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人名典综合篇(十二)
2019-05-11乔书田
■乔书田
牛 弘(Niuhong)
隋代音乐学家。本姓裛,字里仁(545—610),隋安定鹑觚(今陕西长武、有说甘肃)人。隋朝大臣,官至礼部尚书。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逝于江都。《北史·牛弘传》载,“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闻,无所怪问,直答曰:‘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隋代是历史上经过三百多年的分裂后,再次统一起来的朝代,仅存37 年。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然而,隋代却是我国藏书数量最丰富的文献整理,帝王大臣(尤其是隋文帝杨坚)最为重视,整理规模最为宏大的朝代。其中,牛弘的贡献不可磨灭。
隋文帝开皇二年(583 年),牛弘授散骑常侍,秘书监,收集典籍,不遗余力,后拜礼部尚书,请修明堂[1],定礼乐制度。并奉诏撰修“五礼”(即勒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成百卷,刊行于世。《音律志》载,开皇九年(589 年),隋文帝下诏改定雅乐,牛弘整理乐府,修正六律,凡“与古有违”、“皆须改之”的地方,都进行了修定,深得朝廷重视,遂诏命与虞世基[2]、许善心[3]、姚察[4]、何妥[5]等,修订新乐音律,诏行天下。开皇十年(590 年),又借鉴前朝成败得失,编定刑、典、律令十二卷,史称“开皇律”,受到朝野称赞。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升为大将军。三年后改任右光禄大夫。大业六年(610年),随炀帝巡幸江都[6],十一月卒于江都,年66岁,安葬于安定故里。
雷海青(Leihaiqing)
唐玄宗时著名宫廷乐师,善弹琵琶。传说他是玉帝的三太子,因酷爱人间音乐歌舞,特准他下凡,投胎畲族一雷姓农家。出生时,因嘴巴周围乌黑,父亲认为不吉,把他弃于村边道旁。巧遇一木偶戏班经过,闻婴儿啼哭,将其带走,发现他帽子上有一个“雷”字,遂命名雷海青。即长,眉清目秀,聪明过人。年十八,能扮演各种角色、演奏各种乐器,尤善弹琵琶、吹奏觱篥。传说,唐明皇(玄宗)命乐师谱成《霓裳羽衣曲》后,演奏时缺一吹箫者。这时,有人提议,闽中莆田有一精通乐律,善奏各种乐器的神童雷海青。朝廷遂派人南下,召来殿试,果不虚传。当海青手持玉箫,吹起悠扬的《霓裳羽衣曲》时,满朝文武、名师佳优,无不拍手称赞。
唐明皇尤惜音乐人才,得海青,如获至宝,遂赐状元及第,并封为翰林院大学士,任梨园教官,由他掌管宫廷乐舞。很快,他创作了乐曲《引梅敬酒歌》,编创了乐舞《白玉惊鸿舞》、《八仙过海祝寿舞》等,把许多地方民间音乐引入宫廷。他的琵琶演奏,更是技高一筹,名扬天下。《明皇杂录补遗》载,“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骑士,每获数百人”。“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乐即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青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青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尚书·故实》中载,是雷海青的英魂助唐军收复了长安,当时旗号上写着一个“田”字,称海青为“田公元帅”。玄宗下诏,“命天下梨园祀之”。现代《辞海》解释称,旧时莆仙戏、梨园戏等剧种所供奉的“田公元帅”,即雷海青是也。
文 溆(W enxu)
唐代僧人,长安俗讲名家,称为“俗讲第一”。《文溆子》原创者。又作文叙、文淑。大约活动于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五朝,约二十年左右。但,他所俗讲的内容,典籍无所记载,只知他主要俗讲《法华经》[7]。
唐代佛教盛行,几乎“户户供弥勒,家家观世音”。为普及佛教理论,“俗讲”应运而生。唐宪宗·元和末(820 年),文溆住锡[8]菩提寺,以俗讲变文[9]著称。《乐府杂录》载,“长庆中[10],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俗讲,即是一种将佛经编成浅显易懂的故事,用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唱出来。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开讲。先吟经,把要讲的经文,吟诵出来;第二部分:讲经。把吟诵的经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释义;第三部分:总结。把所讲解的经文,加以概括,编成唱词,吟唱一遍。按唐代习俗,僧人可以将佛经编成故事,讲给普通民众听。但出家僧人不可进入讲场,听佛经的俗讲。《乐府杂录》载,当时“乐工黄米饭,以其念四声观世音菩萨,乃编此曲[11]。”意思是说,教坊乐工黄米饭曾把文溆俗讲中“念四声观世音菩萨”的调子(即《文溆子》),加以改编,用于教坊俗乐中。
唐文宗·宝暦时(即826—827年),文溆移锡兴福寺。《资治通鉴》卷二四三载,“己卯(即宝暦二年),上[12]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上称善。大(太)和至开成年间(827—836),入内大德[13],以俗讲供奉宫廷,先后事五朝,数次获罪流放,声誉未堕。赵璘文言笔记小说《因话录·卷四·角部》云:“有文溆僧者,公为聚众谭说,假托经伦,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14]。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15]。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王灼的《碧鸡漫志》云,唐文宗时期,文宗皇帝又将教坊乐《文溆子》,进行了加工。至宋、元,均被诸宫调及南曲等广泛采用。
《酉阳杂俎》续集卷五曾在《寺塔记上》第52条中载:“平康坊菩提寺,佛殿东西障日及诸柱上图画,是东廊迹,旧郑法士画。……食堂东壁上,吴道玄画《智度论色偈[16]变》……笔迹遒劲,如磔[17]鬼神毛发。次堵画礼骨仙人[18],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第53 条又云:“佛殿内槽东壁《维摩变》,舍利佛角而转睐[19],元和末,俗讲僧文淑装之”。文溆装饰壁画,所画内容当然与他的俗讲有关。早在唐代以前的南北朝时期,位于丝绸之路上的莫高窟,画工们就已在洞窟的墙壁上,以“经变画”的方式,把佛经变为通俗故事,描摹在洞窟的墙壁上。那些壁画的佛像,大多是半裸体的。可知,中原的“俗讲”与莫高窟的“经变画”异曲同工是也。
毛先舒(M aoxianshu)
明清时期声韵学家,明末诸生,字稚黄。后易名骙,字驰皇,浙江钱塘人。与毛奇龄、毛际可[20]齐名。少年时,即师事文学家陈子龙(1608—1647),并从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1578—1645)一起讲学。一生在声韵、戏曲方面著述颇丰。《四库全书提要》对《声韵丛说》提要云,“国朝毛先舒撰。先舒字稚黄,仁和[21]人。是编杂论三百篇及古来有韵之文凡四十条,所见略与柴绍炳[22]《古韵通》同。其《韵问》一卷则设为问答以自畅其说也。”另著《南曲入声客问》,收在1940 年中华书局刊印、任讷编纂的《新曲苑》中。全篇仅3000 字,专行回答南曲演唱中入声字的处理问题。提出北曲入声字要“音变腔不变”;南曲入声字则应“腔变音不变”的论点,解决了南曲不能“入三声”的问题。此外,还著有《韵学通指》、《南曲正韵》等著作。
马如飞(M arufei)
清咸(丰)同(治)年间弹词[23]名家。江苏丹阳人,生于苏州。原名时霏,字吉卿,别号沧海钓徒。弹词艺人家庭出身。父亡后,随表兄桂秋荣习唱弹词。不到一年,青出于蓝,创“马调唱腔”,弹词演唱胜桂一筹。
当时的弹词,有“大书”、“小书”之分,正如现今的“中篇”、“长篇”之别。大书,主要讲长篇历史故事,如《三国》、《水浒》等。其中,以讲述为主,没有吟唱。表演也只靠手中的一把扇子充作各种道具。“小书”则不然,以吟唱为主,讲述为辅,其内容多半为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虽以吟唱为主,但音乐性并不强。为此,马如飞创新了一种“马调唱腔”。
我的一个教育口号就是要把学校打开。只有把学校打开,才能真正办好学校。在明德实验学校,各个委员会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的一个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办学自主——经费自主、用钱自主、用人自主(契约型教师)……此外,校长有课程领导权,才能真正实行职权改革,改革课程结构。
“马调唱腔”与东乡调[24]有着密切关系,音调宽豁开朗,很适合于男性演唱,运用于弹词,大大加强了弹词的音乐性。并以一部家传的《珍珠塔》,扬名江浙一带。后又在文士帮助下,对其文本进行了加工,使之成为弹词的压卷之作。马如飞也一度被誉为“小书”之王,又称“塔王”。
《珍珠塔》全称《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故事源于吴江同里地区家喻户晓的相国孙方卿(子文)的故事。说的是,方卿父冤死狱中后,家又遭火,家道式微。无奈之下,方卿赴襄阳姑母家中,向姑母求贷。没想到,遭到姑母奚落。事情被表姐翠娥得知后,对母亲极为不满,悄悄把家中一件宝物珍珠塔,放进点心盒里伪装起来,送给了方卿。返家路上,方卿饥饿之时,打开点心盒,意欲充饥,竟发现里面是一件无价之宝——珍珠塔。随后的故事可想而知,方家起死回生,方卿出人头地,姑母惭悔当初。
马如飞大半生活跃于农村,演唱风格细腻,表演豁达纯朴,深受民众欢迎。他先后编创的“小书”数以百计。并撰有《南词小引初集》、《南词必览》、《梦史》、《杂录》等著作,且赋诗八百余首。他曾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马一飞、外孙王绶卿,并收徒余莲生、钟柏泉、姚文卿、杨鹤亭等十余人,后均成为弹词名家。
注释:
[1]明堂:即隋炀帝时,在洛阳所建的最高大的乾阳殿。
[2]虞世基: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哥哥。字茂世。性温和,博学善草,得隋炀帝器重,升金紫光禄大夫。后与隋炀帝一起被杀。
[3]许善心:(558—618)隋大臣、史学家。祖籍河北,生于杭州。幼孤,好学,家藏万卷书,通读不辍。官至度支郎中、撰史学士。与隋炀帝一同被杀。
[4]姚察:(533—606)南朝史学家。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人。字伯审。历梁、陈、隋三朝。十三岁时受到梁简文帝(萧纲)器重。入陈后,任秘书监、礼部尚书。入隋,授秘书丞。隋大业二年(606)去世,年74 岁。其子姚思廉为父作传,载入《陈书》。
[6]江都:即扬州。
[7]《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释迦牟尼晚年的训教,长期流行于古印度和尼泊尔。我国新疆、西藏等地,流传有40多种梵文版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出版了西藏萨迦寺收藏的《法华经》。
[8]住锡:指和尚所住地。锡,即锡杖,和尚手中的道具,指和尚。
[9]变文:即唐代兴起的包括韵文和散文在内的一种说唱形式。初,讲唱佛经故事,后转向民间,夹杂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称为变文。
[10]长庆中:即唐穆宗公元823年前后。
[11]此曲:指教坊乐《文溆子》。
[12]上:指唐敬宗李湛。
[13]大德:对长辈和尚的一种尊称。这里指文溆。
[14]鼓扇扶树:煽动扶持。
[15]填咽:众多。
[16]偈(Ji):即佛经中的唱词。
[17]磔(Z he):毛发炸开。
[18]礼骨仙人:即释迦牟尼像。
[19]舍利佛角而转睐:舍利佛,即舍利弗。佛典一般写作“舍利弗”,即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角而转睐,即眼角斜视的意思。
[20]毛际可:(1633—1708)清代文人。字会侯,号鹤舫。浙江遂安人。主修《浙江通志》,并撰有《浙江通志序》传世。另主纂《严州府志》。康熙四十七年病逝,年76岁。
[21]仁和:即杭州。
[22]柴绍炳:明代学者、杂家。字虎臣,号省轩。浙江仁和人。兴趣广泛,学识渊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农田水利,乐律兵书,无所不通。明亡后,隐居西湖南屏山。
[23]弹词: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形式,源于宋、元时期的词话。为双人(一男一女)表演,到清代大为盛行。主要以说、弹、唱为主,伴奏乐器为琵琶(女)、三弦(男)。苏州艺人将自己当地流行的苏州评话与弹词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说唱形式——苏州弹词。又称苏州评弹。
[24]东乡调:源于无锡、常州一带的乡间小调。乡民们以当地流行的民歌小曲讲唱故事,自娱自乐,称为“东乡调”。后广为流传。苏州的马调唱腔,就是在东乡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上海浦东乡民曾利用浦东的一些民歌小调,形成浦东的东乡调,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小型“申曲”,后衍变为上海的大型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