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明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2019-05-10刘红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读写语文味思维

刘红

摘 要:结合人教版中高年级教材中的说明文教学,从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以下教学策略:学习“准确”的语言,推动字词教学;學习其内容组织方式,开展读写教学;挖掘文章的思维价值,培养想象能力。

关键词:字词;读写;思维

说明文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特点,决定了其在语言运用和全文结构上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本文结合人教版中高年级教学阐述学习说明文“准确”的语言,推动字词教学;学习其内容组织方式,开展读写教学;挖掘文章的思维价值,培养想象能力,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相关策略。

一、学习“准确”的语言,推动字词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准确性是说明文的一大特点,因此说明文中的用字用词是特别讲究的,这是我们通过说明文重点进行字词教学的原因所在。在教授《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说明文用词之妙。如生1对句子“它(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中的几个词比较感兴趣,他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这样谈道:当“猛击”一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不难想象,再坚硬的东西受到猛击也会面目全非。然而这种玻璃在遭到猛击之后,却“安然无恙”。我品读之后发现,“安然无恙”是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玻璃有多坚硬,在这儿能准确找到答案,用词之形象显而易见。作者又巧用“即使……仍然……”这一关联词,告诉我们一个“奇迹”:被打碎的碎片竟能“藕断丝连”。简短的句子,巧妙的用词,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由此可见,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既训练了语感,又拓展了思维,让学生可以更形象地了解事物,这样教,觉得说明文更有“语文味”了。

二、学习其内容组织方式,开展读写教学

为了准确说明事物,在内容组织方式上说明文具有“严密性”的特点,即非常具有逻辑层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说明文的内容组织方式作为切入点进行仿写训练,从而把阅读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在教授《蝙蝠和雷达》时,笔者以“借助设问,巧妙过渡”为主题引发学生探究,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如何使段与段之间衔接更加紧密的写作方法。生1问:“在《蝙蝠和雷达》一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作者写这一段的用意是什么呢?”读完课文后,该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生2回答道:“这是一个设问句,也是一个过渡段,它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话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然后,紧接着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设问。仔细观察一下这段话与前后文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这段话的前半段是紧接第一段内容提出的疑问,是承接上文;后一句则引导我们去阅读下文,探究答案,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生1:“原来作者是借助了一个设问句的形式,巧妙地将我们的注意力由夜航的飞机转移到了蝙蝠身上,并一步步地引导我们通过分析课文,找到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联。这真是一个好句子啊!以后我也要将这种写法运用到写作当中去。”

三、挖掘文章的思维价值,培养想象能力

学习说明文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显然缺乏应有的“语文味”,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笔者想方设法让说明文姓“语”落到实处。在教授《假如没有灰尘》时,笔者组织开展了以“小小灰尘作用大”为主题的模拟表演,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在模拟表演中,这个学生说:小小的灰尘,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有了你,才会有绚烂多姿的晚霞朝晖:有了你,万物才得以获取雨水的滋养;有了你,阳光才因而变得柔情似水……大自然得以形成这万千气象,你功不可没!原来,你这一度令人深恶痛绝的灰尘,在自然界中却担当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可真令我吃惊不已。那个学生说:灰尘呐灰尘,你用渺小的身躯挡住强烈的阳光,防止我们的眼睛被灼伤;你用弱小的力量吸住空气中的水分,不让我们终日生活在潮湿地带!你背负了各种骂名,仍无怨无悔。“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理应改为“拂拭尘埃时,勿忘尘埃益”。学生已经认识到小小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由此可知,通过发挥想象力展开模拟表演,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的理解,明白了世界上的事物具有两面性,世界上的物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说明文是用客观平实的语言介绍和解释某种物体或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等的文体,在中高年级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抓住说明文的特点,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人教版中高年级教学从说明文“准确”的语言、内容组织方式、挖掘思维价值等角度阐述了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相关策略,期待能为教育同仁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秀梅.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说明性文章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9):62-62.

[2]王瑞.如何让说明文散发“语文味”:以《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为例[J].江西教育,2017(27).

编辑 刘晓宇

猜你喜欢

读写语文味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