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错:多元指向的字词教学策略
2019-05-13马天怡
马天怡
[摘 要]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反复思考错误原因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汉字是由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复合体。识字是一个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的心理过程。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错误在所难免。“学错”能让学生的学从“不适”走向“适合”。既然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错误在所难免,那么教师就要正视,更要引导。教师只要利用得当,调适得法,因错设教,顺错而导,就能给字词教学“增值”,能让字词教学实现指向学力发展。
[关键词] 汉字;教学;学错;学生
“所谓识字者谓见之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也。”因此,识字是一个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的心理过程。一旦学习者的知觉不够准确或完整,或者记忆不够牢固,抑或分析不够缜密,就会产生各种错误。适合的教育必定是要“以生为本”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闻错色变,有时简单地说一句“不对”,将错误简单地轻轻带过,不再去过多引导。错误信息告诉教师,学生因为认知特点、知识储备等因素,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出现了“不适反应”,而这正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恰当时间。学错,就是教师把学习字词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因错设教,顺错而导,让学生的学从“不适”走向“适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到出错的原因,习得学法,提升独立识记汉字的能力。
一、在比较中“学错”
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混淆,这两类错误在小学中年级学生常见错别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大对这两类易错字的区分力度,引导学生比较——“同中求异”“近中求异”,准确识记、理解汉字,并在学错中给教学有效“增值”。
(一)同中求异,纠“张冠李戴”之错
对于有同有异的两个字,学生的心理过程一般是先求同。于是,在学习理解或实际运用时,他们会凭所谓的经验想当然把此字当作同音异形的别字来“张冠李戴”,全然不顾异形以及背后迥异的字义。
《桂花雨》一课中写到“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课堂上,当笔者要求他们用动作演示各自心中对“撮”字的理解时,绝大多数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把很少接触到的“撮”误以为是极为常见的“搓”,用两个手掌相对反复揉擦着。显然,他们把 “撮”字和同音异形的“搓”字混淆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差异。当娇嫩的桂花实物出现在眼前,再次品读描写母亲举动的“洗净双手”“撮一点”“放在水晶盘中”等词句后,外显的皱眉、摇头的举动就体现了他们内在的认知冲突。此时笔者适时引导他们查找字典,对“撮”字进行准确的理解。这个过程既是他们对“撮”的意义理解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情感的体悟过程——小小的“撮”字背后蕴含着母亲对桂花的珍爱之情。
在学习中,学生对一些新学的或者不常用的字词,常常会用与之同音异形的,并在口语中常用的熟字去替代对它们的认知,进而出现理解和书写上的错误。这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就字论字告知他们,却不引导其深究,那么过不了多久,同样的错误还会不约而至。所以,教师引导他们在品读、观察、聆听、思考、查找中学会比较,领悟到字形和字义的差异所在和其表达情意的作用,使其对字形和字义的认识有精确的反应。得了“言”和“意”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区别之法:遇到同音异形字,绝对不能想当然,要么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想一想,要么动手翻看工具书查一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恰当的、准确的才是最好的。
(二)近中求异,改“移花接木”之误
汉字博大精深。形近字的模样看看有点像,其实字的音、形、义根本就是不一样。但是,学生往往会忽略形“近”,误认为形“同”,甚至还会错误地改写汉字,进而出现移花接木之误。
“拣”字是《桂花雨》一课生字书写的难点。在上新课时,笔者用红色粉笔标注关键的“横折钩”这一笔画,没有过早提及形近的相关熟字。从当堂习字册以及之后的默写反馈情况看,学生掌握得很不错。但是,自从默写了 “栋梁” 一词以后,来了一个大反转:“栋”字第七笔写成“横折钩”,而“拣”字的第六笔却写成了“竖钩”。笔者知道引导学生正视错误的时候到来了。于是,笔者先在黑板上分组写下了两组字:“东”“冻”“栋”和“拣”“练”“炼”;接着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了关键的相异部分的笔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逐一给这些字注音,韵母部分也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学生们静静地观察了一会儿,敏锐地意识到了规律所在:韵母是“ong”的字右半部分那一笔是竖钩;含有介母“i”和韵母“an”的字,右半部分那一笔是“横折钩”。笔者适时地告诉他们:“声旁多表音”,在以后的书写中多想一下字音和字形的联系,类似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小学语文教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汉字。在后继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会遇到很多类似的形近字。上面的学错历程告诉他们学习形近字时要比较,不仅要比中求同,更要比中求异,要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去准确识记存在差异的部件或笔画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当错误出现时,教师应顺水推舟,引领着学生“学错”,适时地加以点拨,让他们通过探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后怎么做才能不犯相同的错误。这个过程把“言”的训练、“意”的熏陶和“法”的指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举多得,努力促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长此以往加强引导,学生对字的精细辨认、重现能力,以及自学汉字的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二、在思辨中“学错”
一个人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内省的过程,绝对不是别人的告知可以替代的,正所谓“心服口服”。当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时,不是简单地说“不对”给予判断,也不是“不该这样,应该怎么怎么样”抛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摸清问题所在。
(一)延迟判断,捕捉训练契机
很多时候,课本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一个学生敢于质疑课本,暂且不论其是非对错,至少说明他的思维具有难能可贵的批判性和一定的深刻性。而这正恰恰是当下很多学生缺失的思维品质。
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将近尾声时,一个学生突然产生了质疑,他认为课题中的“盗”字用错了,不如用“取”字更好。顷刻间,教室里一片哗然,学生群体分化成了不同的阵营:有的赞同他的发言,认为既然普罗米修斯是英雄,是神,就不该用“盗”字来形容他;有的盲目地认为只要是书本上总是没有错的;有的觉得“盗”肯定比“取”用得好,至于具体原因说不上来;有的甚至觉得他们的发言听听都有理,不知孰是孰非。思维训练的契机往往转瞬即逝,当这个美丽的“学错”历程因“盗” 字出现时,教师不应马上亮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适时地给予提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辨:
师:为何作者不用“取”而用“盗”呢?大家可以从火原先的归属权、普罗米修斯的动作和结果分别想一想。
生:虽然普罗米修斯的出发点是因为同情人类的困苦,但是火原本只属于天庭,不经过主神的同意随意去取就是“盗”。
生:虽然他很有智慧地“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但这一系列做法的确就是“盗”。
生:因为“盗”火,他违抗了天规,最终受到了宙斯的严酷处罚。
师:明知不可为,普罗米修斯为何还要“盗”呢?
生:因为他知道宙斯是不会同意他直接把火种带到人间的,除了“盗”没有更好的方法。
生:虽然知道“盗”, 他会受到惩罚,但是为了人类还是这样做了,并且不屈不挠、无怨无悔地面对惩罚,说明他真的是一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
生(提出质疑的那个学生):我觉得他是一个侠盗!“盗”字非但没有用错,而且还用得好啊!
“盗”字运用的适切性在学生的思辨中开始显露出来。他们从最初判断“用错了”“虽然知道用得好,但是说不出缘由”,到最后不但知道“盗” 字用得好,而且还知道好在哪里。经历了主动质疑、深入思辨、积极探究和多元解读的全过程,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显得更丰满,学生思维也更趋严密。
从思维形式看,中年级的学生依然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区间。他们对字词的理解还往往停留在表层。这个关键期,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做是非对错的判断,由于较强的向师性,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其思维活动不再向纵深处迈进一步。教师的延迟判断,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更大的思维空间。当然,教师也不是做甩手掌柜,任其瞎想胡想,而是要适时地提示思考的方向,让他们拥有由表及里体会汉字深层含义的抓手。
(二)主动反思,完善训练实操
学生的思辨也引发了我的自我思辨。因为学生的学,往往和教师的教有着密切关系。有时,学生学习字词中出现的错误,也可能是因为教师引导上的缺失。还是以《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例,审视自己的教学,笔者是按着教参上所写的“无火”“盗火”“受罚”“获救”四个部分进行导读的,没有过多地对“盗”做整体性的梳理,“盗火”的难度之大、后果之严重也没有很好地得以彰显,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盗就是偷”,甚至给“盗”字打上了绝对性的贬义印记。试想,将导读做一下调整,以课题中“盗”字入手:普罗米修斯为何要“盗”?如何“盗”的?“盗”的结果如何?这样的导读主线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能让他们不仅能透过“盗”字明晰事情的先因后果,还能深切地感悟到普罗米修斯的内心想法,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学生的判断、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也会更有高度。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简单评判孰是孰非,或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认知,可以延迟判断,引发他们在“学错”中思辨,在推敲中探求究竟,明辨正误是非。他们的思维也会在这个进程中趋深刻、严密。而教师也要“学错”,顺藤摸瓜,摸清学生出现错误的源头,对今后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维的方式。
三、在拓展中“学错”
文化在语文课程中无处不在。识字教学要站在文化的基石上。汉字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当学生因认知特点和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尝试着利用汉字内含的文化元素做适度拓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学会一个字,更丰厚自身的人文积淀。而人文底蕴的丰厚,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阔”是《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中的一个生字。虽然对于组成“阔”字的三个部件“门字框”“三点水”“舌”都非常熟悉,但是当这三个原本熟悉的部件重新组合成为生字后,学生或许因为“三点水”一般都单独作为左边部件的思维定式,在书写该字时出现了错误:将三点水挪移到了门字框的外面。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世说新语·捷悟》中读到了一个故事:“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于是,笔者和学生们讲述了这个故事,之后欣喜发现:学生书写“阔”字的准确性提高了。每每有个别学生写错,同伴也会笑着告诉他:“想想曹操吧!他在门上写的是‘活,不是‘舌。” 于是,“阔”字的书写难点就在笑声中迎刃而解了。
用经典的历史故事对字进行重新包装,拓展其人文内涵,不仅帮助了学生纠正了一个错误,还引发了他们对于《世说新語》《三国演义》等整本书的阅读兴趣。而广泛的阅读恰恰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最佳路径。
学生对一个字的学习过程或许是短暂的,但是对文化的认同却是永恒的。教师适时地在字词教学中凸显传统文化,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与汉字相关的人文故事,他们会觉得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汉字是如此美好,会觉得母语学习是那么美妙。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然而错别字却成为不少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他们常常会读错音、写错形、会错义。教师适时运用“学错”的策略,给字词教学有效“增值”,指向发展其学力,错误亦能很精彩:比较让学生有“得言”“得意”“得法”的多重收获,思辨让学生的思维日趋缜密而深刻,拓展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于是,“学错”成为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成为一个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学力得以全面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09):60-61.
[3]汪潮.对“人文语文”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8,(0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