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9-05-10赵语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信息素养培养

赵语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变成了信息化社会,而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在信息课堂上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对其学习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帮助。就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信息素养;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信息素养成为了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能力,以此对信息进行获取和筛选,鉴别正确的信息等。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实现对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信息产生需求并在大量的信息中搜索出来的能力,这是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部分,正确的信息意识对学生分辨和利用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要在信息技术课课堂上培养信息素养,必须要先树立学生正确的信息意识。具有如下:(1)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在课堂上,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或实际操作中,一旦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能够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信服教师的能力,改变对信息技术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2)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应着重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构思巧妙的一些作品,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及鉴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方法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利用任务驱动方法教学时,要设立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如,在学习“图形图像媒体”时,可以利用光影魔术手的教学软件。光影魔术手是能够对照片画质进行改善及对照片进行个性化处理的一个软件,简单方便,即使没有经验的人也能因为其操作方法简单易懂而将照片做出精美的效果。相对于信息技术教材上所提供的ACDSee的教学软件、光影魔术更能够贴近生活,因为帮助学生解决修图的问题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对这个软件也能继续使用,并对其各种功能进行探索和尝试。

2.建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环境

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建设教学情境时应从生活方面入手,这样能够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相符,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东西能够更加亲近,能够降低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对信息进行整理时贴近生活能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逐渐提升。如在学习电子表格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建立表格,使信息技术与生活相结合。

3.创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及意识

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不断培养和发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提高创新意识就是提高信息素养。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创新,教师所应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进行指导,教授学生创新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创新所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喜欢对信息技术进行创新。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将动画的时候,可以演示一些有趣的动画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通过教师的讲述想要体验实际动手操作所带来的成功乐趣,而且在操作时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信息技术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乐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有所提升,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也会越来越好。

三、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展示自我。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之间的不断交流,在学习中取长补短,提高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

在做图表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用哪种方式最好,为什么这种方式是最好的。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会使用各种方法,不仅能够对信息技术掌握得很好,了解知识点,还能够让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得到增强。

四、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并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创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不断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潜能,从多方面对学生的信息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学习“认识Powerpoint”时,教师可以根据近期的节日,在课堂上制订相应的主题让学生来完成,比如《端午节快乐》《中秋节快乐》等。当学生制作完毕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的作品,看谁的作品能够得到的赞赏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实践操作的喜悦。

五、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基础文化素养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素养,而其他文化知识作为良好信息素养形成的基础,说明信息素养的形成是离不开基础知识的。与此同时,信息素养在各科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产生着影响,所以,在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时也应注重学生对基础文化的学习。

总之,信息素养的培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量的扩大,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妙娜.信息技术课堂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8(65):146.

[2]吕星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8(6):106.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信息素养培养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电子学档评价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