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概念图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19-05-10汪成建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概念图数学教学小学

汪成建

摘 要:数学概念是各类公式和性质衍生的源泉,是数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但数学概念抽象性的特点让仍以具体形象思维来思考问题的小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为此教师提出了将概念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系统化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概念图;数学教学;小学

概念图是由许多几何图形、图画、汉字符号等元素连接起来的图示表达方法。教师通过利用概念图将某一特征领域内的概念组织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帮助他们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同化自己对知识的认知结构,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有显著提高。笔者基于此,对概念图的基本结构和利用概念图组织教学的基本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概念图的基本结构

作为能够形象表达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概念图的组成离不开以下四个要素:

1.节点

节点就是概念本身,它是概念图的基本单位,在概念图中可以用圆圈、方框等图形表示出来,用以进行强调。

2.连线

连线在概念图中所起的是连接作用,它的出现可以使概念之间由隐形联系状态转变为显性关联状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教师要知道的是,连线所连接的概念可以是一个方向,如长方形方向下的各种概念,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方向,如多边形下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3.连接符

概念图中的连接符也就是表示概念间关系的文字说明,它是由教师构建的抽象概念知识和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4.层次

层次中包含核心概念和其他层级概念,其中核心概念处于顶端的位置,概念图就是以此为基础展开构建的。而对于其他层次的概念而言,它们是按照从高层级到低层级的顺序来进行排序的,针对性及范围逐渐减小。

二、利用概念图组织教学的基本流程

本文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来进行说明,期望达到典型课引路的效果。

1.进行学情分析,选择知识范围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因此在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想让学生轻松地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首先自身必须对知识进行有序梳理。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将之整合到概念图中去。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例如:笔者在进行该节课的教学之前,就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从而选择概念图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笔者在问卷调查中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四边形进行概括,结果发现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概念已经有所掌握。因而笔者就对长方形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总结,为上课做好准备。

2.多媒体教学,回忆旧概念

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们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而学生进行构建的依据是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旧知识有所回忆。这一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该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将长方形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直观的图片来对长方形的特征进行回忆。如当笔者指到长方形的角时,学生就可以想到长方形两组对角相等,四个直角都是90°的特点;当笔者指到长边形的边时,学生就可以想到长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3.利用概念图,学习新概念

当教师让学生回忆了旧概念之后,就可以将旧概念作为核心概念来制作概念图,由此引出新概念的教学。而在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讲解式的教學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问题引导等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一来,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也会印象深刻。例如:在学生进行了长方形相关知识回忆之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提取出其中的概念,如对边、平行、相等、直角、对角等,并制作成概念图。然后笔者就让学生从两个长方形纸带重叠所显示出来的新图形进行探究,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接下来笔者则让学生以长方形的概念图为指导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4.完善概念图,建立知识体系

教师将概念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概念图的完善。这一环节的主要作用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它的操作者是学生,教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概念图的修改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例如: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之后,笔者就让学生对概念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其中加入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清楚地明白,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中有的特征是一样的,如对边平行且相等;有的特征就会不一样,如直角。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也会有所掌握。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概念图的作用,就必须对概念图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也必须按照基本流程来进行教学。教师首先应该进行学情分析,然后导入旧概念,接下来学习新概念,最后再进行概念图的修改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亚玲.基于概念图的小学数学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周扬.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子(理论版),2016(9):57.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概念图数学教学小学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