飞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次多么有趣的读书经历。我们把一个故事读成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我们从一个故事的概括中学到方法,用到第二个故事的概括中,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有些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喜欢把两个故事分开在两个课时完成,而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思路,进行资源的整合,将两个故事放在一个课时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一个故事读向另一个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有章可循,循序渐进——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 连起来说完整 → 抓主干说简洁;学生的学习有法可依,逐层深入——用第一个故事中学到的方法,将第二个故事读成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如果说,第一个故事的概括,老师侧重于方法的指导,那么,第二个故事的概括就是学生的实践探索。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挑战中,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概括由段到句、由句到词,复杂而丰富的语言变得简洁又精练。在这样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寻根问底探究竟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的定位。然而,有些老师认为这应该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认为第一课时对文章的初读,也可以带着学生往深处走一走。教学《少年王冕》第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按王冕年龄段读懂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生:课文讲述了王冕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到了十岁,因家境贫寒而去秦家放牛,十三四岁开始学画荷花,十七八岁离开了秦家,每天画画、读书的故事。
师:不错,年龄加事件的组合,就把课文的内容讲得简洁而又完整了。同学们,这样一梳理,故事的脉络也就清晰了。但你发现了没有,作者写王冕有些年龄段不见了?它们是——
生:八九岁、十一二岁、十五六岁。
师:说得对,那这些年龄段的事情有没有写呢?
生:没写。(多数学生认同)
生:写了。(少数学生点头)
师:到底写没写?静下心来默读课文,想一想。(生读想)
生:我觉得这些年龄段文章写到了。
师:哦,说话要有依据。你从哪里找到了蛛丝马迹?
生:同学们,请跟我一起来看:“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这句话,其实已经写到了八九岁。
师:原来,八九岁的时光,就藏在一个“眼看”之中。
生:请跟我接着往下看:“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这句话,十三四岁就藏在“不知不觉”中了。
师:你很善于发现。十一二岁不知不觉随着时光溜走了。还有发现吗?
生:同学们,请跟我看:“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从此”,就是从十岁开始,以后的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师:哦,原来“从此”中还暗藏玄机。
生:老师,刚才小朵的发现提醒了我。大家跟我一起看。“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也就是说,他从十三四岁开始学画荷花之后,十五六岁,也就这样一直学着画着,直到离开秦家。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原来这些年龄都写到了。那为什么作者不像放牛和学画荷花那样把事情写清楚,而要这样一笔带过呢?
生:这些隐藏着的年龄中发生的事情,跟写出来的是一样的,如果写出来,就成流水账了,读起来也觉得啰唆。
生:这样写,其实就更加突出了王冕退学放牛和学画荷花这两件事情。
师:是啊,重要的事情写具体,不重要的事情一笔带过。这样抓住典型、有详有略,就使得重点事件更加突出啦!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在初读的时候从未想过的,自然就会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没写”“写了”,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判断,学生的思维便在瞬间被激活。“到底写没写?”这便引起了学生的深度思考,而这,也恰恰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经过一番找寻和思考,看似不起眼的词语闯进学生的视野,抓住典型事件,详略得当地写以突出重点事件和人物形象,作者成文的匠心学生便也得以轻松领悟。
单刀直入看表达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教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书,换言之,这是一篇读后感。作者杨红樱从书的来历、内容和读后的感受三个方面来写,所以,我认为这也是一篇教学生如何写读后感的例文。笔者的第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就《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内容,也就是课文第7至12自然段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师:同学们读了这一部分,你对书中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PPT出示,生自读)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鲁滨逊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这一部分。他很聪明,荒岛上的生活异常艰辛,但他用智慧和劳动让自己生存下来。
生:“他还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说明他真的非常智慧,不仅让自己吃得饱,还让自己吃得好,这样就不会营养不良啦,而且还是绿色食品,健康得很哦!(掌声)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养了一只鹦鹉做伴”,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十分孤独,这只鹦鹉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可以陪他说话。
生:嗯,我读过这本书,鲁滨逊后来救下了俘虏“星期五”,他也是鲁滨逊在荒岛上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师:是啊,如果刚才的种植和驯养解决了食物问题,那现在鲁滨逊的精神孤独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谈到这里,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他是一个聪明、勇敢、坚强的人。
……
师:你们知道吗?这可是一本很厚的书哦,整本书有十多万字,但写进这篇课文中,却只有398个字,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静静地浏览这部分内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杨红樱在写书中内容的时候,语言特别概括,因为这本书我读过,就鲁滨逊落难荒岛、运送枪支弹药等物品去荒岛,就写了近万字,但在作者的笔下,一两句话就写完了。
师:是的,杨红樱的语言特别概括,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鲁滨逊救下“星期五”这部分内容叙述得也特别概括。
师:对,概括性的语言就将小说的内容写得简洁了。
生:老师,我发现了几个词语,“后来”“若干年后”“又过了好几年”,这几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就把鲁滨逊在岛上28年的生活表达出来了。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大家一起来看这几个词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几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跨度都特别大,一下子就把28年的生活全都写进来了。
生:这几个词语,不仅跨度大,还把鲁滨逊在岛上28年的历险生活写完整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上这样表示时间跨度大的词语,就把小说的情节写完整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仅仅这些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读过这本小说,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还有很多,但作者就写了他在荒岛上的主要生活。
生:写这些主要的经历,更能体现出鲁滨逊的人物特点。
师:看,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发现之旅!抓住小说中的典型事例来写就更加突显了人物的形象!同学们,把我们刚才的发现综合一下,作者是怎么把这么厚的一本十多万字的小说,写成398个字的内容简介呢?
生:作者用了表示时间跨度大的词语,保证了情节的完整;用上概括性的文字,使语言变得简洁;又抓住了典型的事例,突显了人物的形象。
师: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密码,我们很快就破译了,真佩服你们!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对一篇文章而言,学生更多的关注点在文章的内容,因为“谁都看得见”。但对于第三学段的教学内容,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看见“内容”,得知“涵义”,更要去揭开读后感行文“形式”的秘密。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大部分学生有过阅读的经历,在预习结束上这一课之前,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跟我交流阅读收获了。所以,在第一课时的初读之后,我便单刀直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着眼,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一本十多万字的书,在作者的笔下都只有398个字,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一问题,能够恰到好处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字里行间的文字进行深度斟酌和咀嚼后,學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作者行文“形式”上的秘密,便被学生一一揭开。更为重要的是,这也为学生以后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我要写阅读一本书的感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去写呢?这是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发现之旅。
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有一颗慧心,有一双慧眼,智慧地解读教材,智慧地设计课堂教学,智慧地引领学生发现与思考。这样,第一课时也会靓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