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部公房的沙漠书写

2019-05-13温迪

青年时代 2019年9期

温迪

摘 要:安部公房是战后日本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其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带有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色彩。他擅长利用独特的空间展开联想,尤其对沙漠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在安部笔下,沙漠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既富含春天般的生机与顽强,同时又是严酷和不妥协的象征。沙漠意象或多或少地遍布于安部公房诸多作品当中,被赋予了多重内涵。本文将安部公房笔下的沙漠书写归纳为“活的沙漠”、“都市沙漠”与“政治的沙漠”三点,尝试根据安部公房文学中沙漠意象的特点与意义归纳其沙漠的思想,进而探析安部公房的沙漠美学与创作理念。

关键词:安部公房;沙漠书写;故乡丧失;战争反思

在日本的战后派作家中,安部公房可以说是个特别的存在。他是小说家同时也是剧作家,他的“安部Studio”排演自创的话剧参加国内外公演。他的文艺触角延伸到摄影、科幻、广播剧、电影各个领域,对日本文学界、戏剧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作品背景较少涉及日本传统文化,更多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带有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色彩,在创作手法上多采用象征和隐喻,擅长创作独特的意象和空间引发读者联想。

日本评论界普遍认为,安部公房的作品具有“沙漠般的荒凉感和孤独中的乐观主义”的特点。安部擅长利用沙漠意象展开联想,在沙漠中创造非现实场景,或将现实生活与沙漠特点相结合,有效表达现实与虚构的空间冲突,引导读者关注内心感受。沙漠作为安部公房偏爱的意象,常见于他的多部小说和随笔中,除了广为人知的《砂女》,在其短篇小说《S·卡尔马氏的犯罪》中沙漠作为“活的有机物”的代表出现,“都市三部曲”的创作也与其沙漠思考中的边境精神紧密相关。在安部笔下,沙漠代表着乡愁,是幼时东北生活经历的再现;沙漠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持续不间断的流动中迸发生机;沙漠是孤独而荒凉的,如同都市生活的写照;又因沙不与任何自然界物质相融的特征,体现了顽强和不妥协的态度。

一、沙漠的思想

安部公房1958年发表了随笔《沙漠的思想》,其中明确表达了他对于沙漠的偏爱,“沙漠,或者说在具有沙漠性的物质中,总有难以言说的魅力存在。也许是日本没有沙漠的原因吧,也或许是我在半沙漠化的满洲度过了我整个少年时期的缘故。现在想想可以说是一种乡愁,即使是在回忆中,只要处于那半沙漠化的故土,依然能够回想起对于沙漠的憧憬。” 安部公房将自己对沙漠的执着归因于少年时期在中国东北的经历,沙漠对安部来说首先意味着乡愁,满怀着他对东北广袤而荒凉的黑土地的怀念,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安部1955年发表《奉天——那座山,那条河》一文,“我常常感觉自己是亚洲的亡灵,我徘徊在故乡的周边,却无法回归。”安部公房出生于东京,在他一岁时便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即当时的满洲国领地居住并度过了大学之前的时光。正是在中国东北,他开始对文学阅读和创作产生兴趣。

沙漠的创作蕴含了安部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自我剖析,也造就了安部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故乡,是带给人安稳、平静和归属感的心灵家园。对于安部公房来说,日本是民族和血缘意义上的祖国,他一直向往日本,但真正生活在日本让他感到陌生和格格不入;反而东北,是他生活了十多年的,熟悉的也是见证他成长的地方,更接近“故乡”的原意。出于侵略国的身份,安部不得不远离心中的故乡,只能将自己的无限渴望和依恋寄托在与故乡的黑土地相似的沙漠文学当中。沙漠代表了他的乡愁,也是他人生经历的写照,沙漠文学可以说是安部公房回归自我的人生书写。

二、“活的沙漠”——破坏的同时孕育希望

东北的沙漠是寒冷而干燥的,安部在东北的生活也是枯燥而贫困的,但他对于沙漠的理解并没有因此带有消极和绝望的色彩。“天空被染成一片暗褐色,令人快要窒息的沙尘天里,怎么揉也揉不掉的沙尘拼命往干涩的眼睑里钻。在那种焦躁的情绪中,不仅有不快,同时总感觉有一种喜不自禁的期待存在。他将这种独特的体验归根于沙与春天的联系。“大陆的春天总是在长长的冬天之后,随着沙尘突然袭来又突然离去。沙尘就像春天的象征……在破坏的同时也孕育着创造的希望。”安部赞叹沙漠的可塑性,砂砾本身是各自独立的,但当单独的砂砾汇集形成沙漠,风可以将沙丘塑造为各种形状,沙漠总是在不断地自我毁灭和重塑,安部公房看到了沙漠蕴含的生机与希望。因此在安部笔下,沙漠并不是单一和枯燥的,在文学作品中他意欲刻画出“活的沙漠”。

在《砂女》中出现了大量沙漠、沙丘的描写,“沙是绝对不会休息的。它安静、却又确实侵犯地表,使其消亡……”沙具有持续不断的流动性,安部赋予沙“活的无机物”的特质,沙在流动中不断破坏和重生。沙的流动使顺平感到“无法言喻的冲击和兴奋”,“他在心里描绘出沙的流动的姿态,有时甚至被一种错觉攫住:自己的身体似乎也开始流动起来。”顺平想要化身为沙,进入沙漠的视角重新审视自我和原来的生活。“都市沙漠”的冷漠驱使他逃离,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生活单调而无意义;教师的工作年复一年机械性重复,学生一代代如沙般流动远离,只有他被身份困住,没有新意,更不见光明;妻子称他为“精神上的性病患者”,婚姻生活是荒芜的,找不到变化的突破口。与其回到原来僵化的、千篇一律的生活还不如待在沙丘,这里的村民和砂女似乎更需要他。他将自己发明的蓄水装置命名为“希望”,因为他在沙丘中发现了曾经在都市生活中找不到的存在意义。“如果没有舔舐过沙子,也就不会知道希望的滋味。”在沙的持续不断的流动中,在村民们“爱乡精神”驱使的清沙活动中,在与砂女稳定的日复一日的劳动中,他发现了自己真实的追求和生活的意义:其实在都市亦或是沙丘没有什么不同,只要怀抱一种积极生活的精神,在实践中挖掘现实,面对人生,勇于改变,就能找到自我意义和存在价值。

三、“都市沙漠”——现实的困境与出路

20世纪60年代是安部文学的创作高峰,《砂女》之后,他相继发表了《他人的脸》(1964)和《燃烧的地图》(1967),以东京为代表的都市成为安部创作的主舞台。60年代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日本人传统的集体意识开始瓦解,个人意识大量凸显出来。安部公房将这种状态看做社会整体的迷失与混乱。日本战败的影响尚未褪去,急速发展的经济生活又把人们卷入新时代的潮流,既有的集体观念崩溃,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大都市的生活中,个体的力量渺小又苍白,陷入精神的空洞与不安。在安部看来,都市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而生活其中的人们就像是一个个孤独、無力的沙粒。

最早將安部公房的作品译介到西方的费洛娃曾评价,“安部在叙述人际关系的时候,总是将‘都市沙漠中的人际关系放在心上。在大都市错综复杂的混沌中生活的人们,对于他来说,都是被无名无关联的群集的大海所吞没的‘失踪者,如同沙漠中无数个坍塌沙丘中的沙子一样无法把握。”在《他人的脸》中,主人公因为实验毁容陷入自我迷失,他制作了一张以假乱真的“假面”来代替自己的脸。 “我在假面的影子下藏身,因为他既没有名字,也没有身份和年龄,让我获得了安全。”他带着假面引诱妻子出轨以伺机报复她的冷漠、做出在公共场合猥亵妇女等行为,最终彻底迷失在膨胀的欲望中,丧失了自我也输给了自己制作的假面。主人公将世界比作一座监狱岛,认为孤独是现代人共同的命运。“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必要的仅仅是抽象的人际关系。”“敌人的包围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日常习俗,邻人则稀少的如同大海捞针。”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下,人人都是对方的“他者”,在个体利益的驱使下淡漠与邻人的往来,传统的温情的人际关系被消耗殆尽,人们在彼此的疏离中确立自我。都市的压力逼迫人们逃离,人们想要离开却终究走不出都市的束缚和人际关系的牵扯。安部在其文学作品中提示读者,城市的“孤独症”无法避免,只能“烧掉我们的地图,走入他人的沙漠”主动去建立新的邻人关系,在自我与他人荒漠中寻求出路。

四、“政治的沙漠”——彻底的不妥协

在《沙漠的思想》中,安部公房认为沙漠暗示了“边境”,沙漠的形成是人为的、政治性的。他对法国电影《以眼还眼》大加赞赏。电影描绘的是为了报复法国的侵略,一个被侵略国的阿拉伯人将一名侵略国的法国医生骗入沙漠中心,让其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感受干渴、孤独和求死不得的绝望。在一次争斗中两人地位发生了反转,法国医生割伤了阿拉伯人的手腕,并威胁他只有带他走出沙漠才能得到救治。但阿拉伯人还是坚持选择告诉误导医生逃生的方向,最终在复仇成功的狂喜中迈向死亡。安部认为这部作品暗含了法国人自我否定的反省精神,用电影方式展现了受害国黎巴嫩人民决绝的反战态度。沙漠残酷的,其独立的、不溶于任何物质的特性也反映在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的性格中,呈现为抗争的态度,对战争的彻底的不妥协。电影中沙漠形象的丰富呈现给安部带来了强烈的震颤与感动,同时也让安部意识到他对于沙漠的思考还不够透彻,沙漠彻底的不宽容让他联想到战后的日本。他指出“日本人的意识水平,哪儿是剧中的阿拉伯人,对于自己所扮演的法国人角色都没有清醒的认识。”日本的战争反思带有暧昧性,人们不仅对本该承担的加害国的战争责任避而不谈,反而将日本带入战后的受害者立场。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真正认识到战后的日本成为了剧中的阿拉伯人,就应该采取更强硬的方式驱赶侵略者,以彻底不妥协的信念采取反抗行动。但现实的日本依旧在美国的支配下予取予求,对战争行为没有进行深刻自省与反思。

安部将其感受到的沙漠的严酷性与对侵略的不妥协联系到一起,相比日本战后派的大多数作家,安部并没有盲目带入战争的“受害者”立场,而是冷静、客观地审视和反思战争,直面战后的身份认同问题。可以说,沙漠书写体现了他彻底的不妥协的反战态度和敢于直面困局的清醒思考,其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时代超越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安部公房.『安部公房全集8[1957.12-1958.6]』.新潮社,1998年3月10日,第108-114頁.

[2]李讴琳.《安部公房——都市中的文艺先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