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阅读教学中课文插图的运用分析

2019-05-10顾秋红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草芽理解课文想象

顾秋红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仍然表现出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活泼好动,喜欢直观醒目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关注课文插图,努力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图片与文字不同,图片更具有直观性。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在执教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四季》时,正当笔者按自己的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时,有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草芽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很简单,并没有在笔者的备课内容中,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课堂小插曲:

生1:我知道,“草芽”就是小草。

生2:那為什么不说“小草”,就要说“草芽”呢?

生1:……(无言以对)

生3:草芽就是刚刚长出来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头上尖尖的,你们看图片呀!

师:什么季节你见过这样嫩嫩的绿绿的,头上尖尖的草芽呢?

生:(齐声)春天!

笔者反思,草芽不就是小草吗?只是平时生活中大家很少用“草芽”一词,但这个词语确实成了部分学生理解课文的绊脚石。但是有的学生在教师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能及时抓住文字边上的图片来理解课文重点词语,那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些形象的插图呢!于是笔者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分别出示荷叶图、谷穗图、雪人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其特点。在自主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并不常见的“谷穗”,理解了“挺”的意思。可见,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

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 童的想象。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图画的表面去想象画面背后的内容,联想可以使画面上的事物活动起来。再以《四季》为例,四幅插图的背后是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不同特点。在教师解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几种事物,多方面、发散地的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例如,在充分理解第一小节的基础上,适当给出提示,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想象:

第一组:梨花白白,他对( )说:“我是春天。”

第二组:桃花( ),他对( )说:“我是春天。”

第三组:( )( ),他对( )说:“我是春天。”

教师可先适当给出图片提示,让学生借助图片能够充分表达,接着慢慢放手,自由想象,最后再来解答课后习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德育和美育,语文教育与德育、美育是相统一的。在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课文、古诗等,利用文中的插图易激起学生热爱祖国风光的情感。比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开篇版块“我是中国人”,采用了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这个版块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引导学生:翻开语文书第一页,在这页美丽的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相机出示天安门广场和中国国旗,同时补充各类资料,让学生对祖国有基本的认识。另外,课文图画里的小朋友们穿着56种不同的美丽服饰,他们代表了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找一找,哪一位小朋友穿的衣服和我们穿的衣服很像?哪位小朋友是少数民族?让学生初步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学生在以上观察、说话、学习的基础上,再来读一读“我是中国人”这句话,更能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四、利用插图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不足,词汇缺乏,常常出现表达不清甚至无话可说的情形。而课文中的插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适时利用插图使学生有话可讲;通过训练指导,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接着,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培养说话的条理性。如在教学苏教版2016版一年级上册课文《北风和小雨》时,教师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表演说话。通过表演既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理解课文,把握形象,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训练,这也是学生进行交际、合作的过程。同时,利用插图还有助于学生写话。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往往对眼前的事物比较敏感,写话时就只能写几句干巴巴的句子。笔者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课文《画》时,请学生去插图中圈一圈作者描写的景物,并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很快,学生发现作者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描写这幅图的。同时笔者立即总结,我们以后观察风景、描写风景,也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叫做有序。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好这些色彩鲜艳、细致描摹的插图,能给写作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也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年级课文插图位置的情况分析来看,图文同步插图所占比例最大,尤其是情节性较强的课文会放置多幅独立小图,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看图,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细致的观察能力,还能够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类图文结合插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性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3).

[2]叶立群.课程教材改革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黄声仪.台湾国语教科书插图的走向[J].小学语文,2008(3).

编辑 刘晓宇

猜你喜欢

草芽理解课文想象
快乐的想象
启发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草芽尖尖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