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德 笃行 建树于乐艺
——记张巍教授的音乐人生

2019-05-11霍凡超

音乐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张老师节奏研究生

■霍凡超

2018 年6 月24 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音乐理论人才培养”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揭幕,并且如火如荼地持续了近三个月。为了加强我国的音乐理论学科建设,为国家培养高级音乐理论人才与创作技术研究人才,该项目云集了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的17 位顶尖专家学者,授课对象则是来自全国各大音乐艺术院校的中青年教师与在读博士生。参与到其中的学员无一不感叹受益匪浅、满载而归,更有参与到本次项目中来的音乐理论家将其评价为“中国的达姆施塔特”,并且近二十家国内的权威新闻媒体对本次高度专业化、学术性的音乐理论课堂进行了报道。该项目自举办起便广泛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而此项目的发起者与负责人正是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

张巍教授是我国当代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技术理论方向博士生导师。由于身兼多职,肩担重任,所以,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繁忙”。集学者、管理者与教师于一身的他,涉猎广泛,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热爱音乐教育,曾在美国对音乐教育体制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方面做过深入地研究,并且获得美国Towson University 校长培训证书。他也曾以访问学者、访问教授的身份在耶鲁大学音乐系开展节奏与音高理论方面的研究。在笔者的眼里,张巍教授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在音乐领域的造诣,更蕴含着他的智慧与哲学观。学术、管理、育人,张巍教授真正地将三者融于一体,且硕果累累。

1977 年,张巍教授正式开启了专业音乐生涯的起点,考入了湖北艺术学院的附属中学学习民乐,在那里他度过了初中与高中生活。就在那时,他开始接触作曲与和声。1982 年,张巍教授作为一名早成的大学生,在16 岁的时候便进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攻读作曲专业。本科毕业之后又顺利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作曲与现代和声理论。当时,他仅有20岁,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音乐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在上世纪,武汉音乐学院是音乐理论研究的重镇之一,其前身便是湖北艺术学院,张巍教授可谓“母校”历史更迭的见证者。在他攻读本科与硕士的时候,武汉音乐学院聚集着一批卓有声望的音乐理论前辈,如郑英烈、童忠良、马国华、赵德义、王义平、廖宝生等多位教授。他们的身上具备开创学术领域的勇气与决心,不仅保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在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在上世纪,他们在音乐理论领域有着诸多开创性地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和声领域,对我国的专业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研究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地影响。比如,郑英烈先生从事着序列音乐的研究,开创并引领着我国无调性、十二音音乐的研究与教学,著有《序列音乐写作教程》①,被誉为中国“勋伯格研究”第一人;童忠良先生的研究专注于和声的功能网理论,他的研究独树一帜,其著作《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②对于理解、分析西方音乐“转型期”的近现代和声手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与理论依据。除此之外,还有马国华教授的“和声逻辑概论”研究,谢功成、马国华教授的“同宫场理论”等诸多理论研究,至今依旧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是不可或缺的音乐理论研习对象。通过这些理论成果,足以看出当时武汉音乐学院的整体学术风貌。由于学院深厚的学术底蕴,其作曲系多次开风气之先,于1979、1986 年分别举办了全国第一、二届全国和声学学术报告会,这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日后的和声学科建设、教学与创作均有着非凡的意义。

青年时期与郑英烈先生的合影

在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习生活中,学院的学术氛围对张巍教授日后的学术生涯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导师郑英烈先生对他的影响最大。郑英烈先生的学术眼光、勇气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承到了张巍教授的身上,张巍教授曾提及:“郑英烈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了我很大影响,比如,他指导我的论文,大到观点、小到文法修辞甚至是标点符号是否正确都会做出指正”。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张巍教授还积极地投身于音乐创作之中。早在本科阶段,他便已举办过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步入硕士阶段后,他依然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祷文》(为古筝或扬琴而作的独奏)③、《散板》(钢琴独奏)④等作品,并且分别发表在《黄钟》与《音乐探索》期刊上。其中,《散板》是一部基于中国文化观念,同时探索十二音创作技法的作品。浓郁的学术氛围加之不懈的学习生活,是他青年时期的真实写照。

1990 年,张巍教授取得了武汉音乐学院的文学硕士学位,随之分配到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并在那里工作了整整十二年。张巍教授坦言:“这是一段极其珍贵的时光,是让我真正成长的一段时光”。在这里,张巍教授开始学习管理大学的经验,了解大学的教育,观察大学的文化建设,感悟大学的精神。作为一名学者,他在学术方面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广泛汲取其他学科知识的养分。博览群书,他得以建立宽阔的人文视野;通文达艺,他的研究也不仅仅囿于作曲技术理论,而是融史学、人文、理论、创作等于一体,这一点很清晰地体现在他的研究成果中。当时,华中师范大学中不同学科与专业的中青年学者会定期在一起举办一系列读书会活动,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研究的成果与心得,张巍教授便是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交流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渗透、不同学术思想的碰撞、不同知识的交融使得他博彩百家众长,获得了融汇贯通的领悟精神。事实上,张巍教授后来在上海音乐学院所推行的学术品牌“奏鸣”系列,其中的读书会等活动的设立得益于他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工作经历。在师范院校,作为一名教师,他肩负着培养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学重任。在张巍教授的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同样重要。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期间,张巍教授不仅仅提高了教学能力,还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管理大学的经验与教育理念的形成为他日后在音乐教育领域所做的贡献埋下了伏笔。

2017年11月在“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上进行专题发言

2018年在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的课堂上讲课

在这十余年的时光里,张巍教授从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教授,成长为一名知识体系完整、思想成熟的音乐学者,成长为一位睿智的管理者。

一、钻坚研微、硕果累累——徜徉于学术乐土

2017 年,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了“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此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是由张巍教授所发起的。来自于国内外的作曲及作曲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与高校教师齐聚一堂,共有将近170余人参与到此次论坛中。在论坛的第二天,张巍教授以“二十世纪音乐节奏研究的若干问题”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指出:“在音乐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中,对于节奏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音乐节奏的研究与学习都是不够的”,其发言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抛出了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

2018 年,在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的音乐理论课堂中,张巍教授的讲座围绕着节奏主题,分别讲述了节奏相关问题的概念解析、节奏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与节奏重音问题。

张巍教授开创性地阐释了节奏的学理,而且把节奏与和声、节奏与结构、节奏与表演等几大领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事实上,节奏理论在我国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正是由张巍教授所确立的。因此,诸如上述的国际会议、学术论坛以及专题讲座,有许多场都是张巍教授在讲授节奏理论。2009 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张巍教授的著作《音乐节奏结构的形态与功能——节奏结构力与动力若干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这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学术化的阐释,系统性地研究节奏理论的著作。通过该书,他明确了这一理论在音乐领域的学术性价值,对于“节奏”的研究价值具有很大的帮助。节奏作为音乐中最重要的音乐要素之一,在这之前的研究表现地不够全面与深入,而该书的出版及其张巍教授所发表一系列的文章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通过国内后来的有关节奏理论、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或多或少借鉴了张巍教授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期刊文献、硕博论文等各类研究文献。

在该书中,张巍教授对于节奏的观念提出了新的释义。在阐释动态的节奏观、静态的节奏观以及国内少有的对于节奏概念一般性描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对于节奏的理解与释义,不能以一种限定于某一个音乐时期之上的标准的节拍体系,或是单一地处于某种风格写作中的节拍理论为标准,而是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去理解节奏要素所具备的内涵。不仅如此,在此观念与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张巍教授提出节奏作为一种结构力,表现在音乐的整体运动中所具有的稳定性、一致性、连续性、贯穿性等各个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总的来看,在这本著作中,作者成功地建立了个人研究节奏理论的方法论,为节奏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同时也标志着节奏理论的符号体系、自解释的逻辑系统以及评价分析系统的形成。

2018年12月应邀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讲座

除了节奏的理论著述外,张巍教授还密切关注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实践与运用。在张教授的众多论文中,《节奏语言生成方式的研究——亨利·考威尔的节奏语言》⑤与《序列音乐中的数列化节奏》⑥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前者在美国作曲家考威尔的创作实践与观念的基础上,从时值与节奏的生成方式、节拍的生成方式以及速度的生成方式对考威尔节奏语言的生成方式进行了考察;后者则紧扣20世纪下半叶的序列音乐作曲家的作品,探讨了他们如何使用不同的数列逻辑组织节奏结构。

2014年在第八届欧洲音乐分析理论大会作专题发言

除了节奏理论外,张巍教授的研究主要还涉及各种音高理论体系。自2016 年起,他主持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序列音乐技术的中国化研究”已成功开展了三次专题音乐理论国际研讨会,并且有若干篇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如《序列音乐技术的中国化研究——十二音创作技术与理论的发展(1980—1990)》⑦,该文通过翔实的史料对我国序列音乐的开端及至1990年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论述,通过详细的分析对我国上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经典的序列音乐作品进行了解读,并且通过资料的搜集对这十年间的序列音乐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同文末所言:“序列音乐最初作为无调性、非地域性(虽然其调性问题在西方也有所提及)的,一种在技术和风格上相对闭合的观念在中国很快被改造成为调性化的、民族化的、地域化的、自由的、可派生的、可集合化的、开放的形式,甚至形成一种新的组织音乐的结构力的思维方式”,这一高度抽象、凝练的总结为我们宏观地把握乃至微观地观察我国序列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就此项研究,张巍教授还收到第八届欧洲音乐分析理论大会组委会的邀请,进行了“序列音乐的创作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之专题性学术讲座。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欧洲音乐分析协会成立25 周年以来第一次迎来中国的内地学者。同年11 月,张巍教授受邀在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音乐理论的长河”论坛上举办了英文讲座,讲座的核心内容亦聚焦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作曲技术的发展。

张巍教授的学术视野宽阔,他的研究具有融汇性。身为一名具有使命感的音乐理论家,他还关注着近现代中外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尤其致力于研究与推广我国当代优秀作曲家的优秀创作,这其中包括朱践耳、周文中、杨立青、王建中、赵晓生、陈晓勇与尹明五等。相关的分析、评述等多篇论文发表于人民音乐、音乐艺术与黄钟等核心期刊。

二、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服务于学院、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2017年10月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 C M )举行学术讲座

张巍教授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科体系改革的设计者与推行者之一,是研究生教学系统运营的重要管理者。笔者通过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所做的工作与达成的成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张巍主任的工作可以抓住上海音乐学院发展的态势,从而打造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其实,通过他的人生经历与工作成就不难看出,他在对待研究生教育上持有自己的哲学观,得以“居高望远”。如前所述,张巍教授在上世纪90 年代的华中师范大学积累了管理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经验。在转变为专业音乐院校的管理者身份后,他在寻找普遍办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反思与践行,找到了音乐学院办学的特殊性。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审视不同的事物,在工作中清晰地看待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使得张巍教授可以克服历史的、工作的局限。他对事物的思考持着追问到底的态度,时刻以一位冷静的思想者身份去审视学院、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而把握着对未来的展望。总而言之,从研究生部制定的政策到实行的办学举措无不透露着张巍教授的哲学思考,他的思考也体现在研究生部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艺术实践平台建设、研究生科研机制建设以及学生工作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张巍教授将他的观察与思考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发表多篇文章及多部理论著作,有基础音乐教育、音乐对社会的价值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等领域。他曾说道:“我最大的业余音乐爱好就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从2000 年开始,他便承担了上海基础教育音乐教材的编审,并且担任上海市教委音乐和艺术教育评审组组长。不仅如此,他将从事音乐教育领域的工作与研究经验奋笔成文,曾先后发表《转制中的元培学校:转型中的音乐教育体制与课程观念》⑧、《简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若干问题》⑨《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思考》⑩等文,他所主持的已经结项的项目有中国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教育项目《音乐基础教育体制的转型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础音乐教育与音乐特色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站在历史的基础上,张巍教授所提出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无疑在发扬学院传统的同时,切合了新时代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开放多元、前沿前瞻、追求卓越、引领社会”,这十六字的教育理念是张巍教授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以来所提出的。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之初,在校任职的教师大部分都留学于各国家的知名音乐学府,他们一开始便奠定了学院“国际化”的标准,并一举开创了中国的新音乐。张巍教授所提出的“开放多元、前沿前瞻”,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拥抱世界,建立国际化的办学视野,接纳国内外前沿性的学术思潮,从而做到前沿前瞻。“追求卓越、引领社会”不仅指的是示范引领艺术类高校的研究生建设,还以引领社会文化建设为目标,对社会的文明风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上述办学理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已经成为我国艺术院校争相学习的对象。张巍教授在认真分析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改革方向,制定了具体措施,带领研究生部开展了大量地卓有成效的工作。2017 年,学院获得上海市教育成果二等奖;同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勇挑重担,为学院争得“音乐与舞蹈学”A+的评级;2018年再次获得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A+的好成绩。

张巍教授引领研究生部进行了课程改革,改革的方向与内容便是围绕着上述理念开展的。当下,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较之常规意义下的课程大了许多,宽了许多,也深了许多。与其称之为课程,实则为一个体系,一个将常规课程、前沿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海内外专家集中授课、人文社科类课程、艺术实践平台、基地平台活动、社会实践与采风等熔接在一起的特色课程体系。除了音乐学院的常规课程之外,尤其加大了前沿性的海外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力度,加大了有关各个学科的讲座课程的力度。

基于“前沿前瞻”的理念,研究生部现在开设了许多海外专家的短期集中授课。这些课程锁定在国际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分享国外学者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使研究生们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最新的研究方法,并建立国际性的学术视野。比如在2017年,研究生部先后邀请了美国研究芬尼豪音乐的权威理论家艾瑞克·厄尔曼博士、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格西尼·施罗德教授、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陈晓勇教授等人,为我院研究生开设课程,并且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均不相同。

大量的海外课程的引进,对学院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教育的国际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张巍教授还不忘将学术资源辐射到全国各地。2018 年,张巍教授负责的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在正式学员招收完毕且报名人数仍日渐递增的情况下,他果断地增设了三十名研修学员的学习资格。在六十名学员的构成上,考虑并关心到了各个地区的均衡分配,给予了资源较少的音乐院系的教师许多机会。如此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机会把音乐理论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新的体系和方法传递给新的一代理论家,从而为祖国各个地区的音乐理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个愿望便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上海音乐学院之外的院校培养学科建设的音乐理论人才。

谈到实践性课程的开展就不得不提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了加强研究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许多基地性的平台建设应运而生。涵盖了作曲、理论、表演、应用专业等各学科相匹配的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了能力展示与锻炼提升的实践机会,这样的举措受到了全国音乐院校的高度评价。

截止到目前,研究生部已经搭建好的平台囊括了国内外的知名院校与交响乐团等专业团体。在国外方面,研究生部已经与美国的欧柏林音乐学院、德国的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签署了《两校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双方可以互派研究生参与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活动以及短期课程培训。而国内方面,合作的专业团体有上海爱乐乐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此类实践基地的建设是重要的课程模式改革举措,如此改革也进一步完善且深化了学院的艺术教育的内涵。

青年作曲人才、演奏实践人才的培育有各类基地性的平台为后盾,而学术研究方面的创新性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同样配置了一整套的平台化措施,从而为人才的孵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张巍教授在学生工作中纳入了成熟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面向研究生群体,研究生部设立了相关的奖助学金、课题补助、成果激励等奖励资助机制。在奖助学金方面,除去每年国家对于优秀研究生的奖助外,“中银·上音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傅成贤奖学金”等奖学金的设立旨在奖励在科研实践、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绩或获得重大奖项的研究生。在课题补助方面,为了更好地鼓励博士研究生群体开展科研实践,研究生部设立了《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课题征集》等相关制度,以助推他们更好地开展理论研究。

其次,一系列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为学术型研究生群体创建了学术展示、发布、推广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这一举措还从客观上活跃了国内外音乐院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尤其是在国内营造了良好的整体学术氛围。通过这些平台,院校间的研究生增进了解彼此的研究领域与理论方法,取长补短,为我国整体区域的音乐建设贡献力量。例如“奏鸣”品牌旗下的各类学术举措,其中有奏鸣·研究生艺术节、《奏鸣》期刊以及“奏鸣·论乐”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系列活动等。

2018年12月应邀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专题讲座

总而言之,张巍教授非常注重学风建设,这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不无关系。在研究生的办学中,张巍教授始终把管理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发展,甚至是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到了一起。他秉承着踏实严谨的作风,怀揣着创新探索的勇气,在研究生的教育建设中辛勤地耕耘着。

三、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坚守于三尺讲台

“坚守于三尺讲台”,这是张巍教授坚守数十年基础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特别重视本科生的基础教学。他认为:“本科教学是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最重要的阶段,学术品格的形成、学术道德的教育、学术规范的认知、学术礼仪的养成等都在于这个阶段”。至今,张老师在本科教学岗位已经坚守近30年,从未离开,这体现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意识。

张老师注重言传身教,他认为这对学生的塑造影响很大,因此他会通过教学方面的很多小事情教育学生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张老师的本科和声课一直以来都是早上的8点钟,这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上班及上课时间。在学院里,众人皆知张老师在每日早上7 点钟便已然在办公室里工作。逢上课日,张老师在课前还会反复地、仔细地批改学生的和声作业。记得在2018学年第二学期的一次本科和声课堂中,张老师如常地提前到教室准备上课。开始上课后,学生们才发现张老师已经处于近乎“失声”的状态。原来,他是带着严重的感冒与炎症在坚持上课。如何为师者?如何用教育教化下一代?我想张老师在平日里的点点滴滴都在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非常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同样不可或缺。张老师对待自己的研究生更是关怀备至,他甚至会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帮学生购置外文文献资料。诸如此类的事情实在不胜枚举,张老师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立德树人”。

2018年4月在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讨论研究生学科方向建设问题

在张老师所教授过的学生们的眼里,他是一位博闻强识、一丝不苟、既严肃又幽默的教师。在管理工作中,他有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而在课堂当中,却又不失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

在教学上,一方面在打牢学生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张老师还善于将不同的理论与不同的体系融汇比较,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拓宽学生学术视野的效果。张老师在充分归纳各种和声教材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对各类教材中的历史渊源与脉络、和声理念、技术处理、风格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相互比较,并从中总结出了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这些教材包括中国、苏联、美国等国家的和声教材,如桑桐的《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等四人合著的《和声学教程》、辟斯顿的《和声学教程》等。张老师对于不同和声体系的融会贯通,在让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区分与归类。尽管和声学是一门看似枯燥的理论课程,但是通过张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大的加强。当然,这一点也与张老师强调本科学生对听觉的感知有关。除了教授理论内容,张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对于和弦材料、和弦连接、调性关系等内容的听觉训练,并要求学生学会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去。

在研究生教学中,除了非常重要的和声写作训练与不同风格作品的和声分析之外,张老师非常注重在此基础上所做的理论研究。张老师认为:“本科学生应该广泛地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音乐领域内的知识,以打好坚实的基础。硕士生则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某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领域或者课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做出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研究方法与观点;博士生的学术研究的意义更大程度在于对某一个学术领域所做出创新性的贡献”。在此观念下,除了国内的学术性专著的学习,张老师还会引导学生研读一些权威的外文著作,从“一手”的前沿性研究文献中获得学术视野与理论知识。

截止至今,张老师已经为国家培养了数十名作曲技术理论博士、硕士人才。目前,张老师还有7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后。在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有的任职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有的任职于综合性大学的音乐院系。他们遍布祖国大地,或在单位担任着要职,或在学校潜心于教学,其中不乏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者。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国的音乐事业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厚德载物,笃行不倦,从而建树于乐艺。学术、管理、育人,三者在张巍教授的音乐人生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且终开花结果自馨香,而张巍教授也在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

注释

[1]郑英烈.序列音乐写作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5月第2版.

[2]童忠良.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

[3]张巍.《祷文》(为古筝或扬琴而作的独奏)[J].黄钟,1995(1).

[4]张巍.《散板》(钢琴独奏)[J].音乐探索,1990(1)增刊.

[5]张巍.节奏语言生成方式的研究——亨利·考威尔的节奏语言[J].音乐艺术,2016(3)

[6]张巍.序列音乐中的数列化节奏[J].交响,1990(3)

[7]张巍.序列音乐技术的中国化研究——十二音创作技术与理论的发展(1980—1990)[J].音乐研究,2017(4)

[8]张巍.转制中的元培学校:转型中的音乐教育体制与课程观念[J].音乐艺术,2003(2).

[9]张巍.简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若干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3).

[10]张巍.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思考[J].音乐艺术,2018(4).

猜你喜欢

张老师节奏研究生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张老师喝茶
YOUNG·节奏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