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9-05-13杨忠来
杨忠来
摘 要:本文作者分析归纳了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特征及对策为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人、车、路、环境等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系统构建的重要因素,作者结合电动自行车交通特点,分析了本市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在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所应采取的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对策
电动车的节能,价格低、快捷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广大百姓重要的日常出行交通工具。与此同时,每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对社会秩序和百姓家庭幸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一、电动自行车的特点
一是环保,电动自行车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对人体不构成危害。且不存在噪音,出行安静。二是节能,电动自行车每百公里仅消耗1千瓦电能,费用较低。三是低廉,相较汽车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价格较低,且不存在其他税费,适合大部分国人的购买力。四是方便,一次充电可以行驶30至50公里,满足了当前的上班族需求,且可以白天使用,晚上充电, 更有利于用户的经济效益。但电动自行车也存在一定缺点,其安全性较差且缺乏防护装置,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问题[1]。
二、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当前电动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多,但却并未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以致引发了较多的交通事故,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一是车速超标,根据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时速应控制在20km/h以内,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km/h。但当前多数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超过了30km/h,由于其以低时速设计,超速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问题。其次是车重超标,根据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重量应控制在40kg以内,但当前市面上的电动自行车重量仅超出了此标准,质量的增加导致惯性增大,发生交通事故时会加大撞击力,加重了损伤后果。最后是没有脚踏功能,根据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具备设置脚踏装置,且人力脚踏时,每小时的骑行距离不得超过7km。但当前多数电动自行车并未具备此功能,以致增大了电力驱动输出功率,为车辆超度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车速过快、制动性能差以及驾驶者违章等均属于电动自行车频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且相关部门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也增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2]。
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解决对策
调查分析可知,人为因素属于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比如闯红灯、占道行驶、无牌照上路、超载、逆行以及随意变道等。且电动自行车未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也属于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源。针对此,应在以下几个方便进行解决预防。
(一)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的年齡群体开展层次性的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强化道路规章制度的教育工作,以有效改变电动车驾驶者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并积极杜绝任何细节行为,全面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二)车速最高不得超过20km/h
实验表明,在低速状态下,电动自行车运行会增加里程,过高的时速不但会加速损耗车辆,且还会增加单位里程的能耗。加之受惯性作用的影响,电动自行车时速过快会在突然减速时滑行一段距离,冲击力较大会损坏车体,致使驾驶者无法及时停车,引发交通事故问题。
(三)做好检修工作
驾驶者应定期做好电动自行车的检查工作,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维修,充分警惕前叉及前叉组合件破坏问题。在电动自行车紧急刹车或遇到地面暗坑时,前叉及前叉组合件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严重消耗了车子的零部件,影响了构造件的坚固度。因此,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安全性决定于螺杆、车把以及着力点等部位的质量与受损程度,任何失控均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问题,因此驾驶者应定期检修。
(四)警惕电热失控问题
电动自行车的电热事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行车期间存在的热聚集问题,导致行车失控。当电动车连续运行时,在大电流条件下,某些接触部件会存在较大的电阻,出现发热问题,设计不佳会导致热量聚集,以致损坏电动自行车,甚至还会引发自燃问题。二是充电期间的热失控问题,部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质量较低,存在严重的发热问题,甚至还会引起自燃。对此,应采用措施消除电热失控问题,一是确保电阻的良好接触,严格控制接触电阻;二是在热聚点处增加阻燃物质;三是充分保证充电器质量水平,并严格控制温度,采用阻燃外壳。
(五)不宜过急制动
飞车主要指的是在短时间内车辆属于失控状态,功率型MOS管被击穿直通属于最为严重的车辆故障,此时电机会处于失控状态,瞬间的冲击力会导致车辆无法自控,强制刹车可能会失灵。任何人在此情况下无法采取理智的方法,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电动自行车制造商应选择质量合格的关键器件,且在道路行驶期间,驾驶者应与前方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紧急刹车。同时,驾驶者还应做好刹车片的检查工作,关注其弧厚度,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更换。
(六)加大路面的监管力度
在日常的交通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做好路面的监控工作,针对违法行为进行定期的整顿,采取专项整治措施,且在常态工作中做好交通违法行为的管控工作。实际管控期间,相关部门应充分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在结合路面实际交通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整治工作,查处路面的违规行为,比如闯红灯、超负荷载人、超速以及无牌无证等,全方位提升驾驶者的整体交通素质水平,强化安全意识。
(七)制造商严格遵照法律法规
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厂商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规范,做好质量的把关工作。当前部分消费者喜欢购买电动自行车后自行改装,这是非技术指标允许的,虽然改造后会提升驾驶速度,但并未配合改造相关的技术工艺,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甚至部分制造厂商只是一味迎合市场需求,擅自进行改造工作。对此行为,相关监管部门应做到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此行为,并增大罚款数额,真正由源头上打击消灭不合格产品。
(八)出台完善的监管制度
交通事故问题会引发责任归属、法律纠纷等事宜,对此,保险公司与交通管理部门应针对性的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条例,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详尽解释关于交通事故的责任归属、理赔方式等事项,以便确保交通事故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法可依。针对电动车出厂缺陷问题,则由厂商进行理赔,对此,一旦质量不合格或者进行违规改装时,厂商将会承担较大的事故责任。
四、电动自行车未来展望
此后电动自行车的设计应重点突出自行车的特点,遵循实用、轻便以及小巧等原则,以便骑行。且还应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比如石墨烯电池,充电8分钟可以运行1000千米。这样便为千家万户提供更多便捷、新型的电动自行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使广大市民可以共享现代交通带来的便捷性与安全性[3]。
五、结束语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长期性与广泛性。对此,全社会应做好电动自行车的交通管理工作,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并严格惩罚违法行为,真正由源头上管理,从而切实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许霖欢.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特性分析与管理对策[A].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7:8.
[2]邵毅明. 基于联合仿真的电动自行车典型事故碰撞响应特点研究[A].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8:8.
[3]许霖欢.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特性分析与管理对策[A].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