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2019-05-10梁艺玲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德育

梁艺玲

摘 要:时间的脚步在不断地前行,教育发展也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一方面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道德情操。立足于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德育的内容,并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所涉及的德育的方式进行阐释,希望能够给教学工作者带来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德育;内容;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阶段,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更是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发挥着关键的效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单单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更是让学生学品德、学做人,引领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语文教材,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多方式、多渠道地进行德育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培养出更多的美德品质,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及成长添加动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内容

(一)通过人物渗透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一个关键,更是永恒的教育内容。尤其是在当今多元化与国际化并行的大环境中,更是要学生能够认可民族文化,能够对祖国充满热爱,这也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一个关键性导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对人物的故事描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发挥榜样人物的榜样力量,让学生能够在课文学习中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比如钱学森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他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学生去学习,可以作为德育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透过课文学习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感知人物的情感,学习爱国品质,让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透过美景提倡环保意识

环境是我们共同生存依赖的基础,尤其是随着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持续化加重,更是需要让学生从小培养起环保意识。语文的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是对我国的美丽风景的描述,比如神奇美丽的九寨沟、干净纯粹的拉萨天空以及云雾缭绕的庐山,在对这些课文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会陶醉于对美景的描述以及感受中,产生对大自然的极度热爱之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美景图片与当今环境污染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的内心得到撼动,引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环保意识教育能够在无声中进入学生的内心,能够让学生自觉地形成环保意识,鼓励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为环境更美以及家园的安全而积极努力。

(三)借助故事宣扬人文美德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相对简单易懂,课文中有很多人物故事,可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故事来向学生进行人文美德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子独女,基本上是全家宠爱于一身,过度的呵护以及宠溺让很多小学生比较自我,不懂得感恩以及分享。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让小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更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教会小学生爱心、责任心以及集体主义精神,让小学生能够懂得感动与体谅,懂得分享与关爱,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到乐于助人,真正地做到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成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方式

(一)增加课堂互动,身体力行德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成长的榜样,甚至一些小学生会将教师当作自己的“偶像”。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德育,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特别是小学生这个群体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进行言行模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鼓励,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导,不能粗鲁急躁地解决,应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做一个像教师一样平和而有爱心的人,如此,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二)解析阅读课文,挖掘德育内容

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情感,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认知的一大源泉。感性认识是德育的一大方式,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解析,用情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争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触动学生德育学习的驱动力,从对课文内容的感性认知不断地转化到理性的认知,引导着学生能够走出书本内容,走进实际生活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更快地成长与进步。

三、总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素质品质的关键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丰富教学形式,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充分解读,挖掘德育内容,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教育,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到知识,更学到品德。

参考文献:

[1]虞洁.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尽情绽放[J].课外语文,2018(12):193.

[2]李红英.让德育之花在合作小组中绚丽绽放: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德育的渗透刍议[J].新课程(小学),2018(5):121.

[3]常宏伟.多措并举,让德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绚丽绽放[J].中华少年,2016(8):25-26.

[4]时玲娜.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N].鹤壁日报,2011.

編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