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分层次培养探讨
2019-05-12赵婧聪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分层次培养的必要性,从教学对象的层次化、培养重心的层次化、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模块化、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层次化、实践教学的层次化等方面论述“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分层次培养途径。
【关键词】“双高”建设 高职学生 分层次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97-02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的实施,“双高”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稳步推进。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实施高职学生分层次培养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初级全科化、中级专科化、高级专项化培养模式,打通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的连接桥梁,使不同生源、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够助推高职院校在“双高”建设中从大众化教育突破成为大众化的实用型教育。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能。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还面临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其人才培养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学生差距较为明显。当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高考、对口单招、自主招生等方式获得生源。除了高中生、中职生,从2019年9月开始还有较大比例的退伍军人、农民工等人员入学就读,生源构成较为复杂。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差距也较大。其一,学生入学成绩的差距较大。有的学生分数超过三本线甚至上了二本线,有的学生却在补录中以刚刚达到省最低控制线的分数入学。其二,学生专业素质基础差距较大。有的学生高中期间完全没接触过CAD、PS、3D Max等软件知识,有的学生已在中职阶段学习了3年相关知识。其三,年龄、认知程度的差距较大。应届学生与在社会打拼多年的学生之间存在着认知程度的较大差异。还有其他的诸如学习主动性、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无法忽视的。
(二)教学缺乏针对性。如前所述,高职学生的各方面差距较为明显,例如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习了基础知识,而高中生则从来没有接触过,但为了平衡其他学生的专业水平,大部分课堂中教师会选择中等程度的内容进行讲授,没有针对性。这样的内容会使中职学生觉得偏浅,没了学习兴趣,而高中生又有可能因为零基础而觉得教学进度太快、跟不上,也失去了学习动力。加上专业课学时有限,容易导致知识传授受限于入门阶段,有能力的学生难以学到更深入的知识。
(三)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化。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目前,很多院校的课程教学目标是统一的,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大一统”式人才培养方式流水线式地“生产”学生,却忽略了创新思维等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不应单一化,应在目标多元化下形成多样化、立体化、层次化的综合性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被动、浅层学习变成主动、深度学习。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分层次培养的必要性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院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下,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探索如何在“双高”建设中将产学研紧密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实现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19年开始,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皆可报考高职院校,而且根据《2019年广西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及新型职业农民等人员,免予文化素质考试,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趋于多元化。为实现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亟须探索与实践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分层次培养,就是摒弃旧有的大班级固态教育模式,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进行分层、整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整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使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发挥他们的个人特长和优点。分层次培养的目标是着眼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实施分层次培养,外在因素是市场逐年变化的多层次技能人才需求,内在因素是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和学生素质差异过大。因此,在实施“双高”计划、建设“双一流”工程的背景下,对高职学生进行分层次培养,按照行业要求、社会需求和办学层次的特点来构建以高级专项化人才为引领、中级专科化人员为主体、初级全科化人员为基础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学校全面进行诊改,推行“1+X”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行之路。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分层次培养途径
(一)教学对象的层次化。为适应高职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应兼顾每一个教学对象,根据个体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我。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弱),B层次(中等程度),C层次(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接受和理解力比较强)。结合层次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以及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让A、B、C三個层次的学生分别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
(二)培养重心的层次化。A层次(基础班)培养目标是毕业生满足一般企业的基础性人员需求,教学重点放在对基础理论的消化和理解上,实训教学重点为验证性操作、基础性实践。B层次(提高班)主要培养既懂专业理论,又能实际操作的技术型人员,教学重点是基本掌握理论课知识,实训以基础性实训课为主、设计性实践为辅,课程设计为中等难度。C层次(品牌班),课程设计以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内容为主,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技能水平,在省部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以及在今后职业发展中成长为企业基层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三)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重要部分。实施学生分层次培养,课程体系也需要重新构建,实现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实时关注市场行业的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第二,调整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不能盲目,且要根据师资队伍的实际,以确保师资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第三,课程体系重组的内容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适应行业企业现实需求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拓展实施“1+X”证书制度,使学生毕业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空间。第四,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做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既有层次,又有机结合、相互融合。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层次化。分层次培养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教学系统改革,从“大锅”改为“小灶”后,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也需要改变。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六个学期,很多采用的是“2+1”“2.5+0.5”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第一、第二学期统一开展基础课学习;第三至第五学期,学生根据个人实际自愿选择行业方向,教学团队在评定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將其归入A、B、C类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教学培养;最后一个学期,即第六个学期,对学生进行岗位技术能力测试及评定,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评估教学成效。
(五)实践教学的层次化。实践教学是分层次培养的基础环节。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乎都有实践环节,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很多老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课程,理论课程占的课时比重较大,且老师讲解完毕后学生依葫芦画瓢,没有发挥能动性,也无法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着重构建立体化、层次化、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第一层为公共基础层,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通过企业参观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兴趣、建立职业规划。第二层为专业技术层,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科级创新活动、专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第三层为综合能力层,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企业实习等为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实施分层次培养,应充分认识到其必要性和优越性,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在教育大众化的现实情境中,实行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注重个性化培养、强调能力开发的新型教育模式,最终实现改善学生就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管理体系、树立教育品牌、畅通学校企业人才输送渠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佳.“双高”建设下职业教育“1+N”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研课题,2018(8)
[2]吴光林,等.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
[3]郭大民.关于职业教育的“分层次”教育模式的探究[J].科技视界,2018(19)
[4]张洪双.分层次培训是集快乐、高效和有趣的培训模式[J].价值工程,2015(7)
[5]汪洋,柴美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8(4)
[6]何卫华,李黎.“双高”建设背景下的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3)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19-05-0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8]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9年广西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EB/OL].(2019-06-14)[2019-07-10].http://jyt.gxzf.gov.cn/
[9]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19-04-18)[2019-05-20].https://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90418132718049&cata_id=N003
【作者简介】赵婧聪(1982— ),女,壮族,硕士研究生,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