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茶嘴”

2019-05-13竺济法

茶道 2019年4期
关键词:刘禹锡诗作诗人

竺济法

茶多别称,尤以草木为最,如荼、茗、荈、蔎、横、瑞草、葭萌、英华、叶嘉、忘忧草、王孙草等;状物的有云英、云腴、绿尘、翠涛、甘露、玉英、玉雪、玉华等;拟人的也不少,如酪奴、清友、不夜侯、晚甘侯、涤烦子、余甘氏等。

“鹰嘴”、“鸟嘴”、“雀舌”三个以鸟儿嘴舌为名的雅称,不仅生动形象,并由此引申出另一个别称——“茶嘴”。

鹰嘴、雀舌,乃刘禹锡原创

检索诗文,较早或最早将佳茗比喻为鹰嘴、雀舌的,是中唐文学家、大诗人、名臣刘禹锡(772-842年),其著名的《西山蘭若试茶歌》开头写到:“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另一首《尝茶》亦写到:“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从“湘江月”可看出,此诗写于湖南某地月亮之夜。其中两诗均将“芳丛”与“鹰嘴”并列。

以“雀舌”喻茶可能亦始于刘禹锡,其诗作《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前四句写到:“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顾名思义,其中“龙须”亦是写茶,又多出一个别名。

较早以“雀舌”喻茶的,还有宋代大诗人、名臣梅尧臣(1002-1060年),其《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写到:“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从刘禹锡三吟鹰嘴、雀舌,说明他品饮的都是芽茶,包括宋代梅尧臣写到的雀舌,并非陆羽倡导的饼茶和宋代风行的龙团凤饼。

乌嘴茶

刘禹锡之后,晚唐著名诗人、大臣薛能(817-880年),在诗作《蜀州郑使君寄乌嘴茶因以赠答八韵》标题和开句,均写到鸟嘴茶:“鸟嘴撷浑牙,精灵胜镆铘。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全诗赞美鸟嘴茶清香甘美,胜过僧、道之灵丹妙药。

另一位与薛能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官吏郑谷(约851~910年),也在诗作《峡中尝茶》中写到乌嘴茶: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全诗意境优美,其中“新英”亦为茶之别称。诗人赞美偶尔所尝未名之新茶,滋味胜过鸦山茶、鸟嘴茶等名茶,尤其适宜酒后饮之。

与刘禹锡以形象思维原创鹰嘴、雀舌所不同的是,鸟嘴茶为茶之名称,具体含义未详。

岁月变迁,今日似乎未见蜀州鸟嘴茶,检索到广东汕头出产凤凰单丛乌嘴茶,其名称由来,因茶叶尖端部略有弯曲,或左弯或右弯,状似乌嘴,故称之为“乌嘴茶”。江盈科两写“茶嘴”

明代湖南桃源籍文学家、官吏江盈科(1553~1605-年),曾两次在茶诗中写到“茶嘴”,一是《从柴无锡乞惠泉》写到:

虎丘茶嘴绿娟娟,怪得僧家号雨前。

欲向北窗自煎吃,从君多乞惠山泉。

另一首《将由君山阻风》亦写到“茶嘴兼收雨前绿”。两处均明确“茶嘴”为谷雨前茶。其中“茶嘴”大概由刘禹锡“鹰嘴”“雀舌”引申而来,极言茶芽之细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形如雏鸟张开之嘴舌。

综上所述,刘禹锡、江盈科等诗人原创的“鹰嘴”、“雀舌”、“茶嘴”等茶之别称,包括相关提到的“龙须”、“新英”等别名,富形象思维,为中华茶文化平添了几分童趣,呈现出活泼泼的生气。

猜你喜欢

刘禹锡诗作诗人
现象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赏牡丹
“诗人”老爸
愤怒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述说
刘禹锡与《陋室铭》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