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策略,努力提升中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
2019-05-10姜娟
姜娟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深化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各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师也都能够积极投身于学科教学研究之中,力求建构科学而又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当然,更佳有效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也无不例外地成为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从科学教学中的策略与手段入手对提升中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作了探讨。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设氛围;信息技术;加强互动
中学生的科学学习重在科学课堂这个阵地,学生在这个阵地上进行着科学思维的演绎、进行着实践操作的演练、进行着科学知识的不断猜想,实现着更为有效的学习目标。然而,背后却离不开科学教师的辛勤付出。科学教师要能够在课前进行授课方案的预设,在预设中思考选择怎样的策略与手段,预设怎样的目标。在中学生科学学习中如何采用多种策略与手段,如何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就本人在科学教学中的一些科学尝试作以下分析。
一、激发良好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初中科学学科中的概念性知识、规律性知识非常多,并且有些科学结论也相对抽象,学生短时间内难以理解,为此部分学生就会滋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能够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生动而又有趣的教学组织,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科学史料激发兴趣
科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素材,挖掘素材的历史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磁现象”一節课时,教师应当深挖磁现象的应用历史,引导学生回想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可以用“阿基米德称量皇冠的故事”或者是“曹冲称象”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将学生带入科学故事的情境中,引领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科学氛围的熏染。而历史性科学故事的引入,有助于激起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受到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在教学“阿基米德定律”时,科学教师要能够预设好有效的问题,以便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时提问学生:一枚铁钉放到了水中会慢慢地沉到水底,而用钢铁做成的航空母舰或是大船却能在水上漂浮而不沉到水底呢?这样的问题自然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进行猜想,有的说:“可能与体积有关”;有的说“可能与重量有关”……学生的猜想随心而生,此时学生有了兴趣。这样,学习效果自然能够达到教师的预想。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与惊奇开始。”学生有了疑惑,便会对科学研究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好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便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创设和谐的氛围,加强学习保障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具有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轻松、愉悦感,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学校中建立和谐、平等与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此时,教师也便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便能放松学生的心情,促进其进行主动学习,逐步促进学生能够不断进取与探索,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物质的密度”一节课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观看有关金店的小视频,问:“刚刚大家观看了金银首饰店的一些金银商品,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长大了,一定给妈妈买一条金项链。”有的说:“长大后,我想给奶奶买一个金戒指。”……此时,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说:“老师今天在路上捡到了一条金项链,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否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就要把它上交给警察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捡到的这条金项链是否是真的吗?”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来,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有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又有情感的表达,更有思维的迸发,师生之间沉浸于平等交流的状态,从而让科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理想殿堂。
三、善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手段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理解而又抽象的概念,依据学生已有的思维方式还难以理解,同时又不能通过生活实践、具体实验来进行探究。此时,就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科学知识的形成动态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动画模拟“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与氯分子加速运动分解成原子,两种原子又重新进行自由组合而构成了氯化氢分子。”这种动态的、形象的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进行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让学生从视觉上就想参与观察活动,形象的呈现让学生记忆更加深
刻。这种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动态的画面将分子的重组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教师为了让学生都能深刻地记忆知识,也可以将视频反复重放,学生也便很快地接受了知识。对于一些非常危险的科学实验来说,学校又没有条件让学生进行完成;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实验录像让学生来观察,从而能够让学生在细心观察中发现科学知识。比如,教师在让学生了解稀释浓硫酸实验的步骤时,给学生播放稀释浓硫酸的实验录像: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步骤是,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内侧缓慢地注入水中,同时要用玻璃杯不停地进行搅拌,决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否则会发生一些危险。这种危险,学生是不能够体会的。对于产生的危险,用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能够有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安全意识。总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让科学课堂学习效果更佳。
四、加强学习互动,实现自主探究化学习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或学生单边进行的活动;它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的双边互动,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知识。当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活动。
1.在演示实验中促进师生互动
科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不应该变成学生的自主实验,但也不应该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在科学演示实验中,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眼、动口的能力,尤其是动手的机会。例如,在讲解电压表与电流表时,我把一些用电仪表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观察仪表上的刻度、指针与旋钮等,让学生对这些仪表的特征产生直观的认识。学生观察,教师讲解,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2.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生生互动
科学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合作的课堂。往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互动式学习,让学生从同伴的学习中找到发现科学知识的方法,甚至是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增进友谊,让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比如,在学习“近视眼及其矫正”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交流后,让学生再进行网上查找资料,从而让学生获得预防近视的一些方法。在合作互动中,让学生进行交流、调查、资料搜集;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也让学生积累了科学知识的学习经验。
总而言之,初中科学课堂的高效益已经成为科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当然,更为高效的科学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智慧体现的重要舞台,也是提升科学教学效益的根本阵地。科学教师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兴趣,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与手段,扎实提升科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国韬.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王舜之.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J].教学参考,2003(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