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几点思考
2019-05-10徐斌
徐斌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所以我们教师应用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转化错误,利用错误。能否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是否得以进步和发展,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真实,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下面,笔者就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谈几点体会。
一、关注数学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反应十分敏感,不应把知觉对象只放在学生的正确反应上,更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错误。若对学生的错误细加分析,对症施药,反而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数学错误,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与学生一起经历挫折,不断鼓励,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完乘法后,我曾出了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解决:
1.有两盘鸡蛋,每盘里面放了7个,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有两盘鸡蛋,一盘里面放了7个,一盘里面放了6个,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发现第2题错误率挺高,有四个错误算式:(1)7×6=42(个);(2)7×2=14(个);(3)6×2=12(个);(4)2+7+6=15(个)。显然学生是受了解决乘法问题的思维定式影响,没有真正理解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在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算式后,我又继续引导学生:谁能巧妙地改动以上错误算式,就能获得正确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1)式中只要把乘号改成加号就对了;(4)式中只要去掉“2”就行;对于(2)式和(3)式,学生又碰到障碍,我顺势启发,能不能变成2个7或2个6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起,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想到可以看成两盘7个再去掉1个或看成两盘6个再加上1个。
二、转化数学错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课程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多生成性资源——学生的错误,这些内容在教师备课时可能无法触及或者考虑到,教师不可能再牵着学生进入自己设计的轨道。因此,面对这一挑战,教师需要考虑轉化学生错误的切入点和具体的过程,考虑如何“化错为正”,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错误,修正错误,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求部分数应用练习时,我故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陷阱”题:“梨树8棵、桃树有9棵,桔树有10棵,桃梨和梨树共有多少棵”这是一道多余条件的应用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选择有用信息。在学生列式的计算中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1)8+9=17(棵);(2)8+10=18(棵);(3)9+10=19(棵);(4)8+9+10=27(棵)。不过在学生交流讨论过后,终于弄清了8+9=17(棵)是正确答案。而我仍“将错就错”,引导学生“另外三个算式不是用于梨树和桃树共有多少棵,那是求什么呢?”根据8+10=18(棵)学生能明白是求梨树和桔树共多少棵?9+10=19(棵)是求桃树和桔树共多少棵?8+9+10=27是求三种树一共多少棵。一题多用,学生在数学错误中获得成长,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宽。
三、利用数学错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学生数学错误,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该逐渐养成利用学生错误资源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让学生练习这样的一道题,63-7。出现四种算式:(1)63-7=56;(2)63-7=64;(3)63-7=64;(4)63-7=54。显然第2、3、4种题是错误的。我立即利用以上3种错误算式,引导学生思考错误产生的原因。把对错误原因的追究抛给了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较好地分析出错误的原因,经历这个分析原因的过程以后,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出现类似计算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又比如教学这样一道题:欢欢和乐乐家都在长虹大道上,欢欢家离少年宫大约有3000米,乐乐家离少年宫大约有4000米。他们两家的路程大约有多少米?
许多学生很自然地列式为:3000+4000=7000(米)
我并没有着急指出答案的不完整,而是对学生进行提示,请画画线段图再看看。
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很快发现还可能有另一种答案,4000-3000=1000(米)
学生在训练中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但在自己的探索下得到解决,学到的学习方法将会终身受用。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学生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知识的迁移,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对于这样的普遍错误,我出示了一些具体数字,让学生去验证。通过验证让学生发现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进而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不断出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改进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就是学习能力获得不断提升的过程。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真实,鲜活。我们要善于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用“错误”智慧学生的大脑,用“错误”润泽学生的生命。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