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架,随文微习作
2019-05-10周艳红
周艳红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阅读能引导学生学习名家名作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将其变成自己的写作养分。写作则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随文微习作,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习写作,在练习写作时促进阅读,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找准契机,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展开随文微习作,从而通过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因素,搭建支架,进而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一、随文微习作之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引导学生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者表现手法,展开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范文,都是很经典的文章,在寓意、题材、体裁、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仿写。
首先,文章体裁的仿写。《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种葫芦的故事,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葫芦换成别的熟悉的植物,展开仿写。如学生是否熟悉西瓜的种植,是否熟悉草莓的种植,是否熟悉芒果、香蕉等其他水果的种植。在这些水果的种植过程中,如果人们就像文章中的主人公一样,只是想要水果,而不注重施肥、浇水、除虫等辅助措施,那么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所以应该如何种植水果,等等。
其次,文章寫作手法的仿写。《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等排比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他词汇,再次描写睡梦中的妈妈。如睡梦中的妈妈真漂亮,睡梦中的妈妈真安静,等等,进而锻炼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二、随文微习作之补白
正所谓言虽尽而意无穷,教材课文有些地方写的或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捕捉这些空白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将这些想象写出来,在丰富文本内涵的同时,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的最后写道: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假如青蛙听从了小鸟的建议,跳出了井口,那么青蛙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呢?青蛙的认知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假如青蛙没有听从小鸟的建议,依然待在狭小的井底之内,那么在青蛙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续编,这样,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妈妈睡了》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文中的省略号省去了什么呢?是妈妈讲故事的内容?是妈妈讲故事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将省略的内容写出来。有些学生会想到妈妈给自己讲故事的画面,有些学生会想到妈妈给自己讲过的故事,如果学生将这些内容写出来,那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均会得到提升。
三、随文微习作之缩写
缩写就是引导学生把一篇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字数,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而且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缩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言简意赅的语言思维能力。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是一个益虫。当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尽量简短的语言将文章内容重述一遍。只有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他们才会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讲述出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会经历先长出后腿,然后再长出前腿,最后尾巴变短的生长变化过程。随着身体的不断变化,小蝌蚪询问鲤鱼阿姨,误将乌龟认成妈妈,最后成功地找到了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展开了捉害虫的快乐生活。缩写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出现语言表述不清的情况,教师要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改进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二者齐头并进,学生才能见识到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文章内容,展开仿写、补白和缩写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碧霞.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2).
[2]黄文霞.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