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透”与“红遍”

2019-05-13李卓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万山红赏析毛泽东

李卓

在备《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我注意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碧透”的“透”的释义问题,二是“红遍”的象征意义问题。第一个问题关系到感受毛泽东诗词风格、伟人气度;第二个问题关系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化解读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遗存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之前备课,因为对文本很熟悉,没有细究词义。这次备课,我发现“漫江碧透”的“透”字的释义有些模糊。此前一直将“透”理解为“透明”“清澈”的意思。人教版的教参也这样翻译——“近看湘江,漫江秋水碧绿澄澈”,教参补充的赏析资料这样解说:“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将“透”解为“透明”“清澈”,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透”字还有“极度”“极其”“彻底”的意思,相当于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如“恨透了”“熟透了”“红透了”。“碧透”也可以理解为“非常碧绿”的意思,“透”字强调程度深。那么,“透”该怎么理解呢?

在知网检索,未见有关此问题的论文。这个“小问题”值不值得关注呢?查阅资料,发现这个“透”字确实存在不同释义。一般多将它解作“清澈”,如張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注“透,透明,清透”,徐四海《细读毛泽东诗词》注“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丁三省《毛泽东诗词精读》赏析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满江的秋水碧绿透明,许多船只在江上飞驶竞渡”。但也有将其解为“极其”的,如王臻中、钟振振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注“碧透:谓江水碧绿至极”。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词典》则出现了注释与赏析矛盾的情况,其注为“碧透,谓湘江之水碧绿至极。透,与上文‘遍同为程度副词”,后文赏析说“‘透字用得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湘江江水的清亮见底,一览无余”,把“透”解为“清澈”的意思了。如此权威的工具书竟也对“透”字的释义拿捏不准,可见这个问题不小。

那么,“透”的两种释义取哪种更好呢?现已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只有这一个“透”字,没有旁证。从文义上看,两种释义都说得通。但是从感受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格这个教学目标上看,我觉得理解为“极度”“极其”“彻底”更好。词中“看”字以下之景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里的山不是“孤山”(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而是“万山”,“万”字极言山多;林不是“深林”(如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高林”(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初日照高林”),而是“层林”,“层”字强调山峦高低起伏所形成的层次;江不是“半江”(如白居易《暮江吟》“半江瑟瑟半江红”),而是“漫江”,“漫”即“满”“遍”之义,强调整个、全部;船不是一叶孤帆,而是“百舸”,“百”字夸饰船多。“万”“层”“漫”“百”四词,突出了范围广、数量多,很有力度感。再看副词,红的不是星星点点,而是“红遍”;染的不是一小片儿,而是“尽染”。“遍”“尽”二字,突出颜色之广布之浓重。试比较“山红”与“万山红遍”——前者是一般化的描绘;后者仅多了“万”“遍”两字,但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了——阔大的场景、饱满的画面、浓重的色彩、遒劲的力量——这正体现了毛泽东诗词的典型风格。事实上,橘子洲近旁只有岳麓山,算不上“万山”。所谓“红”,是指岳麓山脚的枫树林,算不上“红遍”(笔者曾实地察看过)。这些常人眼中的寻常之景,在毛泽东看来却是那么壮丽。可以想见,面对此景时毛泽东诗兴飞动、情绪昂扬、意气豪迈、胸襟广博!

所以,把“透”解为一个程度副词更好,这样“碧透”与“红遍”构成了对仗,“透”字就增强了词中的夸饰力度,突显了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征。毛泽东习惯用一些数词、形容词、副词进行夸饰,以放大他的独特感受,突显他的主观情绪。

课堂教学时,以辨析“透”字释义切入,能激发学生思维,以小见大,感知毛泽东诗词风格。当然,不能仅以“透”字来讲,还要联系全词来看。开篇的“独”字,不是“孤独”,而是“独自”“独个”的意思。毛泽东虽是独自一人,但他并不感到孤独,反而有一种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气概。“寒秋”多有萧瑟、凄清、感伤的意味,但毛泽东却豪情万丈、意气勃发。再看几个动词,“争”字说船在江流中争相前行,“击”字说鹰似撞击天空般腾飞。这两字很有力量,有一种奋勇向前、搏击天下的气概。“翔”字形容游鱼的自由状态。这些眼前之景,让他感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这是何等昂扬的精神!再看上阕结尾处。“怅”字本意为“失意、懊恼”,这里表达激昂慷慨的情绪。“寥廓”指宇宙的广阔,广阔宇宙中的景象让他意兴勃发。由“万山”“层林”“漫江”“百舸”到“万类”,再到“寥廓”“苍茫大地”,意象不断放大。这些壮大无比的意象和前文的“独”字构成一种反差——一个渺小的个体,面对无限的大地、宇宙发问:谁主沉浮?这一设问、这一联想,非胸间装得下宇宙万物写不出,词句中要主宰一切的气魄隐约可见。眼中之景映射出胸中之情志。毛泽东笔下景象体现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气度——吞吐万物的胸怀、激昂奋发的意志、主宰万物的气魄。

再看第二个问题。“万山红遍”本是一种夸饰性的描绘,是说枫树林经霜后变红,但很多老师喜欢大讲其中的象征意义。人教版教参上节选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毛泽东诗词鉴赏》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种解读的来源。毛泽东诗词最早发表于1957年的《诗刊》创刊号上,1957年10月由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出版,这是第一本诠释毛泽东诗词的书,其中臧克家对《沁园春·长沙》秋景部分的赏析如下:

“上面写的全是一个人站在洲头看到的秋景。这景色画一般地赏心悦目,令人神往。这是写实,但却是经过艺术的概括。毛主席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把这些特征性的景物联成一个生气活泼的有机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诗的意境。写的是秋景,但毫无充满在过去一般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恰相反,这首词把秋天写得爽朗,活泼,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幅生机勃勃的秋的生命画图呀!这表现了毛主席宽敞的胸怀,乐观的情绪。”[1]

臧克家的讲解紧扣文本,平实晓畅,抓住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艺术个性,没有提到“万山红遍”的象征意义。到了1966年,郭沫若在解读文章中写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单独在赞赏红叶吗?我看不然。看到这样一片赤色世界,人们不能不发生种种联想……至少我们可以相信,当作者看到那么一个赤色世界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是会有八九年来国内国外革命形势的联想在交织着的。”[2]郭沫若由“红色”断定诗人心系革命,解读的主观随意性过强。“文革”时期,广大群众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热情高涨,随之而来的是庸俗社会学的解读模式风行一时,毛泽东诗词解读出现了严重的比附、牵强问题。不妨看一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眺望岳麓山上枫林经霜打过的红叶。主席不是单纯地贊美红叶,而是象征一九二五年前后红彤彤的革命形势。国共合作后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从一九二四年开始了大革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广州沙面洋务工人大罢工,胶济铁路大罢工,‘五卅反帝运动,省港大罢工,不断高涨;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组织了农民协会,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直接冲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治基础。总之,革命旗帜到处飘扬,革命烽火到处燃烧。这就是‘红遍‘尽染的真实写照。”[3]

应该说,这种解读有其特定目的,即不是把毛泽东诗词当作文艺作品,而是当作“革命史料”“最高指示”了。这种问题早有学者指出,“论者不去分析作品的意象和意境,而采用物物比附、事事象征的方法,对作品的社会意义进行政治图解,这是一种违反艺术规律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社会学的做法”[4]。但问题是,这种解读模式并未得到彻底清算,其流波可谓影响深远。九十年代一些学者的解读仍然如此,如“毛泽东在这首词的上段正是通过借景寓情的手法,象征性地表现出了他对当时蓬勃发展着的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当时祖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各省,工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确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势”[5],“‘红遍与‘尽染写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林特色,浑然似火,满山燃烧,真让人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发展和胜利”[6]。到本世纪,毛泽东诗词解读基本摆脱了庸俗社会学的解读模式,但是一些学者在对毛泽东诗词赏析时仍然习惯提所谓的“象征意义”,比如权威工具书《毛泽东诗词鉴赏词典》也说“红色,热烈奔放,象征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如火如荼”。为什么说“红色”象征着革命,而且是形势如火如荼的革命?其实,这种解读在文本中没有任何依据,只能通过此诗的写作背景去推断。而问题是,此词的写作背景目前尚无定论。《沁园春·长沙》最初在《诗刊》发表时未注明写作时间,1963年人民出版社的《毛主席诗词》注明写作时间为“1925年”——此书经毛泽东校订过,其时间可信。后来研究者根据“独立寒秋”推断时间为1925年8、9月间,即毛泽东为躲避军阀赵恒惕追捕来长沙期间。但一些新近的研究则提出不同看法,如杨德勇认为该词的创作时间应在1926年12月中下旬[7],丁毅认为写作时间为1925年岁首,不是因躲避军阀赵恒惕追捕,而是被陈独秀排挤来长沙的[8]。

既然如此,解读“万山红遍”就不宜说它象征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这个象征意义,其实是后来(尤其是文革时期)注解者附会上去的。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因袭旧说,大讲“红色”的象征意义。这么讲,会让现在这些没有经过“革命教育”的孩子们感到匪夷所思了。

注释:

[1][4]蔡清富编.毛泽东诗词名家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页.第319页.

[2]吴雄选编.毛泽东诗词集解.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18页.

[3]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飞雪迎春》战斗组编.毛泽东诗词笺释.(第二版).1967年10月第2版.第8页.

[5]郭双成.一个伟人的艺术世界毛泽东诗词注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

[6]孟昭龙等编著.毛泽东诗词六十一首赏析.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第95页.

[7]杨德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研究新得.党的文献.2016年6月.

[8]丁毅.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感趋向及其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

猜你喜欢

万山红赏析毛泽东
刘国辉
又见木棉花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王良实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