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2019-05-10张艳芹
张艳芹
一、教学背景
1.面对的学生:小学三年级
2.课时:第一课时
3.学科:数学
4.课前准备:在对本次教案进行编写之前,我先上网查阅一些与“小数的初步认识”有关的优秀案例,针对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进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吃透教材,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区分整数与小数,对于一两位的小数能够做到正确读写。
2.知道以米为单位的、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通过情境的创设对小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充分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运用。
5.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对于小数能够做到正确读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知识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准备买一些零食,发现每一种零食都有一个价格标签,想必你们在生活中也看过,老师随手拍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然后出示课件,课件主要是几张零食产品价格标签的图片:酸奶2.50元;可乐4.6元;饼干11.11元;饮料2.40元。)
生:我们在生活中也见过。
师:那你们认识这些数吗,说一说这些数和我们前面学过的1、2、3有什么不同。
生:认识这些数,小点点前面的数字代表元,1就是1元,2就是2元,小点点后面的数字代表角,1就是1角,2就是2角,再往后就是分,1就是1分,2就是2分。这些数和前面1、2、3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们都有一个小点点。
师:你们好棒呀!(朝学生竖起大拇指)。那你们知道10.15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十块一毛五分的意思。(若干个同学回答道)
师:你们比老师知道的还多哩,真棒。那你们知道这个小点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看看这些小点点代表什么意思,好不好?
生:好!(学生纷纷打开书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深化学生的理解
师:(再次出示之前的课件)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几个数,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点?
生:都有一个圆点。
师:对,这几个数都有一个圆点,这个圆点就叫做小数点。像这样的数字,中心有一个小数点,就叫做小数。(然后教师进行板书,指导学生在书写小数的时候将小数点放在数字中间的下面位置。)
生:同学们,现在我们再看看,小数一共分成几个部分?
师:三个部分。
生:哪三个部分?
師:小数点是一个部分,前面是一个部分,后面是一个部分。
生:同学们太棒了,大家说得对,小数分成三个部分,中间部分的小点叫做小数点,前面部分就叫做整数部分,后面部分叫做小数部分。
师:现在我们认识小数了,也会写了,那我们能够将它读出来吗?
生:2.50读作,二点五零;4.6读作四点六。
师:你们太棒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逛超市的时候爸爸妈妈告诉我的(若干个学生回答)。
师:对,你们爸爸妈妈真棒,教你们认识了这么难的数字。在读小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这样去读,整数部分就按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读法去读,小数部分从前往后,只读每个位数上的数字。就像11.11,我们应该读十一点一一;30.05,我们应该读三十点零五。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刚刚前面的价格标签我们很多同学都认识了,知道了2.5就是两元五角,4.6就是四元六角。那如果换成长度单位,你们还认识吗?(出示课件,一本书的厚度为0.01米;书桌高0.7米,铅笔长度0.15米,铅笔盒长度0.2米。)
(学生表示很茫然)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小组,以四个学生为一组),一起用尺子去测量一下课件中这些物体的长度,告诉老师你们的发现。
(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助测量书桌高度、书的厚度、铅笔的长度等)
师:(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吗?
生:老师,我们发现,0.01米就是1厘米,也就是将1米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0.7米就是70厘米,也就是将1米分成了10份,其中的7份;0.15就是15厘米,1表示1分米,5表示5厘米。
师:同学们真棒。(然后带领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进行总结。)
生: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的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而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小数的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师:同学们太棒了,老师很佩服你们!
(四)设置巩固性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师:我们今天学了小数的知识,大家对小数也有了全面的认识。你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或者看到过小数。
生1:我在量身高的时候遇见过小数。
生2:我在买练习本的时候遇见过小数。
生3:我衣服上的标价是人民币99.99元。
生4:我在超市里经常见到小数。
五、教学反思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提供服务。所以,在教学新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立足于生活实际,从超市的价格标签着手,这样可以快速缩短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还能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和高效开展打好基础。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理解、去发现、去感悟。只有学生靠自己探索而来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才能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均得到了训练。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