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百年的美丽”以文带文教学案例

2019-05-10王进英徐旭萍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居里夫人淡泊意图

王进英 徐旭萍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形、事、理”相融合的特点,运用“形、事、理”相融合的方法自主赏析《青山不老》。

(3)感悟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巨大贡献,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形、事、理”相融合的特点,运用“形、事、理”相融合的方法自主赏析《青山不老》。

【教学难点】

感悟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巨大贡献,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年级】

五年级

【教学教材】

1.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26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

2.四年级课本下册28课:

《青山不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齐读课题,这可不是一般的美丽,请你再读课文,把这美丽的不一般读出来。

学生齐读。

二、授课

(一)形与事相联系

1.形的认识

是啊,看到这个题目,大家都会想到主人公居里夫人外貌是怎么的漂亮啊!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再用“-----”线划出来,好好读一读。

课文中的描写是什么样的?指生读。

学生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有个别词语突破了单纯的外形描写,是哪些词?——坚定、淡泊

这是两个描写居里夫人什么的词?(神态)什么叫淡泊(不看重名和利)居里夫人又是如何地坚定,后文写到了,请你拿起笔来,分别用“~~”和“——”划出表现居里夫人坚定和淡泊的句子。集中在哪些段落?

谁能概括一下划“———”和“~~”的句子?(通过三件事来写居里夫人的坚定和淡泊)除了这些段外,剩下的写了什么?(作者对居里夫的人赞扬和议论——说理,板书:形、事、理)

【设计意图:(1)本环节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对居里夫人外貌的好奇,从文章中发现与以往不同的外貌描写,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2)从“淡泊”和“坚定”两词中体味居里夫人的主要性格特点,联系上下文找出与这两个词语相对应的句子,也是对这两个词语意思及感情色彩的一种理解。】

(二)事的学习

预习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主要是写居里夫人的,为什么要写镭呢?

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师提示:读居里夫妇研究实验的过程,从中找到依据。

学生交流、评价、补充、辩驳。

教师总结:此时在我们的头脑中镭的形象和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合二为一了。

【设计意图:(1)在本环节中以小组合作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合作进行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评价、补充、辩驳,鼓励个性化的见解,倾听学生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在辩驳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做到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理的感悟

教师引导:对于我们刚才所说的,作者也有同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内容,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同桌交流后,发表感受。

教师:议论性的文字总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感受,现在请你把感受最深的那句话背下来,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展示。

找兩个小组背诵。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悟,学生的感受就是他对文本的理解,而背诵感受最深的句子,背诵不是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读和背加深这种情感的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对议论性语言语感的一种培养。】

教师引导:深情的背诵表达了对玛丽的敬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至此,我想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定会有新的认识,能告诉老师跨越百年的美丽指的是什么吗?

学生谈理解。

教师小结:文章从“形”入笔,中间以“事”为主体,向我们诠释了“美”这一哲理,形与事相联系,从事中得出理,“形、事、理”高度融合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四)以文带文

作者梁衡写名人居里夫人是这样写的,那写普通人是怎么的?四年级时我们也曾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青山不老》,让我们再来回顾。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两篇文章有什么相似之处?(要求:有理有据)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深刻地感悟到作者“形、事、理”相融合的写作特点了。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感悟梁衡在写人物传记时所特有的形象描写、事情叙述和议论融合的写法,在领悟这种写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具有相同写法的另一篇文章,达到学习的近迁移。】

(五)拓展:走近作者

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由阅读。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本节课学习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是选自他的《人杰鬼雄》一书,书中记录了许多古今中外名人和伟人的传记,希望同学们课下能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除了能让你了解更多的伟人和名人故事外,还能进一步体会作者“形、事、理”相融合的写作特点。

【设计意图:向学生推荐一本值得读的好书,让学生在书中提高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事情。】

三、作业

评读:《人杰鬼雄》中的一篇文章

评价标准:(1)能否发现作者“形、事、理”相融合的写作特点。

(2)评读时是否能够把事读懂、把理说透。

(3)能否从字里行间深刻感受人物的品质与精神。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除了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也是一种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学会的监控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去感悟,一课一得,把所得通过具象的作业体现出来,是我设计本环节的主要意图。】

编辑 刘晓宇

猜你喜欢

居里夫人淡泊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淡泊,在风骨之内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科学奇女居里夫人
淡泊才能明志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