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2019-05-10温素文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创新阅读教学

温素文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从功能上看,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技能的训练和形成,智力的开掘和发展等几乎都包融在阅读教学之中。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过程。如何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来进行训练呢?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思维训练

一、把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有机结合、交替进行的思维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时,应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步进行集中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经过讨论、筛选,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选择,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这就构成一个“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完整的训练过程。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作多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的假设和方案,却不去引导学生鉴别比较,对问题的答案不置可否,那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二、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求同思维是在诸现象诸事物中,探求其共同的本质和规律。求异思维是测定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冲破传统的格局的束缚,提出非凡的设想,使思维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阅读教学中这两种思维训练要自然结合,有机联系。

1.同中求异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突破人们的同一观点、同一认识,发表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使思维具有标“新”立“异”的特点。我在教学《月光曲》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段,大多数学生认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四段比较合理:(1)提出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2)贝多芬听见琴声;(3)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4)贝多芬弹奏《月光曲》。老师根据教参上提示,起初也认为只有这样的分法才算好,结果有三个学生提出与大家不同的另三种看法。第一种按分合思路,即按总分关系分两大段:(1)总述;(2)具体分述作曲经过。第二种按横向思路,即按地点转移分四段:(1)简介贝多芬;(2)小路上;(3)茅屋里;(4)客店中。第三种按《月光曲》中的“曲”字分五段:(1)传曲;(2)闻曲;(3)议曲;(4)弹曲;(5)谱曲。这三种分法合情合理,别具一格,出乎教师与大多数学生的意料之中,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这样同中求异,往往可以产生别出心裁的认识。

2.异中求同

为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求得正确的答案,做到异中求同。比如我在教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时,让学生讨论这句诗的含义,出现了“争鸣”的局面。有的说:“是主人,因为‘夜归人的‘归是回来的意思,既然是回来,当然是主人了,客人怎么能说是回来呢?”有的说:“是客人,前句是柴门闻犬吠,狗听见生人来才叫,如果是主人回来了,狗是不会叫的。”正当两种意见争论相持不下时,我设法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殊途同归。通过又一次的讲解渐趋于同一,领悟“宾至如归”的道理,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个经过长途跋涉,饥渴劳累不堪的人,忽然找到了一个投宿人家,感到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亲切、欣慰。

三、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就好像是鸟的两翼,车的两轮,缺一不可。教学中,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活动。

如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中“奋不顾身”一词时,我对学生说:“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怎样才算‘奋不顾身?”学生讲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人物,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奋勇向前,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的动人事迹。这样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各种感性形象中,逐步抽象概括,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把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创造性思维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两者紧密结合的思维。直觉思维全凭对形象、色彩、气味等直觉来进行思维,思维得快,能大致产生一些设想,但准确性差。逻辑思维是依靠语言,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思维,准确性高。教学时,应把这两种思维密切结合起来。

如教学《长城》一课,我先让学生观察两幅彩图,问: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近看长城在结构上怎样?你能描述出来吗?学生根据长城的形状、环境、色彩、位置很快说出它的状貌: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上面用无数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宽阔而平整,还有许多垛口、瞭望口等。接着我就启发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谁能用上一个词分别说出长城在规模和结构上的特点?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迅速回答出: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然后我进一步诱发学生逻辑思维:无论从长城的规律、结构、设置来看,还是从长城所显示的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和不朽业绩来看,在世界史上它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什么?(伟大奇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迹呢?让学生凭借直觉思维的印象和课文所描述的语言文字,联系当时历史背景,加以分析、想象、判断、推理,得出结论: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这样巧妙进行双向思维训练就使学生思维日益向广度、深度发展,趋于敏捷、灵活、准确、严密。

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應该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综合过程。要准确把握这一过程,教师就要灵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及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来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暾.现代语文教育漫谈[J].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2]关树文.试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内蒙师范大学学报,1987.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创新阅读教学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